锦屏一级水电站建基岩体地质缺陷评价研究

锦屏一级水电站建基岩体地质缺陷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在建的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下游锦屏大河湾之西侧。坝型为双曲拱坝,设计坝高305m,总库容77.6亿m3,电站装机容量3600MW。本文以锦屏一级电站建基岩体地质缺陷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研究成果、现场调查资料及测试成果,分析、总结了建基岩体的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及其岩体质量特征;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补充性地研究了前期未进行精细研究评价的Ⅲ2级岩体和绿片岩在大坝施工期的力学响应,主要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进一步分析前期研究成果及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总结了建基岩体中地质缺陷特征,地质缺陷主要包括断层、Ⅲ2级岩体和绿片岩等3类,总结了其发育特征,岩体质量特征。2)根据施工详图阶段对地质缺陷的声波、变模测试成果及建立的相关关系,分析总结了建基岩体地质缺陷的岩体完整性。3)通过对右岸建基面EL1 7301670m梯段Ⅲ2级岩体在施工期大坝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FLAC3D数值分析,主要有以下认识:在对Ⅲ2级岩体区域不处理情况下最大主应力为-17.9MPa,在现处理方案下最大主应力为-14.6MPa,即在现处理方案下应力集中范围和量值有所减小,最大主应力减小了3.3MPa;塑性变形区域也变小了,且拉破坏区明显减小,建基岩体表层的剪切破坏区范围也变小;Ⅲ2级岩体区沉降在不处理情况下为1.49mm,现处理方案下沉降值为1.47mm,减小了0.02mm,整体沉降在不处理情况下为10mm,现处理方案下沉降值为7.28mm,减小了2.72mm;不处理情况下Ⅲ2级岩体附近的剪应变增量为2.7e‐3,在现处理方案下剪应变增量为7.6e‐4,减小了2e‐3;不处理情况下剪应变率为2.1e‐8,在先处理情况下剪应变率为1.9e‐8,减小了0.2e‐8,故现处理方案对大坝的稳定有利。4)通过对右岸建基面EL1 8601830m梯段绿片岩在施工期大坝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FLAC3D数值分析,主要有以下认识:在对绿片岩区域不处理情况下最大主应力为-17.2MPa,现处理方案下最大主应力为-16.0MPa,应力集中范围和量值有所减小,最大主应力减小了1.2MPa;塑性变形区域变小,且拉破坏区明显减小,建基岩体表层的剪切破坏区范围也变小;绿片岩区在不处理情况下沉降为7.8mm,在现处理方案下沉降为0.15mm,沉降减小了7.65mm,整体沉降在不处理情况下沉降为15.9mm,在现处理方案下沉降为13.8mm,整体沉降减小了2.1mm;绿片岩体区域在不处理情况下的剪应变增量为2.16e‐2,在现处理方案下剪应变增量为1.85e‐3,减小了2e‐2;在不处理情况下剪应变率为6.9e‐8,在现处理方案下剪应变率为2.63e‐8,减小了4.27e‐8,故现处理方案对大坝的稳定有利。5)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及数值模拟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建议:建议对右岸建基面EL.17301 670m梯段Ⅲ2级岩体区域进行进行置换处理;右岸EL.1 830以上的Ⅲ2级岩体通过坝基加密固结灌浆进行处理;f14断层两侧Ⅲ2级岩体结合f14断层的开挖一并进行处理;右岸EL.1 710~1 620m坝趾区及下游扩挖区进行加固处理;左岸1 730平台附近的梯段Ⅲ2级岩体跟平台一起综合处理。建议对建基面出露的风化绿片岩采用浅部置换的方式进行处理,不能完全置换的部分通过坝基加密固结灌浆进行处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缺陷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1.2.2 地质缺陷的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 2.1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风化
  • 2.1.5 卸荷
  • 2.1.6 水文地质条件
  • 2.1.7 地应力
  • 2.1.8 地震
  • 2.2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坝基开挖及形态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风化卸荷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应力
  • 第三章 建基岩体地质缺陷特征及评价
  • 3.1 坝基岩体质量评价标准
  • 3.1.1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标准
  • 3.1.2 地质缺陷的类型
  • 3.2 建基岩体质量调查与测试成果分析
  • 3.2.1 建基岩体评价指标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
  • 3.2.2 坝基岩体质量检测方法与布置
  • 3.2.3 坝基岩体变形模量(E050)试验
  • 3.2.4 坝基岩体单孔声波(Vp)检测
  • 3.2.5 坝基岩体钻孔变模(E0k)检测
  • 3.3 地质缺陷的特征
  • 3.3.1 右岸坝基
  • 3.3.2 河床坝基
  • 3.3.3 左岸坝基1730m 以上高程
  • 3.3.4 左岸坝基1730m 以下高程
  • 3.4 岩体质量分级分区特征
  • 3.4.1 右岸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特征
  • 3.4.2 河床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特征
  • 3.4.3 左岸坝基1730m 以上高程岩体质量分级特征
  • 3.4.4 左岸坝基1730m 以下高程岩体质量分级特征
  • 3.5 小结
  • 3.5.1 Ⅲ2 级岩体
  • 3.5.2 绿片岩
  • 3.5.3 断层及层间挤压错动带
  • 第四章 大坝作用下建基岩体地质缺陷的力学响应分析
  • 4.1 地质缺陷力学响应及处治研究概述
  • 4.1.1 建基面地质缺陷处理原则
  • 4.1.2 左岸建基岩体
  • 4.1.3 右岸建基面
  • 4.2 Ⅲ2 级岩体力学响应分析及评价
  • 4.2.1 FLAC 3D 简介及基本理论
  • 4.2.2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确定
  • 4.2.3 初始应力场模拟
  • 4.2.4 不处理情况下Ⅲ2 级岩体的力学响应分析
  • 4.2.5 现处理方案下Ⅲ2 级岩体的力学响应分析
  • 4.3 绿片岩的力学响应评价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确定
  • 4.3.2 初始应力场模拟
  • 4.3.3 不处理情况下绿片岩的力学响应分析
  • 4.3.4 现处理方案下绿片岩的的力学响应分析
  • 4.4 小结
  • 4.4.1 Ⅲ2 级岩体
  • 4.4.2 绿片岩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锦屏一级水电站建基岩体地质缺陷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