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的原型解读

《看不见的人》的原型解读

论文摘要

《看不见的人》发表于1952年,是拉尔夫·埃里森(Ralph Ellison)花费七年时间创做的长篇小说。自从发表后,此部小说被评为最重要的和最具影响力的美国黑人小说之一,并获得多项享誉世界的荣誉。小说描述了一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非裔青年从美国南方到北方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许多批评家对《看不见的人》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分析,如后殖民分析,存在主义分析,自我身份分析等。基于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本论文对《看不见的人》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分析:圣经原型分析和非裔美洲传说原型分析。一方面,对小说的圣经原型分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作品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进行分析。《看不见的人》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可以和圣经中的原型对应起来。如亚当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母亲的形象等。第二部分讨论了圣经原型意象。小说中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水、火、苹果、蛇等也都和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部分探索了小说中体现的圣经原型母题。从主人公被学校驱逐,到纽约的历险经历,再到地下室隐身生活这一过程,体现了圣经中分离、变形、回归的主题。另外主人公对生活的迷茫和个人身份的探求也体现了圣经中的绝望、空虚的主题。另一方面这篇论文从非裔美洲传统的原型层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来自民间传说的原型人物、原型意象、以及原型母题等。作品中不断被提及的兔子、熊等动物形象,以及逃跑、寻找自我身份等母题都是传说故事原型的体现。学术界对《看不见的人》的批评分析多侧重于后殖民以及种族身份等角度,对作品原型的分析涉及较少。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进行解读,可以达到多角度,多侧面批评文学作品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riefing of Ralph Ellison and Invisible Man
  • 1.2 Briefing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 1.3 Frye’s Archetypal 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ible
  • 1.4 Literature Review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Biblical Archetypes in Invisible Man
  • 2.1 Biblical Archetypes of Characters
  • 2.1.1 Adam—the Narrator
  • 2.1.2 Mary Rambo—the Blessed Virgin Mary
  • 2.1.3 The Grandfather—the Prophet
  • 2.2 Biblical Archetypes of Images
  • 2.2.1 Apocalyptic images—Water and Fire
  • 2.2.2 Demonic images—Snake and Apple
  • 2.3 Biblical Archetypes of Motifs
  • 2.3.1 The Motif of Degeneration
  • 2.3.2 The Motif of Emptiness and Despair
  • 2.3.3 The Motif of Return
  • Chapter Three African-American Folklore Archetypes
  • 3.1 African-American Folklore Archetypal Images
  • 3.1.1 The Rabbit—the Narrator
  • 3.1.2 The Bear—the President
  • 3.1.3 The Dog—Jack the Brother
  • 3.2 African-American Folklore Archetypal Motifs
  • 3.2.1 Motif of Running
  • 3.2.2 Motif of Returning to Self-identity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看不见的人》的环形叙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解读《看不见的人》中的秘密——基于克莫德“秘密理论”研究[J]. 晋中学院学报 2016(06)
    • [3].浅析反讽在《看不见的人》中的运用(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11)
    • [4].从《看不见的人》中的“含混”和“抒情”看美国非裔身份认知之路[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7(02)
    • [5].“白沙在涅”——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白意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6].浅析《看不见的人》之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及效果[J]. 作家 2012(22)
    • [7].《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探寻失败原因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 [8].基于《看不见的人》主人公的个体危机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青年文学家 2015(06)
    • [9].《看不见的人》中的多重隐喻与主题表现[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26)
    • [10].《看不见的人》中的悖论[J]. 芒种 2014(14)
    • [11].探讨《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因素[J]. 青年文学家 2014(21)
    • [12].《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拉尔夫·埃里森成长历程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6)
    • [13].《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赏析[J]. 作家 2013(06)
    • [14].以《看不见的人》为例解读黑人探寻自我的理性化道路[J]. 山花 2009(08)
    • [15].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意识和象征手法[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1)
    • [16].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布鲁斯音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04)
    • [17].破灭的美国梦——试析《看不见的人》主人公寻梦之旅[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8].从成长小说视角解读《看不见的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10)
    • [19].《看不见的人》标题的双重涵义及其现实意义[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2)
    • [20].《看不见的人》中人物身份认同探讨[J]. 文学教育(下) 2009(02)
    • [21].福柯空间理论下的《看不见的人》[J]. 海外英语 2019(19)
    • [22].论《看不见的人》中主/客体的相互凝视与身份建构[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3].困顿中的挣扎与成长——试以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浅析《看不见的人》[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32)
    • [24].《看不见的人》中的“眼睛”意象解读[J]. 长城 2014(02)
    • [25].《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刍议[J]. 芒种 2014(09)
    • [26].论《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J]. 芒种 2013(23)
    • [27].《看不见的人》:遮蔽与祛蔽间[J]. 长城 2010(02)
    • [28].《看不见的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J]. 长城 2011(02)
    • [29].《看不见的人》中黑人习性的文化解读[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07)
    • [30].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赏析《看不见的人》[J]. 鸡西大学学报 2012(02)

    标签:;  ;  ;  

    《看不见的人》的原型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