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漫迷群体研究——中日动漫产业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中国漫迷群体研究——中日动漫产业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论文题目: 中国漫迷群体研究——中日动漫产业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专门史

作者: 张磊

导师: 姚伟钧

关键词: 中国,日本,漫迷群体,动漫产业,生活方式

文献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漫迷的产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源于中国动漫的衰落和日本动漫的传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漫迷也开始由最初的散兵游勇成长为一个日益成熟的群体。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在中国官方的努力下,在大众传媒的催化作用中,在市场的需求中,在漫迷自发和自觉的奋斗中,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意识和行为上,中国漫迷的群体特征都日益明显。他们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并且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了认同感,建立了默认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对漫迷而言,动漫和他们的生活联系的如此紧密,动漫融入生活,生活融入动漫。漫迷群体内部有他们自己的意义系统、符号系统,发展了特定的解读方式、言说方式和行为方式。漫迷群体不仅生产了一种文化,同时,他们的所有迷恋最终都会回归到对这种文化的消费上来。在这种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迷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由动漫产业的性质决定的。一般产业注重的是物质层面上的交换价值,而文化产业则主要集中在“意义、快乐和社会属性”的满足。 漫迷群体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努力让世人更加理解动漫文化。通过群体外对漫迷群体的态度转变以及漫迷群体对中日动漫产业的态度,我们发现,中国漫迷群体并非一群狂热的病态分子,而是具备相当程度个性、理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群体。而且,他们的存在对于中国动漫产业意义重大,他们客观理性的态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借助网络形成的批评机制和其中潜藏的人才和市场,都有助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分析中国漫迷群体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会发现日本动漫产业给予中国的启示良多。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动漫群体的重要性,善于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本土动漫,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既有一流动漫,又有一流漫迷”的理想。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被忽视的奇妙领域

第一章 中国漫迷的产生

一、中国早期动漫的辉煌和中国漫迷的缺失

二、日本动漫的传入和中国漫迷的产生

第二章 中国漫迷群体的形成

一、共同的心理基础:对日本动漫的热爱

二、客观物质条件

第三章 文化学分析:漫迷群体特定的生活方式

一、发烧解读:意义系统

二、语言和服装:符号系统

三、爱上一种声音:恋声

第四章 对中国漫迷群体的评价

一、群体内外的评价

二、中国漫迷群体对中日动漫产业的态度

三、评价

结语:跨文化比较基础上的启示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日本热血类动漫角色设计研究[D]. 徐帆.湖南工业大学2015
  • [2].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品牌设计与市场推广研究[D]. 林蕾.福建师范大学2016
  • [3].动漫插画在儿童书籍装帧中的运用[D]. 张婧婧.合肥工业大学2014
  • [4].漫随指动—动漫图书与儿童主体的互动研究[D]. 黄佳.安徽工程大学2013
  • [5].百舸争流—动漫图书的文化价值研究[D]. 李晨晨.安徽工程大学2013
  • [6].中国动漫的现状与发展探究[D]. 王颖.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
  • [7].服装设计在动漫领域中的应用[D]. 罗芳林.苏州大学2008
  • [8].京剧脸谱在动漫造型中的运用[D]. 吴永康.苏州大学2014
  • [9].制度转向下上海市静安区动漫产业空间演变与分异研究[D]. 郭振东.上海师范大学2010
  • [10].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D]. 侯汝军.四川大学2005

标签:;  ;  ;  ;  ;  

中国漫迷群体研究——中日动漫产业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