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在竹红菌甲素研究中的应用

纳米二氧化钛在竹红菌甲素研究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竹红菌素是从竹红菌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光敏剂,属于3,10—二羟基—4,9—花醌衍生物,它是一种新型的光敏剂,具有极低的暗毒性和对肿瘤、病毒(如HIV等)强的光毒性,对恶性肿瘤及病毒都有明显的杀灭作用,正越来越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是极具有应用前景的天然光疗药物。本文对竹红菌素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由于竹红菌素为亲脂性化合物,将竹红菌素应用于光动力疗法所面临的困难之一难以满足血液中的有效传输和细胞有效吸附的双重要求。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的纳米粒,该纳米粒子的平均大小为120nm,该纳米粒均易溶于水、磷酸缓冲液和生理盐水等溶液中,从而达到有效地改善HA水溶性的目的,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进入人体,到达靶体部位。2.利用红外、紫外、荧光光谱研究了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光谱性质并与竹红菌素在水溶液中的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竹红菌素被成功的包进了氧化钛纳米粒中;被包裹后由于纳米粒中光敏剂局部浓度过大的猝灭作用纳米粒包裹竹红菌素的荧光较其在水溶液中,强度下降,峰位红移;包裹后由于竹红菌素分子周围微环境的变化使得紫外吸收峰较其在水溶液中相比,峰位红移,强度增加,上述这些改变对于将竹红菌素用于光疗都是有利的。3.测定了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光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纳米氧化钛的保护,包裹后竹红菌素的光稳定性增强了,从而使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光敏剂始终具有有效的杀伤浓度。4.测定了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单线态氧和三线态氧的量子产率,结果均表明由于氧化钛纳米粒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溶剂对产生的活性氧猝灭,活性氧的量子产率大大增加了,这就表明了光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了。5.运用分子直径不同的系列荧光猝灭剂(如KI、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等)猝灭包裹在二氧化钛纳米纳米粒中HA荧光的方法来确认包裹效果、估算二氧化钛纳米空心球表面微孔直径和HA的不可释放性。使用Gaussion03软件计算可得,乙二胺及K-的直径分别为0.53nm及0.44nm,由此可以推断该种方法制备的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表面孔径介于0.44nm与0.53nm之间。6.利用光谱法研究了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对CT-DNA的光敏损伤能力,结果表明其对DNA的损伤能力强于竹红菌素的水溶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疗药物的研究概述
  • 1.1.1 光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1.1.2 光疗药物发展史
  • 1.1.3 竹红菌素研究进展及评述
  • 1.1.4 竹红菌素的结构修饰方法
  • 1.2 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
  • 1.2.1 光动力疗法简介
  • 1.2.2 光动力疗法原理
  • 1.2.3 光动力疗法机制
  • 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制备及光动力活性研究
  • 2.1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制备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2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最佳浓度的选择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甲素的光学性质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的两亲性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荧光猝灭试验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结果与讨论
  • 2.5.3 猝灭常数的计算
  • 2.6 荧光量子效率的求算
  • 2.6.1 材料和方法
  • 2.6.2 结果与讨论
  • 2.7 表面结合常数的计算
  • 2.7.1 材料和方法
  • 2.7.2 氧化钛包裹HA表面结合常数计算
  • 2.7.3 氧化钛吸附HA表面结合常数计算
  • 2.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子的光动力性质研究
  • 3.1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光稳定性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子的活性氧产生
  • 3.2.1 单重态氧
  • 3.2.1.1 单线态氧的电子结构和特性
  • 3.2.1.2 单线态氧的产生
  • 3.2.1.3 单线态氧的检测
  • 3.2.1.4 材料与方法
  • 3.2.1.5 结果与讨论
  • 3.3 DNA光损伤研究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光敏剂在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氧化钛包裹竹红菌素纳米粒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5.2.2 同步荧光光谱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谱法比较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英文)[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2].竹红菌甲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解性的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04)
    • [3].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筛选[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 [4].新型竹红菌甲素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载体的制备激光敏活性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5].新型竹红菌甲素与钒氧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光敏性质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6].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J]. 生物加工过程 2012(01)
    • [7].竹黄菌丝体中竹红菌甲素的提取工艺[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8].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进行竹红菌素精制的研究[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7(01)
    • [9].竹红菌甲素及其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与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06)
    • [10].双巯基乙酸取代竹红菌乙素光合成条件的优化[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1].甲基磺酸乙酯诱变选育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J]. 生物加工过程 2014(02)
    • [12].竹红菌甲素和溶菌酶之间的电子转移与荧光猝灭作用(英文)[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3].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竹黄中竹红菌甲素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1(06)
    • [14].竹黄菌与竹红菌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比较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06)
    • [15].竹红菌乙素镁、锌配位聚合物的光物理和光生物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11)
    • [16].竹红菌乙素脂质体对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光动力效应的研究[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0(06)
    • [17].竹红菌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光谱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09(12)
    • [18].HPLC法测定光疗药物竹红菌乙素的含量[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03)
    • [19].纳米TiO_2载体对竹红菌甲素光敏损伤DNA的增敏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0].竹黄化学成分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06)
    • [21].HPLC法同时测定真菌竹黄胶囊中3个醌类成分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1)
    • [22].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J]. 生物加工过程 2012(06)
    • [23].竹红菌甲素(HA)线性光学性质及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4].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乙素在细胞中含量的检测[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9(01)
    • [25].野生竹红菌中总氮的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
    • [26].HPLC同时测定竹花中竹红菌甲素、乙素、丙素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01)
    • [27].竹红菌乙素光动力作用调控胶原蛋白中吡啶啉交联含量:光动力治疗纤维化症机制的初探[J]. 科学通报 2009(14)
    • [28].竹红菌乙素光动力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J]. 激光杂志 2012(04)
    • [29].竹黄无性型菌株产竹红菌甲素的聚类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08)
    • [30].新型光敏剂分子二乙醇胺基竹红菌乙素光诱导HeLa细胞死亡中的氧化应激研究[J]. 生物物理学报 2010(11)

    标签:;  ;  ;  ;  ;  

    纳米二氧化钛在竹红菌甲素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