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于莲丽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外科手足显微Ⅲ科010030

【摘要】目的:探析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药物皮下注射时实施护理干预产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7.2月始至2018.7月为止收治并要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200例,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之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作率为6%,和对照组的23%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低分子肝素钙药物皮下注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作率,护理满意度也得以提升。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药物,具有高安全性、且有显著抗栓作用,在治疗中效用良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之中[1]。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辅助治疗也很常用。不过,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药物皮下注射操作时,因不正规操作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故本文旨在探析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施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现叙述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经本院于2017.2月开始到2018.7月截止收治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2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0例。

观察组:男女比值:56:44;年龄段:37~81岁;均龄:(56.36±2.45)岁;术后预防用药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

对照组:男女比值:55:45;年龄段:38~82岁;均龄:(57.24±2.15)岁;术后预防用药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

根据上述数据知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种类上均无较大出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大致内容有:每日对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相关体征参数的采集,即临床监护的强化版。

1.2.2观察组实施方法

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前提之下,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其具体分为三个方面[2]:1)基础护理干预的强化:首先,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保持安静的氛围。消毒工作的严格实施,适宜温度的管控以及通风保证空气流动,可有助于患者的调理。此外,在实施皮下注射操作流程中,对于注射液的精准温度把控,也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例如胃部不适症状。2)健康指导讲解:因为皮下注射方式,患者因不清楚其具体操作办法以及理论知识基础,在出现不良反应后陷入恐慌情绪中,不利于治疗的进行。在详细讲解并实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有效的使治疗顺利完成,对患者心理的疏解作用也有一定帮助。并且,对于患者按压的手法加以修正,以合乎规范按压操作,如遇异常情况,指导患者保持镇静,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案。3)注射完毕后体征观察:在经皮下注射后,不仅对于注射部位的疼痛迹象要密切关注,而且对于患者出现的瘀斑甚至出血表现要加以详细观察。对于体征参数数据的实时采集,凝血时间的记录工作以及满足患者合理诉求方面也要加强。如出现不良反应,因采取相应处理手段,并减少活动,进而磕碰引发的皮下出血。

1.3评判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满意度分为特别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特别满意与比较满意均属护理满意度范畴。

1.4统计学标准

拟用的是SPSS22.0统计学软件,以“%”表示不良反应发作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检验方式为卡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坏死3例、硬结4例、红肿9例、皮下出血7例,故不良反应发作率达23%;观察组坏死1例、硬结0例、红肿3例、皮下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偏低,P<0.05。

2.2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满意度:特别满意42例,比较满意33例,不满意25例,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满意度:特别满意71例,比较满意27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高达9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于我院骨科疾病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为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而低分子肝素钙药物所具有的优良特性,半衰期长、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抗栓效果明显,使得治疗效果极为良好。但是,由于其他因素干扰,譬如按压操作不规范、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致使不良反应的产生,如上文叙述的坏死、硬结、红肿以及皮下出血均属不良反应[3],对骨科创伤,创伤术后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身体健康遭受到严重损伤,延长病程,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工作。

此前,对于护理干预的选取多为常规性护理干预,并不能极为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基础护理干预的强化、健康指导讲解、注射完毕后体征观察三方面着手,对于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而言,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有较大改观,不良反应发作率亦有极大降低。

故本文旨在通过观察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探询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产生不良反应的影响,而根据所得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作率远低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而言,也明显更高,P<0.05。

综上:针对于将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而言,选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使不良反应大幅度较少,且护理满意度也相应提升迅速,医患关系融洽。因而,有一定临床价值,应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琳,何丽英,田艳茶等.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75-77.

[2]李蕊,解莉莉,王丹丹等.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皮下注射用药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4):2903-2906.

[3]阙纤沣,黄菲菲,王洁等.肝素注射用人机交互智能按压包在骨科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9):1142-1144.

标签:;  ;  ;  

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