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在我国,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传统的教育干预方法,而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放眼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诸如视频、计算机、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技术手段是可以用来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服务的,而且应用效果显著。目前,教育游戏是教育技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那么教育游戏这一新兴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不能走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之中?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又应该如何设计?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首先基于对国内传统教育康复手段的反思和国外技术手段成功应用的启示,结合对孤独症儿童与教育游戏这一对主客体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将教育游戏引入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构想。其次,对本研究依托的主要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并得出了对教育游戏设计的相关启示。然后综合考虑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游戏玩家在认知、学习、游戏等方面的特点和教育康复目标,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三种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思路:SaE游戏设计模型、HS-ABA游戏设计模型、SS游戏设计模型;微观层面上提出了三条游戏设计要点:可适应性、男性游戏性别取向、提示与提示消退。最后分别依据SaE游戏设计模型和HS-ABA游戏设计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游戏案例设计,并对其中一款游戏进行了实际开发与应用,以此来检验和完善相关理论的合理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理由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情况
  • 1.2.2 港台地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情况
  • 1.2.3 我国大陆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情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概念界定
  • 第2章 教育游戏: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新手段
  • 2.1 传统教育干预手段存在的不足
  • 2.1.1 伦理道德层面的反思:"乐"的缺失
  • 2.1.2 传统教学面临的尴尬:无法维持注意力
  • 2.1.3 信息化时代的误区:教育者大量的重复劳动
  • 2.2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国外的成功应用
  • 2.2.1 视频技术:感官的拓展
  • 2.2.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主流与趋势
  • 2.2.3 虚拟现实技术:真正的沉浸
  • 2.2.4 智能机器人:理想的玩伴
  • 2.3 将教育游戏引入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构想
  • 2.3.1 构想来源
  • 2.3.2 实现方式
  • 2.3.3 应用前景
  • 第3章 孤独症儿童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 心理学原点:孤独症认知理论
  • 3.1.1 四种孤独症认知理论对孤独症的解释
  • 3.1.2 孤独症认知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 3.2 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情境认知、多元智能
  • 3.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 3.2.2 情境认知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 3.2.3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 第4章 孤独症儿童教育游戏设计分析
  • 4.1 游戏玩家分析
  • 4.1.1 一般行为特征及表现
  • 4.1.2 认知特点分析
  • 4.1.3 学习特征分析
  • 4.1.4 游戏特点分析
  • 4.1.5 教育康复目标分析
  • 4.2 宏观上的游戏设计思路
  • 4.2.1 SaE模型
  • 4.2.2 HS-ABA模型
  • 4.2.3 SS模型
  • 4.3 微观上的游戏设计要点
  • 4.3.1 突出可适应性
  • 4.3.2 男性游戏的性别取向
  • 4.3.3 必要的提示,并支持提示的消退
  • 第5章 孤独症儿童教育游戏案例设计
  • 5.1 SaE模型设计实例
  • 5.1.1 游戏概述
  • 5.1.2 简略策划文档
  • 5.2 HS-ABA模型设计开发实例
  • 5.2.1 游戏概述
  • 5.2.2 简略策划文档
  • 5.2.3 游戏的开发与试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特色与贡献
  • 6.2 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碎片化”时代下的手机游戏设计策略[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1)
    • [2].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手机游戏设计[J]. 传播力研究 2019(35)
    • [3].四维游戏设计法[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06)
    • [4].基于单片机《相遇棋》游戏设计[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2)
    • [5].基于C语言的贪吃蛇游戏设计[J]. 河南科技 2020(07)
    • [6].基于FPGA的贪吃蛇游戏设计与实现[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7].基于体感交互的暴食症医疗游戏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19)
    • [8].构建中高贯通游戏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9)
    • [9].游戏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 戏剧之家 2019(07)
    • [10].《字母游戏设计》[J]. 艺术科技 2019(12)
    • [11].从实践角度谈儿童绘本中的游戏设计[J]. 装饰 2018(01)
    • [12].改变生命的游戏设计[J]. IT经理世界 2016(23)
    • [13].手机游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1)
    • [14].游戏设计过程中的交互设计技巧策略探究[J]. 中国新通信 2017(08)
    • [15].现代游戏设计中美学情感融合[J]. 今传媒 2017(04)
    • [16].浅析《贪吃蛇》游戏设计与制作[J]. 科技风 2017(05)
    • [17].开心消消乐社交机制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 教育现代化 2017(21)
    • [18].初中物理教育游戏设计研究——以《超级电工》游戏设计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3)
    • [19].利用大五人格理论进行游戏设计[J]. 科技视界 2017(09)
    • [20].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制作的研究概况[J]. 赤子(上中旬) 2017(02)
    • [21].关于足球教学中的足球游戏设计[J]. 职业技术 2016(08)
    • [22].基于翻转课堂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5(03)
    • [23].手机游戏设计中娱乐体验的应用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07)
    • [24].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游戏设计及开发”教学模式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0(02)
    • [25].移动平台下的手机游戏设计研究与分析[J]. 艺术品鉴 2019(17)
    • [26].指向理解的教学设计——兼评《足智多谋的小海龟》[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02)
    • [27].幼儿园角色游戏设计的有效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3)
    • [28].以学习动机为导向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的研究[J]. 中小学电教 2015(10)
    • [29].浅析手机游戏设计的发展[J]. 青春岁月 2017(23)
    • [30].用游戏设计人生[J]. 风景名胜 2018(03)

    标签:;  ;  ;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