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寄主选择研究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寄主选择研究

论文摘要

B型和Q型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型,且先后侵入我国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发现在很多地区Q型烟粉虱成为了田间的优势种群,而寄生蜂在Q型烟粉虱竞争替代B型烟粉虱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在实验室条件(27±1℃、L:D16:8、RH70-80%)下研究了烟粉虱寄生蜂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寄主选择行为、取食行为、功能反应以及这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对子代蜂发育历期、寿命、繁殖力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浅黄恩蚜小蜂在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上的寄生行为过程基本上表现一致,即体外检测寄主、体内检测寄主-产卵。浅黄恩蚜小蜂体外检测时间在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间差异不显著,而寄生Q型烟粉虱若虫时的体内检测寄主-产卵时间(190.2±14.6 s)显著高于寄生B型时所用时间(140.0±7.5 s)。浅黄恩蚜小蜂在非选择条件下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的数量(8.1±0.5头)及总产卵量(9.3±0.6粒)显著高于寄主为Q型烟粉虱时的寄生数量(6.3±0.5头)及总产卵量(7.0±0.6粒);而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在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选择性条件下,浅黄恩蚜小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量(3.1±0.4头)、总产卵量(3.8±0.5粒)及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1.2±0.1粒)都显著高于寄生Q型烟粉虱时的情况(1.8±0.3头、1.8±0.4粒、0.7±0.1粒)。(2)寄生蜂的发育历期、羽化率、寿命和繁殖能力是衡量寄主适合度的重要指标。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雌蜂卵-黑蛹(7.2±0.1 d)、黑蛹-羽化(5.2±0.1d)的发育时间与以Q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的相应发育时间(7.3±0.1 d、5.6±0.1 d)间无显著性差异。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寄生蜂的羽化率(73.55±1.42%)与以Q型烟粉虱为寄主时寄生蜂的羽化率(68.42±13.01%)间也无显著差异。B型烟粉虱繁殖出的子一代浅黄恩蚜小蜂的平均寿命(17.1±0.8 d)和产卵总量(73.3±3.5粒)与Q型烟粉虱繁育出的小蜂平均寿命(16.0±0.7 d)和产卵总量(67.9±3.0粒)间均无显著差异。(3)无论寄生蜂是否交配或寄主生物型是否相同,浅黄恩蚜小蜂的取食行为过程基本表现一致,且主要分为三步:①体外检测寄主,②产卵器穿刺寄主并检测寄主内环境,③取食寄主体液。不同交配状态的浅黄恩蚜小蜂在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上的体外检测寄主时间基本相同。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产卵器穿刺寄主及检测寄主内环境时间没有影响,但交配过的寄生蜂在Q型烟粉虱若虫上的产卵器穿刺及检测寄主内环境时间显著短于未交配过的小蜂。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对浅黄恩蚜小蜂的取食时间没有影响;而交配过的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时间显著长于未交配的小蜂。浅黄恩蚜小蜂雌蜂取食B型和Q型烟粉虱的数量间差异不显著,但对于同一生物型而言,交配过的雌蜂能够取食更多的烟粉虱若虫。(4)浅黄恩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若虫的寄生、取食数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多。在各寄主密度下,烟粉虱生物型对该蜂的取食数量没有影响,但寄生数量受烟粉虱生物型的影响显著。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对B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模型为:Na=1.2485Nt/(1+0.0634Nt),对Q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模型为:Na=1.1189Nt/(1+0.0648Nt)。该蜂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B型和Q型烟粉虱的最大日致死量分别为19.7头和17.2头。(5)B型和Q型烟粉虱不同比例组合下,随供试B型和Q型烟粉虱数量的增加,其被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和取食的数量也增加;在固定Q型烟粉虱数量的各组合间,被小蜂寄生和取食的Q型烟粉虱数量差异不显著;而在固定B型烟粉虱数量的各组合间,被小蜂寄生的B型烟粉虱数量间差异显著,但取食数量无显著差异。当B:Q为1:1、2:1、3:1、4:1、5:1时,浅黄恩蚜小蜂寄生B型烟粉虱的数量都明显高于寄生Q型烟粉虱的数量;当B:Q为1:2、1:3时,小蜂寄生两生物型的烟粉虱数量间都不存在差异,而B:Q为1:4、1:5时,小蜂寄生Q型的数量才明显多于寄生B型的数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寄生蜂的寄主选择及产卵行为
  • 2 寄主对寄生蜂选择寄主的影响因素
  • 2.1 寄主种类
  • 2.2 寄主密度
  • 2.3 寄主营养
  • 3 寄生蜂取食特性
  • 4 本文所用材料及研究目的
  • 4.1 B型与Q型烟粉虱
  • 4.2 浅黄恩蚜小蜂
  • 4.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寄生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供试昆虫
  • 1.1.3 试验条件及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寄生行为观察
  • 1.2.2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寄生选择
  • 1.2.2.1 非选择性试验
  • 1.2.2.2 选择性试验
  • 1.2.3 B型和Q型烟粉虱对浅黄恩蚜小蜂个体发育的影响
  • 1.2.4 烟粉虱生物型对子代浅黄恩蚜小蜂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浅黄恩蚜小蜂在B型和Q型烟粉虱上寄生时间的比较
  • 2.2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寄生选择
  • 2.3 浅黄恩蚜小蜂在B型和Q型烟粉虱上的发育历期
  • 2.4 繁殖寄主对浅黄恩蚜小蜂子代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取食行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供试昆虫
  • 1.1.3 试验条件及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浅黄恩蚜小蜂取食行为观察
  • 1.2.2 B型和Q型烟粉虱对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数量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浅黄恩蚜小蜂取食行为
  • 2.2 交配状态对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时间的影响
  • 2.3 B型和Q型烟粉虱对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数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供试昆虫
  • 1.1.3 试验条件及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密度对浅黄恩蚜小蜂寄生的影响
  • 1.2.2 B型和Q型烟粉虱不同比例组合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
  • 2.2 B型和Q型烟粉虱不同比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和取食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食性昆虫产卵寄主选择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5)
    • [2].槲寄生与寄主间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06)
    • [3].棉大卷叶螟对棉花和苘麻2种寄主的偏好性及化感物测定[J]. 新疆农业科学 2020(04)
    • [4].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20(01)
    • [5].寄主密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及繁衍能力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5)
    • [6].辣椒对小麦条锈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组织学研究[J]. 农技服务 2015(05)
    • [7].不同类型方翅网蝽寄主悬铃木光能利用率变化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04)
    • [8].鱼类三代虫的寄主特异性分析[J]. 四川动物 2008(06)
    • [9].寄生蜂寻找隐蔽性寄主害虫的行为机制[J]. 生态学报 2008(03)
    • [10].辽宁柞园刺蛾种类调查[J]. 北方蚕业 2020(01)
    • [11].辣椒实蝇对6种寄主果实的产卵选择性[J]. 红河学院学报 2017(05)
    • [12].3种寄主上桃蚜的选择性及形态分化[J]. 生态学报 2015(05)
    • [13].我国寄生蜂调控寄主生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 [14].巨膜长蝽寄主选择的测试及寄主植物的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4)
    • [15].丽蝇蛹集金小蜂搜寻寄主的学习行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21)
    • [16].梨小食心虫的寄主定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5)
    • [17].烟粉虱取食诱导寄主防御信号途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6)
    • [18].寄主叶片营养物质、物理结构与椰心叶甲危害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3)
    • [19].西花蓟马繁殖力与寄主营养物质的关系[J].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3)
    • [20].取食经验对烟粉虱寄主适应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 [21].无毒基因在不同寄主梨孢菌中的变异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8)
    • [22].昆虫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分化及其生理适应机制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 2013(03)
    • [23].植物寄主与病原真菌互作研究进展[J]. 中国果菜 2011(04)
    • [24].朱砂叶螨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取食选择性[J]. 环境昆虫学报 2011(03)
    • [25].链格孢菌对银海枣的趋向性与其对寄主识别和侵染的联系[J]. 林业科学 2009(01)
    • [26].两种不同寄主上桔全爪螨种群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7].不同寄主来源轮枝孢菌的交互致病性[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4)
    • [28].两种不同寄主桑寄生的显微鉴别[J]. 中药材 2016(05)
    • [29].冬虫夏草产量与寄主幼虫的相关性研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05)
    • [30].瓜类寄主与尖孢镰刀菌互作的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12(09)

    标签:;  ;  ;  ;  ;  ;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寄主选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