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

西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

一、锡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论文文献综述)

王玮[1](2018)在《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走入新阶段,城镇化转型和乡村振兴同步深入,使得处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也再一次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关切。在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兴的小城镇模式。特色小镇是基于有限的空间内集聚多要素、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的创新发展平台,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规模经济、产业集群演进发展,产业结构创新转型的路径创新。作为一种新兴城镇形态,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滞后于规划实践,尤其是其产业空间组织如何尚待阐明,基于此,本文以江苏首批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这一实践中发生的理论命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综合梳理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宏观”和“微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思路,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历史演进及特色小镇的形成过程,二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宏观结构,三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研究首先回溯了建国后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五个阶段,从产业要素、产业组织、空间组织和空间特征等方面归纳了江苏小城镇的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并重点分析了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最新形式的产业背景和演化趋势。其次,本文先从宏观上研究了江苏省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组织特征。在和全国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上对比后发现,江苏省特色小镇延续了浙江模式重视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了国家级特色小镇为鼓励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地区梯度差异下追寻相对平衡的特征。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划分了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类型,将其分为以传统小城镇为基础进行转型升级的“小镇+”模式和依托产业园区加入小镇空间功能的“+小镇”模式。再次,本文以江苏省特色小镇的申报小镇之一——扬州方巷绿建小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特色小镇微观层面产业空间组织。规划分析归纳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再到外围产业的产业组织逻辑,以及与产业同构的空间组织模式,包括小镇客厅、小镇全域和产业生态圈等要素和相应的组织运营机制。最后,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培育过程中在产业空间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正文共约48000字,图表55幅。

曹彦杰[2](2018)在《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文中研究指明师范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是自清末民初一直延续至今的问题。民国时期出现师范下乡运动,师范为何下乡?师范下乡对乡村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言以蔽之,乡村为何成为师范教育本土化的逻辑起点?对此,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师范下乡是乡村义务教育普及所驱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乡村师范运动是国共两党权力争斗的结果。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均为单一起源论,实际上,乡村师范的诞生是事件社会学考量的结构、局势和行动者等三要素综合作用所致,即:(1)清末以来“模袭外邦”的城市导向的师范教育制度,(2)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教情势,(3)知识分子、国民政府及共产党等不同社会力量的道路选择与行动。不同的社会力量对师范与乡村关系有不同的考量,也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师范教育,即由于知识分子、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等三种主要社会力量主导的乡村师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将其概括为乡村师范教育的三种发生模式:专业—社会模式、民族—国家模式和公平—革命模式。专业—社会模式。随着城市经济及新式教育体系的发展,乡村士绅的离乡使乡村社会出现了权力真空,外国商品的倾销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衰败。以陶行知和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创建为乡村培养师资的乡村师范学校进行乡村社会改造,设计了社会本位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和实践,意在将乡村师范生培养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领袖。此称之为“专业—社会模式”的乡村师范教育。民族—国家模式。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施政目标,师范教育成为国家统一的工具,乡村教师也由村落的“社会人”剥离出来变成“国家人”,国家把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化,意图把乡师生培养成为民族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将其称为“民族—国家模式”。公平—革命模式。共产党人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成为受封建阶级和官僚主义双重压迫的底层民众的代言人,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创办了“红色乡村师范”,注重招收乡村贫苦儿童成为师范生,意图把乡师生培养成共产主义革命的宣传者。文中将其称之为“公平—革命模式”。论文分析了三种乡村师范教育模式与乡村社会互动的历史图景,试图还原乡村师范教育兴起的复杂而多变的历史动因与实践逻辑,以对“师范为何下乡”这一历史问题作出解释,即通过乡村师范挽救乡村社会危机,同时,民国时期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经验可以为解决当下乡村教师问题和乡村振兴计划提供重要历史镜鉴。

潘妮尔[3](2018)在《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 ——以W市X区政府为例》文中指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行政改革已成为世界性潮流。为顺应全球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我国结合具体国情与发展特色,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和目标。服务型政府是有关政府治理的一个概念,更是我国当前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对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种探索。服务型政府不仅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改变,也进一步影响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执政能力的评价和反映,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首次提出了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它体现了政府对社会平稳运行与发展的影响,反映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同时也显示出公众对政府行政结果、政府决策的支持程度。当前新形势下,世界格局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而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浪潮汹涌袭来的过程中,无论从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政府的公信力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都有不足甚至还有削弱的趋势,这会阻碍社会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公信力,打造诚信政府,扭转政府公信力弱化趋势,是当前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这需要理论与实践、政府与社会多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刘儒通[4](2017)在《太原市城市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的造物,也是我们现今的居所。其是人类聚落生活在现阶段的科技等级下最佳的解决方案。人类日常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城市功能也逐渐的丰富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社会服务越来越全面,地区带动力也越来越强。而在这城市化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经济投机、产业结构、人口聚集等等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可以说城市化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所以本文从城市化理论出发对太原市的城市化进程进行研究。梳理城市化历史,剖析国内外城市化案例,归结太原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太原市城市化现状问题,并讨论太原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第一部分是历史研究。首先站在全世界的角度,去纵观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去构建基础的城市化进程。然后分析各大洲的典型代表国家(英国、美国、日韩、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去解读各种类型的城市化进程。而后开始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去了解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之后是对于国内不同的几种城市化城市(深圳、成都、香港)来具体剖析借鉴。最后对应以上,按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顺序去分解太原市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期间穿插规划视角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建筑视角的城市面貌,共同来分析解读每个时期太原市的城市化进程。第二部分是现状研究。就是从对历史的了解之后开始对现状展开研究,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出发,分析经济方面产业变迁带来的后续问题,分析空间方面扩张与环境容量的矛盾,分析人口方面分布滞后带来的失衡,分析社会方面消费低下和市民质量低下。以及从城市要素出发来对道路交通、环境绿化、历史保护、城中村改造四个方面来行进进一步具体的现状分析研究。最后对照太原市具体的城区来以街道为核心具象化的分析现状问题。第三部分是对策研究。相对应的从经济、空间、人口、社会方面去分析具体的发展对策。例如经济方面的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服务业升级,以及空间方面的空间整体的调整、交通问题的解决、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是同样以太原市的六大城区为区分具体的针对现状来探讨发展对策。通过综合对策的研究,来为未来太原市城市化的发展而贡献微薄之力。最后总结太原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些特点进行归纳和解读。我国城市化率(常住人口)首次突破百分之五十是在2011年(为51.3%)。然而同年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却只有34.7%,在这种半城市化严重的情形之下,太原市作为一个在人们印象中落后地区的城市却以一种奇怪的现状独树一帜。那就是和经济面貌低落完全不同的,竟然在2009年就已然达到了81.5%这样一个较高的的城市化率。甚至太原在建国时就已经出现过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城市化率,如今2016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城市化率已为84.25%。太原市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划分以及历史原因造成了地少、人少、GDP少却依旧可以高城市化率的现象。这种低人口、低GDP水平下却出现高城市化率的独特数据现象,便是太原市的城市化进程里最大的特点。当然另一方面也是说明了,城市化率这种城市化指标的落后,逐渐被城市化水平评价体系所取代的现状。城市化就应该是全面的城市建设。从经济、人口、空间、社会全方位的提高和进步。这样的城市化才会带给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贺福中[5](2017)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文中提出农民收益偏低既是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入手,按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三个时期,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整体背景中,厘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变革脉络,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路径,并预测收益分配趋势和中国农民未来走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遗产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在传统社会农民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形成了社、会、合会等以应对突发事件。西方合作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影响了中国农民合作运动。国民政府将合作主义思想国策化,诱致性推行农村合作运动,与地方保甲制度结合起来,当作统治农村的工具。日本侵华时期的农民合作社是服务战争的机器,日伪掌握农民生杀大权。第二部分论述了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互助组为主,逐步建立合作社,按股分红。新中国成立后,为阻止农民卖地,国家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土地公有化。社员议定收益分配办法,评工记分。合作社把现金、粮食和其他实物统一计算后分配给社员。第三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定额计酬、评工记分,按照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顺序,以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分配收益。有近1/3收益来自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第四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满足了农民的现实诉求。土地承包期15年、30年逐步延长到永久不变。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引导、法治保障、道德秩序,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农民对产权、契约、制度等制约因素提出新的诉求,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第五部分则是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选取山西1954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全国、江苏、山西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走势,预示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采用大量新史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来源有:第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始档案资料。山西吕梁汾阳市贾家庄村1953年以来,散落在村史馆、村档案室等处的原始资料,有工作汇报、生产安排、粮食产量的记载材料;有耕地面积、劳力、畜力、大小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记录;评分挣工办法,粮食产量及按人口、按工分进行分配的逐年逐项记录,以及村集体固定资产,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山西农业主管部门的社会调查材料。山西多次组织全省各级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原本用于内部掌握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毋容置疑。这种阶段性、横切面、有重要时间节点的全面调查史料,非常珍贵。第三,大量采访整理而成的口述史料。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史学和计量史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借助计量统计模型对1954-2015年山西、江苏和全国连续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第一产业、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综前所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若按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与农村经营体制演变过程则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不同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与时代发展相吻合,有效地完成了其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并为新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具体而言,分述如次:首先,农民收益和国家获取“双下降”是农村人民公社解体的根本原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队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大,社员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却明显减小,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既看不到群体激励也没有个体受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采用中央确定、地方掌握、农民选择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成本低。中共中央定了基调之后,利用农民创造的大包干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安徽、四川等地试点后在全国推行。农民对收益分配的实现诉求是包干到户的内在动力,国家动员是家庭经营的外部推力,信息传播是农民与国家互动的纽带。而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带来的农民群体分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产物。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利益的载体,掌握着农民收益的潜在资源。土地是农民家庭收入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是中国最大资产的管理者。然而,山西73%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空壳”型,中国近一半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营性收益。土地制度创新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取收益的有效途径。第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当年由广大农民群众积累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应当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继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推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功之后,山西在资源型村、城中村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的村充分尊重民意,制定并实施“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原则。优先土地股配发给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增配人口股面向全体在册村民,设置预留股要留给合理增加的人口,是对我国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安排下新增人口的一种收益保障,也为解决不可预见性问题和困难留有余地,可以看作是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成员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创新。第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中国经济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1954-2015年(除去1960、1966-1976年)年度数据走势来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随着全省经济特别是第一产业发展而增加,山西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走势,也比较契合农村土地政策实施的三个时期。2000年以来,全国、江苏和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都呈现出高位回落走势,预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农民收益再次走上加快增长的通道。2017年3月,民法总则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的深入,期望农民收益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城乡人均收益差距逐步缩小。

王彦平[6](2016)在《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H县为例》文中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决定性时期,也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要求,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推进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对于建设和发展我国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从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布局上看,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对策研究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发展脉络;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历史与现状: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分析: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论文内容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的概述,阐述了研究的内容和运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最后提出了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文章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社会治理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其理论渊源。首先,着重对西方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进行梳理,然后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并概括了我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以及建国以来党的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发展。对我国从古代一直到当代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发展总结,分析社会治理的发展变革,总结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在基层的实践模式。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包括国家和省的政策要求和市县的发展需求,并总是当前基层治理创新的问题与形势。第四章本章通过对H县的实证研究,描述和总结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第五章对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进行研究。着重从完善党政机关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基层协商治理,夯实民生基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工具四个方面就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现实路径和可行性方法。这四个方面是当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核心和重点。

王路曼,池桢[7](2016)在《再评史瀚波《乱世中的信任》——兼论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文中指出史瀚波专着《乱世中的信任》是英语学术界有关天津城市史研究的上佳之作。该书讲述1916至1937年,天津的新式现代银行努力在军阀混战、学潮罢工、国民政府重夺政治与金融主导权及日本侵华等多重困境中,成功树立起市民对现代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的"非私人性信赖"。但该书亦反映出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如过度依赖"公共空间"等舶来理论研究中国近代史;致力还原精英的历史而未能更好地还原民众在城市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因偏重近代"单体城市"如上海、武汉等地,忽略中国历史由来已久的"城乡连续统一体"之现实,以致陷入"近代中国内陆随沿海兴起而衰败"的臆断;不能从区域一体化的高度探讨城乡互动,加剧了美国的中国近代城市与乡村研究之间的断裂等。

范拥军[8](2016)在《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为政之道以农为先,农村承载着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厚重的内涵,是民族存续根脉、国家发展根基、人类衣食之源。郡县治则天下安,乡级政权机关是国家与农村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具有基础性、直接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特征。乡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没有乡级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为基础,吸收当代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在对中国传统治理理论扬弃的基础上,结合对“百村千户”(263个村2617户)农民的调查和对一些乡镇干部的调查访谈,深入剖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对乡级治理的诉求,结合中国乡级政治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现状,从四个维度对乡级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乡级治理的历史变迁。任何治理创新都不能脱离历史文化和已有的治理路径。在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经历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演变。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孕育了皇权、族权和绅权三权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乡村治理特质。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从清末乡镇自治制度创设到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的实践,其虽有历史局限性,但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富民强的有益尝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成功开展乡级民主治理。苏区民主治理从选举法创设到实践探索卓有成效。抗日根据地乡级民主选举富有特色,创造了画圈法、投豆法等选举办法。建国初期普选产生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级人民政府,乡级政府有效地开展土改和社会经济文化管理。从1958年到1983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这一治理模式超越了生产力,违背农民的意愿,扼杀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乡政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文化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历史性变革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大农业的历史性变革,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在农村较为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要求政府为其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农村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企业主、职业农民、农民工、村干部、传统农民等社会阶层,不同阶层利益诉求不同,新兴阶层参政愿望较强;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农村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深深地影响着乡级治理;农民的民主素养、法律素养、文化素养显着提高,对乡级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整体讲,农村生产力、生产方式、人口结构、社会阶层、农民素养等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既为乡级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乡级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要求构建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力生成民主化、权力运行法治化、利益表达制度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培育建设现代农村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现代治理能力。第三部分:剖析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入21世纪,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取消农业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渐凸显,在农村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路径依赖,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机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变化而创新,乡级治理仍然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如下: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一是治理主体单一,农民、新型社会组织处于被治理状态,缺乏参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乡级治理权力分割为“七站八所”,碎片化严重,缺乏整体性、协调性。二是考评体制不科学,治理客体评价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监督缺乏平台和制度保障。三是农民利益表达非制度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乡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法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扭曲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五是县乡关系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呈现“随意性”“人治化”。六是乡级官员权力产生机制存在缺陷。目前一些地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形式上是由党代会和人代会选举产生,实际上是由上级党政领导任命,造成了一些乡镇领导唯上级领导命令是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一是部分乡镇干部素质低,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有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不够,组织协调能力较差,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甚至少数乡镇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重。二是乡级治理主体在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能力不强。三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政治权益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供给公共产品能力不足,发展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精神家园能力较差。五是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村镇,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不够。第四部分:从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构建多元治理机制,为农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参与乡级公共事务管理、监督的平台和制度保障;科学界定乡级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责和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能力;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让群众成为考评乡镇干部的主体;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维护群众的话语权和正常利益诉求;依法界定县乡政府间权责,实现权责法定;理顺乡级政权机关与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构建现代国家和社会关系。乡级治理的中枢是乡级党委政府,推进乡级党政领导干部权力生成体制改革,是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以下路径:提升乡级干部的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治理的能力;提升乡级治理主体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具有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体系的美丽特色村镇的能力;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政治文明的能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涵养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精神家园的能力;维护乡村治安、化解乡村矛盾,应对乡村突发事件,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的能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综上所述,要通过创新乡级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多元、民主、法治、透明、高效的现代化乡级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美丽村镇建设,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相得益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苏刚[9](2015)在《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以农为主,因此“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兴亡和政权更迭的重大问题。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三农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民国时期,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进一步走向式微,中国的“三农问题”也进一步加剧。当前,我国所存在的严峻的“三农问题”,虽然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是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延续和发展,同样都属于中国社会由近代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传承中的一部分。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并没有因为现代化或工业化进程的加剧而发生根本改变。研究乡村问题,是我们面对中国社会变迁所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是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教育也理应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师范教育的实践与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然而,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在教育史研究抑或社会史研究中并不是一个很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过程做整体性的分析,努力从多维度、多视角呈现这一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状况,为全面了解和解决中国农村教育问题提供一种参考和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导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相关研究综述、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准备。论文的第一章以晚清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的变迁以及师范教育制度的构建与体制的输入为主要内容,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阐述:一方面,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从此打开,传统上以农为主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国家权力的触角开始向乡村社会延伸。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乡村社会的变迁,城乡渐进分离之势,传统中国城乡一体的文化格局逐渐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另一方面,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热潮,包括现代教育制度在内的许多现代性因子被引入中国,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由此开端。正是在这一时期,现代师范教育制度被引入中国。我国开始有了专门培养和培训师资的机构。晚清以来乡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历史变迁以及包括师范教育制度在内的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构成了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宏观背景。论文的第二、三、四章分别从三个部分论述了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制度中国化的探索。近代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制度这一“迟到的婴儿”,从产生之日起所遵循的便是一条完全照搬和移植国外师范教育制度的路径。在对国外师范教育制度进行单纯地、机械地照搬和移植的过程中,忽略了与中国本土社会的契合,更忽视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的乡土特质。由此西方现代师范教育制度在中国开始受挫,呼吁师范教育制度中国化和师范教育下乡的呼声日益高涨起来。师范教育中国化以及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为后来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构建,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和舆论基础。第三章试图引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来作为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从民国政府对乡村师范教育的定制、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个案考察等方面,对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制度变迁,应该被视为这一时期师范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自身发展及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除此之外,还论述了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阐明了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是由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师资匮乏,二是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直接推动,三是国家乡村社会控制的力度加强,四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权力博弈。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包含着民国时期政府部门、教育团体和教育家群体之间权力博弈的过程。第五章主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制度进行了反思。首先对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进行了目标审视,重点考察其是否纠正了师范教育的谬误、是否培养了乡村教师、是否达到了改造乡村社会的目的;其次对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进行了原因检讨,提出了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受到了当时城市化进程、农业破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没有能够真正达到改造乡村社会的目标。即便如此,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对于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依然具有借鉴价值,具体包括:1.对于教育本土化实践的借鉴价值;2.对于教育家办学的借鉴价值;3.对当前农村师资培养的借鉴价值;4.对于教育制度构建的借鉴意义。

朱海彬[10](2015)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资源型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以贵州省锦丰矿业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密度小,但这里却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结构、技术支撑、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东富西贫”的发展现状。为了缩小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开发当地资源,实现经济赶超发展。随着开采企业和员工的集聚,西部农村形成了许多专门以资源开采为主的资源型社区。资源开采给当地社区居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社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律制度的约束,开采企业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常常造成矿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开采企业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严重影响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社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缩影。矿区的矛盾冲突已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的一只“拦路虎”。实现资源开采企业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部农村地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对于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研究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资源开采企业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在全面查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运用田野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以贵州省锦丰矿业有限公司所在的布依族社区为例,通过分析企业与社区在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凸显出社区探索和谐发展模式的必要性,进而引入“四方共创和谐矿区发展模式”,阐述了锦丰矿业社区在该模式下的建设成效。三年的社区实践表明,“四方共创和谐矿区发展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型社区治理模式,自从“四方共创”平台成立以来,社区矛盾不但有了大幅度减少,正处于转型期的社区在经济、社会、教育、生计、生态五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最后,针对社区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应建议。

二、锡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锡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城镇化,小城镇重回战略重心
        1.1.2 “特色小城镇”成为新时期的新兴小城镇模式
        1.1.3 尚待阐明的“特色小镇模式”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构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样本:江苏特色小城镇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进展
    2.1 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其理论研究
        2.1.1 小城镇
        2.1.2 特色小镇
    2.2 “产业-空间”组织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2.2.1 经典产业空间-空间组织理论
        2.2.2 后现代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研究
        2.2.3 国内产业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3 既有研究小结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
    3.1 研究区概况
    3.2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发展历程
        3.2.1 传统小城镇(1978之前)
        3.2.2 “离土不离乡”——散布的乡镇企业簇群(1978-1990)
        3.2.3 “以工带农”、“以工建镇”——乡镇开发区阶段(1990-2008)
        3.2.4 “城乡一体”——区镇融合的产业集中区发展(2008-2016)
        3.2.5 “三生融合”——特色小镇的萌芽(2016-)
        3.2.6 小结: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启示
    3.3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趋势:从刚性到柔性空间生产
        3.3.1 产业要素:从劳动力集聚到要素集聚,再到特色集聚
        3.3.2 产业组织:从个人兼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分工,再到柔性组织
        3.3.3 空间组织:从分散到集聚、再到复合化
        3.3.4 空间特征:从乡村化到城市化再到“兼容城乡”
        3.3.5 小结:迈向后现代的柔性产业空间组织
第四章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的总体产业空间组织
    4.1 总体产业-空间特征:与国家级/浙江特色小镇的比较
        4.1.1 国家级特色小镇
        4.1.2 浙江省特色小镇
        4.1.3 江苏省特色小镇
        4.1.4 共性与差异比较
    4.2 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
        4.2.1 “小镇+”:传统小城镇的再升级
        4.2.2 “+小镇”:产业园区的“小镇化”发展
        4.2.3 小结与比较
第五章 特色小镇微观产业空间组织:方巷案例
    5.1 研究区概况
    5.2 产业组织: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的形成
        5.2.1 核心产业选择:比较优势、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
        5.2.2 核心产业的极化:价值链
        5.2.3 核心产业的扩散
    5.3 空间组织:从小镇客厅到产业生态圈
        5.3.1 总体格局:产业和空间的同构
        5.3.2 核心载体:小镇客厅
        5.3.3 小镇空间:特色化、精细化和文化植入
        5.3.4 区域联系:产业生态圈
    5.4 实现路径:准行政区域项目导向
        5.4.1 组织机制:市场主导、小镇镇长领衔的“准行政区”
        5.4.2 运营组织:市场化运作项目化
第六章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6.1 江苏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6.1.1 特色小镇多元“标准”的冲突
        6.1.2 产业选择的“根植性”不足
        6.1.3 园区“再包装”和附加“乡村化”
    6.2 江苏特色小镇的优化建议
        6.2.1 优化顶层设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6.2.2 回归小城镇本质,坚持本地根植性发展
        6.2.3 把握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柔性生产氛围
        6.2.4 以人为本,构建全方位治理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7.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2)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教育史研究的底层视角
        (二)乡村师范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三)多学科思想方法的关照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现代化与传统(乡土)化理论研究
        (二)乡村师范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研究范式
    三、研究意义、目标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意义阐释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框架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一)乡村与乡村教育
        (二)乡村师范教育与兴起
    六、史料来源
        (一)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学术专着
        (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期刊报纸史料
        (三)地方志、日记与回忆录等文史资料
第一章 乡村师范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乡村生活与乡村重建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距离
        一、乡村教育理论流派与乡村师范教育的思想渊源
        二、学校本位的新教育与乡村普及教育的背离
        三、私塾教育在乡村普及教育中现代价值的再认识
        四、新教育的“乡村化”改造
    第三节 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的疏离
        一、乡村教育的师资危机
        二、师范教育的城市化及离农批评
    小结
第二章 乡村师范教育的萌芽
    第一节 发轫于地方师范:以山西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的建立
    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本土化:知识分子与乡村师范教育试验
    第一节 师范教育本土化思想的孕育
        一、知识界对师范教育的批评
        二、知识分子对乡村师范的初步设想
        三、乡村师范观念的确立:师范学校乡村分校
    第二节 中国师范教育的乡村转向:晓庄师范
        一、陶行知本土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来源考察
        二、晓庄师范:从乡村师范到乡村改造
        三、晓庄师范模式的传播
    第三节 从乡村建设到乡村师范:邹平乡村师范教育的考察
        一、梁漱溟与乡村师范教育
        二、张宗麟与邹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小结
第四章 民族国家建设:国民政府与乡村师范教育
    第一节 乡村师范教育政策及学制
        一、乡村师范学校的独立及学制建立
        二、关于乡师入学程度及修业年限的讨论
        三、乡师生之待遇政策
        四、乡村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及组织结构
    第二节 乡村师范教师队伍的形成
        一、乡村师范教员教育背景考察
        二、教员检定制度与乡师教员资格的检定
    第三节 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改革
        一、乡村师范课程的设置
        二、乡村师范课程的改进
        三、课程学习与推广事业的论争
    第四节 乡村师范学校的师范生
        一、乡师生的入学背景
        二、乡师生的来源考察
        三、乡师生的教育生活
    小结
第五章 共产主义革命:共产党与乡村师范教育
    第一节 到农村去:知识阶层与农民阶层的思想关联
    第二节 共产党的战略转移与乡村师范战略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
        一、列宁师范学校
        二、鲁迅师范学校
        三、“北大荒的晓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
    小结
结语
    一、三种乡村师范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二、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观照
    三、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批判性分析
    四、研究创新、存在的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乡村师范教育大事记
    附录二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统计
    附录三 乡村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举要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 ——以W市X区政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服务型政府和政府公信力二者内在联系
        一、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二、服务型政府与政府公信力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影响
        一、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影响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三、影响政府的权威与政策落实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一、政府公信力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
        二、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工作能力的客观体现
        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四节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
        一、行政人员的公信力
        二、行政制度的公信力
        三、行政行为的公信力
        四、行政结果的公信力
第三章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实证研究——以W市X区政府为例
    第一节 W市X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
        一、重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三、积极推动电子政务服务
        四、落实政务信息公开
    第二节 W市X区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第四章 W市X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W市X区政府公信力提升中面临的问题
        一、行政理念滞后,政府自身定位不准确
        二、公众知情度低,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
        三、民主法治度低,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
        四、责任体系缺失,政府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W市X区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官本位”特权思想根深蒂固
        二、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被动公开
        三、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四、监督制约与问责机制还不健全
第五章 构建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思考
    第一节 强化服务意识,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一、积极应对信任危机
        二、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三、树立公务员优秀的工作作风
        四、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
    第二节 推进政府公开,扩大公众知情权
        一、培养信息公开理念
        二、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三、加强政府部门日常舆情监测与管理
        四、优化网络道德文化
    第三节 树立法治理念,健全行政体制
        一、加强政府法制建设
        二、落实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
        三、完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第四节 落实责任体系,完善监督机制
        一、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
        二、落实行政问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太原市城市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化历程研究
    2.1 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
        2.1.1 大革命资本化下的城市化
        2.1.2 大挫折一二战下的城市化
        2.1.3 新突破战后和平的城市化
        2.1.4 新时代交叉融合的城市化
    2.2 国外城市化案例分析
        2.2.1 城市化的启蒙和引领指导的英国
        2.2.2 城市化的榜样和后发先至的美国
        2.2.3 城市化的集群和独辟蹊径的日韩
        2.2.4 城市化的仓促和毁誉参半的拉美
    2.3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2.3.1 建国初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2.3.2 特殊时期的停滞徘徊阶段
        2.3.3 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阶段
    2.4 国内城市化案例分析
        2.4.1 深圳——快速的城市化
        2.4.2 成都——传统的城市化
        2.4.3 香港——发达的城市化
    2.5 小结
第三章 太原市城市化历程研究
    3.1 古代太原的发展历程
        3.1.1 春秋至唐晋阳古城
        3.1.2 宋太原城
        3.1.3 明清太原城
    3.2 近代太原的发展历程
        3.2.1 清朝末年
        3.2.2 中华民国
        3.2.3 解放前夕
    3.3 现代太原的发展历程
        3.3.1 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阶段
        3.3.2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阶段
        3.3.3 新世纪开始的发展阶段
        3.3.4 当今时代下的发展阶段
    3.4 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城市化现状研究
    4.1 城市总体的现状分析
        4.1.1 经济方面-工业转移附带多发性问题
        4.1.2 空间方面-扩张与土地使用受到限制
        4.1.3 人口方面-人口滞后于产业且不协同
        4.1.4 社会方面-消费低下和市民化的滞后
    4.2 城市要素的现状分析
        4.2.1 道路与交通
        4.2.2 环境与绿化
        4.2.3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2.4 城中村与旧城改造
    4.3 城市风貌的现状分析
        4.3.1 杏花岭区-府东街、府西街
        4.3.2 迎泽区-迎泽大街
        4.3.3 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
        4.3.4 小店区-长风街
        4.3.5 晋源区-长风西街、长风商务区
    4.4 小结
第五章 太原市城市化对策研究
    5.1 经济方面的发展对策
        5.1.1 农业产业化
        5.1.2 工业新型化
        5.1.3 服务业升级
    5.2 空间方面的发展对策
        5.2.1 空间整体调控
        5.2.2 重视交通问题
        5.2.3 生态环境升级
    5.3 人口方面的发展对策
    5.4 社会方面的发展对策
    5.5 六大城区的发展对策
        5.5.1 东北老城杏花岭区
        5.5.2 西北重工尖草坪区
        5.5.3 东部中心迎泽区
        5.5.4 西部工矿万柏林区
        5.5.5 东南综改小店区
        5.5.6 西南厚重晋源区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太原市原始数据
    山西原始数据
    中国原始数据
附录二
    《太原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史梳理
    三 研究内容与架构
    四 运用资料与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民经济组织的探索
    第三节 西方合作思想传播和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第四节 日伪统治时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小结
第二章 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二节 合作化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第三节 人民公社改制的动因
    小结
第四章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农民的现实诉求和组织发动
    第二节 国家分配理论的政策牵引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分化
    第五节 山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析
    第六节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模型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概念界定与案例介绍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及其理论渊源
    1.1 治理理论与基层社会治理
        1.1.1 西方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1.1.2 西方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
        1.1.3 社会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1.2 西方社会治理的理论来源
        1.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2.2 公民社会理论
        1.2.3 结构功能理论
        1.2.4 社会冲突理论
    1.3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1.3.1 关于社会治理的起源
        1.3.2 关于社会治理的本质
        1.3.3 关于社会治理的作用
        1.3.4 对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的批判
    1.4 中国社会治理理论思想
        1.4.1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社会治理思想
        1.4.2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
        1.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思想
        1.4.4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治理思想的发展
    1.5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
    2.1 传统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2.1.1 先秦时期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2.1.2 秦汉魏晋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2.1.3 隋唐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2.1.4 宋元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2.1.5 明清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2.2 民国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2.2.1 二十世纪初乡村建设运动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实践
    2.3 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治理
        2.3.1 改革开放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
        2.3.2 改革开放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
    3.1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3.1.1 党中央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3.1.2 山西省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3.1.3 S市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3.1.4 H县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3.2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3.2.1 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滞后
        3.2.2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
        3.2.3 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不合理
        3.2.4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薄弱
    3.3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3.3.1 社会矛盾空前增多
        3.3.2 各类信访问题多发
        3.3.3 流动人口问题突出
        3.3.4 社会治安治理日趋复杂
        3.3.5 宗教领域情况十分复杂
        3.3.6 非公经济、社会组织问题突出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4.1 H县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创新
        4.1.1 创新社会管理组织结构
        4.1.2 创新社区管理力量配置
        4.1.3 创新社区管理手段方式
    4.2 H县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
        4.2.1 建立全方位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
        4.2.2 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4.3 H县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4.3.1 构建社会矛盾化解网络
        4.3.2 构建社会安全预防网络
        4.3.3 构建社会服务保障网络
        4.3.4 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
        4.3.5 构建重点人群社会帮教网络
        4.3.6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4.4 H县基层社会治理工具创新
        4.4.1 发展互联网及新兴媒体
        4.4.2 发展社会管理法制工具
    4.5 H县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创新
        4.5.1 政府主导
        4.5.2 民众参与
    4.6 小结
第五章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
    5.1 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模式
        5.1.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执政根基
        5.1.2 转变治理方式,协调政治主体间关系
    5.2 发展民生事业夯实基层治理物质基础
        5.2.1 推进民生事业是优化社会治理的基础
        5.2.2 创新民生实现形式是有效治理的保障
        5.2.3 加快民生发展是夯实基层治理的途径
    5.3 完善治理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民主化
        5.3.1 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价值追求
        5.3.2 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必要条件
        5.3.3 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实现途径
    5.4 创新治理工具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5.4.1 创新网格化管理
        5.4.2 发展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
        5.4.3 以“智慧社区”为依托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进入网信时代
    5.5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再评史瀚波《乱世中的信任》——兼论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乱世中的信任》之主要内容
二从《乱世中的信任》看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之特点
三中、美中国城市史研究展望

(8)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二) 乡级治理、乡村治理、农村城镇化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理论
        (三) 国外基层治理理论
第一章 乡级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传统社会农村乡级治理及其特征
        (一) 夏商至隋唐乡官治理模式
        (二) 唐宋至清末的职役制模式
        (三) 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的特征
    二、清末至民国的乡级自治
        (一) 清末乡级自治的尝试
        (二) 民国时期的乡级治理
    三、中国共产党乡级治理的发展
        (一) 革命根据地的乡级治理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级治理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级治理
第二章 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乡级治理的影响
    一、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一)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 非农产业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影响
        (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二)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积极影响
        (三)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消极影响
    三、农村社会阶层变化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四、农民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一) 农民法律素养增强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 农民民主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三) 农民文化素养提高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第三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一、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
        (一) 乡级治理结构单一化和碎片化
        (二) 乡级治理职权界定不够规范化
        (三) 乡级治理权力生成不够民主化
        (四) 利益表达回应机制缺乏制度化
        (五) 信息公开缺乏真实性和常态化
        (六) 乡级官员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化
        (七) 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行政化
        (八) 县乡治理主体关系有待法治化
    二、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及其表征
        (一) 一些乡级干部素质差行为失范
        (二) 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不足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低
        (四)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能力欠缺
        (五)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力不够强
第四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
    一、构建农村乡级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
        (一) 构建乡级现代多元治理体制
        (二) 科学界定乡级治理主体职能
        (三) 健全乡级权力民主生成机制
        (四) 构建群众利益表达回应机制
        (五) 健全乡级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六) 完善乡级民主监督检查机制
        (七) 构建乡级多元并重考评机制
    二、构建治理主体层级间现代运行机制
        (一) 构建乡村之间良性互动机制
        (二) 构建县乡间法治化运行机制
第五章 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干部素质、培育现代治理能力
        (一) 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干部队伍
        (二) 培养乡级干部现代治理能力
    二、培育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能力
        (一) 打造现代特色宜居农村城镇
        (二) 构建农村城镇现代产业体系
        (三) 建设农村城镇现代服务体系
    三、培育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
        (一) 培育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二) 提升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能力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
        (四) 培育建设现代美丽乡村能力
        (五)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六) 涵养乡级依法依规治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为什么要研究我国之乡村教育
        (二)为什么要研究民国乡村师范教育
        (三)为什么要研究乡村师范教育制度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分析维度和框架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国乡村教育的研究述评
        (二)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研究的着述与文章
        (三)关于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研究的具体内容与视角
        (四)研究状况的评价
    四、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选题上的创新
        (二)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三)观点的创新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变革的起点:乡村社会变迁与师范教育制度的流变
    一、晚清以降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的变迁
        (一)国家权力的嵌入及后果
        (二)城乡关系的疏离与隔阂
        (三)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疏离
        (四)乡间耕读传统的断裂
        (五)乡村教师身份的国家构建
    二、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
        (一)历史与传统——古代中国对于“师范”的认知
        (二)渗透与启蒙——清末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输入
        (三)继承与移植——民初“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四)变革与调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的机缘:师范教育制度中国化的探索
    一、从“尊西崇新”到“中国化”
        (一)思想界的流向——本位文化的建设
        (二)教育界的转变——新教育中国化
        (三)新教育“中国化”的理想场所——“到乡村去”
        (四)新教育中国化的归宿——乡村教育运动
        (五)新教育中国化的理路——回归传统
    二、不可抑制的潮流——师范教育下乡运动
        (一)“仪型他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流弊
        (二)师范教育下乡的缘起
        (三)师范教育下乡的探索
    三、乡村师资培养机构的嬗变
        (一)师范传习所
        (二)国民师范学校
        (三)县立师范学校
        (四)乡村师范学校
        (五)立达学园
        (六)村治学院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七)乡村民教人员养成机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必然的选择: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何为制度变迁
        (二)制度为何会发生变迁
        (三)制度怎样发生变迁
    二、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嬗变
        (一)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变革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定制
    三、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一)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积极办理——强制性变迁
        (二)民间层面自下而上的积极推动——诱致性变迁
    四、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
        (一)普及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师资匮乏
        (二)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直接推动
        (三)国家乡村社会控制的力度加强
        (四)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
    五、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个案考察
        (一)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二)江苏省栖霞乡村师范学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权力的博弈: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选择
    一、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
        (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权力博弈的解读
        (二)权力博弈的主体
    二、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权力博弈
        (一)知识精英的呼吁与践行——民间教育权的自主实现
        (二)教育团体的推动——自下而上的权力“倒逼”
        (三)政府组织的制度安排——国家权力向下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实的反思: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得失检视
    一、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目标审视
        (一)是否纠正了师范教育的谬误
        (二)是否培养了乡村教师
        (三)是否达到了改造乡村社会的目的
    二、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失之原因检讨
        (一)教育救国的时代局限性
        (二)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教育的侵蚀
        (三)农业破产危机的影响
    三、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现代借镜
        (一)对于教育本土化实践的借鉴价值
        (二)对于教育家办学的借鉴价值
        (三)对当前农村师资培养的借鉴价值
        (四)对于教育制度构建的借鉴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土化抑或国家化——乡村教育的道路选择
    二、城本主义抑或农本主义——乡村教育的价值定位
    三、自上而下抑或自下而上——乡村教师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制度沿革简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资源型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以贵州省锦丰矿业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准备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
        2.1.2 资源型企业
        2.1.3 社区
        2.1.4 社会管理创新
    2.2 理论准备
        2.2.1 冲突管理理论
        2.2.2 耗散结构理论
        2.2.3 和谐发展观
    2.3 小结
3 社区建设历史回顾及主要模式
    3.1 社区建设的历史回顾
        3.1.1 古代社区建设
        3.1.2 近代社区建设
        3.1.3 当代社区建设
    3.2 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3.2.1 城市社区建设模式
        3.2.2 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3.2.3 资源型社区建设模式
    3.3 小结
4 资源型社区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
        4.1.2 社会经济
    4.2 锦丰矿业社区矛盾分析
        4.2.1 矿区矛盾的特点
        4.2.2 矿区矛盾的表现形式
    4.3 锦丰矿业社区的发展实践
        4.3.1“四方共创”模式的内涵
        4.3.2“四方共创”模式的组织结构
        4.3.3“四方共创”模式的资源保障
        4.3.4“四方共创”模式的主要功能
        4.3.5“四方共创”模式下的社区建设成效
    4.4 小结
5 资源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5.1 资源型社区的生命周期
    5.2 资源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分析
    5.3 资源型地区的转型
        5.3.1 国外资源型地区转型案例
        5.3.2 国内资源型地区转型案例
    5.4 锦丰矿业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4.1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4.2 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4.3 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4.4 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4.5 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5 锦丰矿业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议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致谢

四、锡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王玮. 南京大学, 2018(01)
  • [2]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D]. 曹彦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 ——以W市X区政府为例[D]. 潘妮尔.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4]太原市城市化进程研究[D]. 刘儒通.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5]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D]. 贺福中. 山西大学, 2017(02)
  • [6]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H县为例[D]. 王彦平. 山西大学, 2016(05)
  • [7]再评史瀚波《乱世中的信任》——兼论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J]. 王路曼,池桢. 史林, 2016(03)
  • [8]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D]. 范拥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D]. 苏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10]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资源型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以贵州省锦丰矿业社区为例[D]. 朱海彬.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西山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