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虫营养保健价值的研究及功能因子分析评价

白蜡虫营养保健价值的研究及功能因子分析评价

论文题目: 白蜡虫营养保健价值的研究及功能因子分析评价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冯颖

导师: 蒋有绪,侯开卫

关键词: 白蜡虫,营养评价,安全性评价,昆虫多糖,免疫调节,抗突变,抗疲劳抑制肿瘤

文献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从营养价值、食用安全性、免疫调节作用、抗突变作用、抗疲劳作用、耐缺氧作用等功能性试验、抑制肿瘤试验、综合利用等方面对白蜡虫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蜡虫蛋白含量高,人体必需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含量十分丰富,还含有多糖、几丁质、黄酮、卵磷脂等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突变作用、抗疲劳作用、抑制肿瘤等保健价值,可以作为一类特殊的保健食品开发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白蜡虫的营养价值:白蜡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白蜡虫卵的粗蛋白含量为44.67%,卵囊中的粗蛋白含量53.57%。虫卵富含多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达30%以上,其中7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12.38%,占氨基酸总量的37.99%;卵囊的氨基酸含量为50.53%,8 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为17.90%,占氨基酸总量的35.41%。白蜡虫卵的脂肪较低,仅为11.8%。白蜡虫卵中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如:铁、锌、钙等,含有多种维生素,9.22%的卵磷脂和一定量的黄酮物质。卵囊中含有2%的几丁质、7%的粗多糖。与其他动植物的营养成分比较,白蜡虫卵具有蛋白含量高、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等含量十分丰富的显著特点,同时还含有多糖、几丁质、黄酮、卵磷脂等对人体具有很好保健价值的功能成分。按照联合国的营养标准,白蜡虫卵是一种优质蛋白资源。2、白蜡虫食用安全性评价:按国家标准(GB15193﹒1-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规定,对白蜡虫进行了大、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遗传毒性试验(包括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试验),大白鼠传统致畸试验和大白鼠30 天喂养试验等食用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白蜡虫卵及卵囊为实际无毒(LD50大于10g∕kg),无致突变作用和致畸作用,食用安全。3、功能性试验:根据国家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用白蜡虫进行了免疫调节作用、抗突变作用、抗疲劳作用、耐缺氧功能等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食用白蜡虫粉可增强小鼠对特异性抗原的体液免疫能力、可使致敏小鼠血清中溶血素(IgM)含量增加、有明显的ConA 刺激小鼠T 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白蜡虫有明显的免疫应答调节作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白蜡虫具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白蜡虫还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趋势。白蜡虫在具有免疫调节、抗突变等功能时,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从白蜡虫的功能作用和成分分析,免疫调节的功能因子有可能为蛋白质、几丁质、粗多糖和卵磷脂。抗突变的功能因子可能为粗多糖、B 族维生素、几丁质和黄酮。抗疲劳的功能因子可能为蛋白质和多糖。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1.2.1 昆虫营养价值评述

1.2.2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2.3 昆虫保健食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1.2.3.1 昆虫保健食品的现状

1.2.3.2 昆虫保健食品的特点

1.2.3.3 昆虫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2.1 白蜡虫的主要营养和保健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1.3.2.2 白蜡虫的食用安全性研究

1.3.2.3 保健功能实验

1.3.2.4 抑制肿瘤实验

1.3.2.5 综合利用研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蜡虫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与评述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营养成分

2.2.1.1 基本营养成分

2.2.1.2 氨基酸

2.2.1.3 矿质元素

2.2.1.4 维生素

2.2.2 部分功能成分

2.2.2.1 几丁质

2.2.2.2 粗多糖

2.2.2.3 卵磷脂

2.2.2.4 全虫卵囊与虫卵的糖分和黄酮

2.3 讨论和结论

2.3.1 讨论

2.3.1.1 蛋白质与氨基酸

2.3.1.2 元素和维生素

2.3.1.3 功能成分的保健价值

2.3.2 结论

第三章 白蜡虫食用安全性试验与评价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大、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

3.1.2.2 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

3.1.2.3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3.1.2.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3.1.2.5 大白鼠传统致畸试验

3.1.2.6 大白鼠30 天喂养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

3.2.2 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

3.2.3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3.2.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3.2.5 大白鼠传统致畸试验

3.2.6 大白鼠30 天喂养试验

3.3 结论

第四章 白蜡虫保健价值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样品

4.1.2 实验动物

4.1.3 饲养条件

4.1.4 剂量设计

4.1.5 喂饲方法和周期

4.1.6 抗疲劳作用

4.1.6.1 小鼠负重游泳试验

4.1.6.2 尿素氮和血糖测定

4.1.7 耐缺氧作用—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

4.1.8 免疫调节作用

4.1.8.1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

4.1.8.2 血清溶血素测定

4.1.8.3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

4.1.8.4 免疫器官的影响

4.1.9 抗突变作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4.1.10 白蜡虫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抗疲劳作用

4.2.1.1 小鼠负重游泳试验

4.2.1.2 血清尿素氮和血糖测定

4.2.2 耐缺氧作用—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

4.2.3 免疫调节作用

4.2.3.1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

4.2.3.2 血清溶血素测定

4.2.3.3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

4.2.3.4 免疫器官的影响

4.2.4 抗突变作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4.2.5 白蜡虫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4.3.1 主要结论

4.3.2 讨论

4.3.2.1 免疫调节功能

4.3.2.2 抗突变功能

4.3.2.3 抗疲劳功能

第五章 白蜡虫粗多糖提取与抑制肿瘤试验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粗多糖提取与分析方法

5.1.1.1 供试白蜡虫

5.1.1.2 粗多糖提取

5.1.1.3 粗多糖除蛋白

5.1.1.4 粗多糖含糖量测定

5.1.1.5 粗多糖含氮量测定

5.1.1.6 粗多糖氨基酸测定

5.1.1.7 粗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5.1.2 粗多糖体内抑制肿瘤试验

5.1.2.1 供试瘤株

5.1.2.2 供试动物

5.1.2.3 给药途径

5.1.2.4 试验剂量

5.1.2.5 对照

5.1.2.6 试验方法

5.1.2.7 数据分析

5.1.3 粗多糖体外抗肿瘤试验

5.1.3.1 供试白蜡虫粗多糖

5.1.3.2 粗多糖试验剂量

5.1.3.3 供试细胞株

5.1.3.4 对照

5.1.3.5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粗多糖的提取和分析

5.2.1.1 白蜡虫粗多糖的提取

5.2.1.2 白蜡虫粗多糖除蛋白试验

5.2.1.3 多糖氨基酸分析

5.2.1.4 粗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

5.2.2 白蜡虫粗多糖抑制肿瘤试验

5.2.3 粗多糖体外抗肿瘤试验

5.3 结论和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5.3.2.1 多糖的来源

5.3.2.2 多糖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5.3.2.3 多糖的抑制肿瘤机制

第六章 白蜡虫的综合利用

6.1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资源基础

6.2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科学基础

6.2.1 白蜡虫营养丰富

6.2.2 白蜡虫含有多种功效成分

6.2.3 白蜡虫食用安全

6.2.4 白蜡虫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突变功效

6.2.5 白蜡虫粗多糖具有抑制肿瘤功效

6.3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途径及产品

6.3.1 白蜡虫综合利用途径

6.3.2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主要产品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白蜡虫的营养价值

7.1.2 白蜡虫含有的保健功能成分

7.1.3 白蜡虫的食用安全性

7.1.4 白蜡虫具有的保健功能

7.1.5 白蜡虫多糖的抑制肿瘤功能

7.1.6 白蜡虫的综合利用

7.2 讨论

7.2.1 关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

7.2.2 昆虫多糖及其保健价值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10-11

相关论文

  • [1].白蜡虫多糖分离纯化与抗氧化、免疫活性研究[D]. 何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 [2].甘薯糖蛋白的糖链结构与保健功能研究[D]. 阚建全.西南农业大学2003
  • [3].枸杞多糖的结构与保健功能评价[D]. 王建华.华中农业大学2001
  • [4].梅花鹿茸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功能评价及功能食品研究[D]. 李继海.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蝗虫营养价值与生物学功能研究[D]. 段玉峰.陕西师范大学2005
  • [6].复方中药功能液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功能学评价的方法研究[D]. 林松毅.吉林大学2005
  • [7].茶儿茶素制剂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与保健功效研究[D]. 王岳飞.浙江大学2005
  • [8].我国保健食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长喜.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9].甘薯叶柄藤中试综合提取的活性多糖、类黄酮构成及生理活性研究[D]. 罗丽萍.南昌大学2006
  • [10].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 周琼.福建农林大学2008

标签:;  ;  ;  ;  ;  ;  ;  

白蜡虫营养保健价值的研究及功能因子分析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