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役农到依附民 ——战国秦汉农民身份的演变

从课役农到依附民 ——战国秦汉农民身份的演变

论文摘要

传统说法认为,以“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男耕女织”为基本模式的小农经济产生于战国,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相对而言,对农民个体、阶层及其与国家、豪强地主以及商人的关系系统研究者较少,且关于农民身份的研究结论相对匮缺。本文在总结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出土简牍材料,试对战国秦汉时期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作一番浅论,力图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揭示封建社会初期农民产生与发展,破产与转变整个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以期对战国秦汉农民的身份有一个较完整的考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课役农的形成
  • 第一节“课役农”的提出
  • 第二节 授田制的渊源
  • 第三节 授田制的一般状况
  • 第四节 授田的私有化
  • 第二章 户籍、乡里制度与国家对课役农的控制
  • 第一节 秦汉户籍制度与人身控制
  • 一、战国与秦代的户籍制度
  • 二、汉代户籍制度
  • 第二节 乡里组织与人身控制
  • 一、战国乡里略说
  • 二、秦汉时期的乡里设置
  • 三、秦汉乡里职能
  • 第三章 赋役与农民破产的必然性
  • 第一节 田税与农民负担的陷阱
  • 一、税率的演变
  • 二、“以顷计征”
  • 三、货币与实物并举
  • 第二节 人口税与农民负担的加重
  • 一、户赋与口钱
  • 二、算赋
  • 三、更赋
  • 第四节 农民破产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地著为本”与依附关系的发展
  • 第一节 解决土地问题的努力
  • 一、“限田”措施
  • 二、“假民公田”、“赋民公田”及其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二节 私人依附关系的发展
  • 一、农民破产后的出路
  • 二、私人依附关系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私人依附关系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 一、豪强势力的增强
  • 二、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弱化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从课役农到依附民 ——战国秦汉农民身份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