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旺探区延长组特低渗储层测井评价

英旺探区延长组特低渗储层测井评价

论文摘要

英旺油田延长组油层勘探开发历程近30年,只在最近几年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探明观亭、庙湾两个富油区域,控制含油面积约40km2,控制地质储量约1600万吨,已钻井近400口,年产油1.3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由于油田生产任务紧、技术人员少,石油地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基本未进行过系统油层划分、储层测试及分析,对砂体展布特征、沉积相分布特征、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四性关系等方面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尚浅,严重制约着本区今后的勘探部署及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现有的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再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探井采样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并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掌握了研究区特低渗储层岩石的颜色、成分和结构等岩石学特征。2.对各种测井资料通过实验室测试进行整理分析,以尽可能准确地得到储层各参数及其之前的相互关系,为利用测井资料正确计算各测井参数提供依据。3.对研究区不同仪器系列、不同井之间的重点测井曲线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校正之后研制了孔隙度、渗透率解释图版和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4.将本区有效厚度的岩性下限标准确定为细砂质粉砂岩;确定本区含油级别下限为油迹级;确定本区物性下限:长2+3油层下限:孔隙度为10%,渗透率为0.2×10-3μm2,长6-长8油层下限: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15×10-3μm2。5.主要依据自然电位或自然伽玛曲线的半幅值点和微电极曲线,结合电阻率测井曲线综合确定了有效油层顶底界面;并依据研究区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能力和解释精度及压裂工艺的实际情况,对有效厚度的起算和夹层的起扣厚度作出了规定。6.确定了研究区含油面积、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地面原油密度、地层原油体积系数和原始气油比等储量参数,采用容积法计算得英旺油区预测储量结果为:长2+3油层石油预测储量4521.9076×104t;长82油层石油预测储量1513.7697×104t,长83油层石油预测储量3003.4487×104t,合计石油预测储量9039.1261×104t。并对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7.对研究区延长组储层进行了分类和评价,并对储层的敏感性作出了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综述(本学科、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1.3 物质条件(实验、测试、数据处理手段等)
  • 1.4 难点和解决办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沉积背景
  • 2.3 地层特征和构造特征
  • 2.4 沉积构造
  • 第三章 探区特低渗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储层分类
  • 第四章 四性关系特征研究
  • 4.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2 岩性、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4.3 岩性、物性与电性关系
  • 4.4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第五章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5.2 孔隙度、渗透率解释图版的研制
  • 5.3 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 第六章 储层有效厚度的确定与划分
  • 6.1 岩性、含油性、物性下限
  • 6.2 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 6.3 有效厚度的确定与夹层扣除
  • 第七章 储量计算与评价
  • 7.1 储量计算
  • 7.2 石油预测及探明储量
  • 7.3 可采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姚店油田长6特低渗储层非常规开发调整设想[J]. 辽宁化工 2016(08)
    • [2].特低渗储层开发过程中难点及应对探讨[J]. 石化技术 2017(11)
    • [3].低孔、特低渗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以安塞油田砖窑湾地区长6_1储层为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9(10)
    • [4].污水回注对特低渗储层的伤害——基于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储层岩心的实验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5].特低渗储层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特种油气藏 2019(02)
    • [6].变形后阿尔奇公式在特低渗储层解释中的应用[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10)
    • [7].特低渗储层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开发困难原因分析[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02)
    • [8].鄂尔多斯盆地太阳湾地区长2特低渗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9].特低渗储层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安塞油田长10储层为例[J]. 地下水 2015(06)
    • [10].油田特低渗储层研究及开发策略[J]. 中国石油石化 2016(S1)
    • [11].基于应力隔夹层划分的特低渗储层剩余油挖潜——以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延长组储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2].三角洲外前缘薄层特低渗储层构型特征——以大情字井油田黑60区块青山口组为例[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9(03)
    • [13].陇东地区延长组长_(4+5)特低渗储层岩石学特征[J]. 特种油气藏 2015(06)
    • [14].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技术研究综述和展望[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04)
    • [15].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的特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方法——以大庆油田古龙南地区为例[J]. 断块油气田 2020(01)
    • [16].渤海油田低-特低渗储层注水井堵塞规律实验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1)
    • [17].GY油田储层成岩储集相分类及测井响应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3(03)
    • [18].分段启动压力对宝浪油田驱动压差的影响[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9].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延长组深部层系特低渗储层敏感性微观机理[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0].特低渗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以商541区块为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0)
    • [21].特低渗储层异常压恢测试曲线分析[J]. 油气井测试 2011(01)
    • [22].安塞特低渗透长6储层整体暂堵重复压裂技术[J]. 辽宁化工 2010(01)
    • [23].特低渗储层不同孔隙组合类型的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储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06)
    • [24].延长杏子川油田特低渗储层敏感性及开采对策研究[J]. 非常规油气 2016(02)
    • [25].安塞特低渗储层钙质夹层识别及其对开发的影响[J]. 复杂油气藏 2014(01)
    • [26].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J]. 复杂油气藏 2012(01)
    • [27].西峰油田长8低渗储层注水困难的室内实验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01)
    • [28].包14块低渗油藏CO_2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J]. 石化技术 2016(08)
    • [29].电子压力计压裂监测技术在疙13井的应用[J]. 天然气技术 2010(05)
    • [30].应力变化对低渗储层两相流渗流规律的影响[J]. 特种油气藏 2008(01)

    标签:;  ;  ;  ;  

    英旺探区延长组特低渗储层测井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