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政策选择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政策选择

论文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性和紧迫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的问题。本文通过透视我国长期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分析其特征、效应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对科学选择劳动力转移模式与政策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政策的剖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成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政策,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指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4. 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必要性
  •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1.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估算
  • 1.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分布及特征
  • 1.1.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与问题
  •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 1.2.1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
  • 1.2.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文化现代化水平的良好途径
  •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1.3.1 对流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1.3.2 对流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1.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消极影响
  • 第2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 2.1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 2.1.1 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模式
  • 2.1.2 市场主导型模式—美国模式
  • 2.1.3 政策引导型模式—日本模式
  • 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传统模式
  • 2.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创新
  • 第3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3.1 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
  • 3.1.1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降低转移成本
  • 3.1.2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3.1.3 保障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 3.2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产业政策
  • 3.2.1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非农产业链的高级化和复杂化
  • 3.2.2 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3.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3.3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社会政策
  • 3.3.1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 3.3.2 劳动力培训政策
  • 3.3.3 就业管理和服务政策
  • 3.3.4 社会保障政策
  • 3.3.5 对外劳务输出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与借鉴[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探究[J]. 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3].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J]. 决策导刊 2008(04)
    • [4].福建永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29)
    • [5].农村教育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2)
    • [6].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2)
    • [7].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2)
    • [8].新疆和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5)
    • [9].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0].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03)
    • [11].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高质量就业问题探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4)
    • [12].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与启示[J]. 农家参谋 2020(13)
    • [13].利用政府配套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新探索——评《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政府配套政策研究》[J]. 经济纵横 2020(07)
    • [1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20(04)
    • [15].从务工到创业——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升级[J]. 管理世界 2020(07)
    • [16].产业融合视角下促进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 2020(04)
    • [17].“十四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五大问题[J]. 经济学家 2020(10)
    • [18].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及对策[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6)
    • [19].辽源市:“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4)
    • [20].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思考——基于乐山市的调研[J]. 中国就业 2019(08)
    • [2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31)
    • [2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历史轨迹和新时代新方向[J]. 中国人事科学 2019(09)
    • [23].南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21)
    • [2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部财会 2017(11)
    • [25].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3)
    • [26].穆村镇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4)
    • [2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7)
    • [28].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J]. 农家参谋 2018(03)
    • [29].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对策与建议[J]. 吉林农业 2018(12)
    • [30].四川仁寿县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J]. 新西部 2018(13)

    标签:;  ;  ;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政策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