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研究

我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研究

论文摘要

继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之后,我国近年来在对外投资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经达到211.6亿美元。根据钱纳里、邓宁等经济学家的实证分析,人均GNP达到2000美元,一国或地区的对外投资将由此展开,并随着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一阶段,一国或地区对外投资不断增长,但外来直接投资规模仍大于对外投资规模,还是净外资流入地区。2006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而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按现行汇率,这些地区人均GDP如今都已超过了4000多美元。在东部地区的带动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从整体上已经进入对外投资第三阶段。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4日,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其孕育的商机难以估量,对中国和东盟来说都存在巨大的机遇。目前,东盟正处在一个急需大量外资流入以支持其再创经济辉煌的关键时期。原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从东盟国家的淡出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投资领域发展留下了较大空间。因此,我国企业在东盟投资,不论是在投资空间,还是在投资价值上,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东盟十国应该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选择目标。本文以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评介了适用的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制约因素,重点指出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在国别和产业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指导,力求从中国和东盟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应选择的重点产业,最后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对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对外投资理论以及中国投资东盟的理论依据。本章分别总结和归纳了适合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然后结合东盟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适用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理论依据。作者认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应该以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和坎特维尔的技术累积和产业升级理论作为指导理论。第二章,我国企业投资东盟可行性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广阔的市场带给我国企业的机遇,然后根据东盟和我国企业的特点对投资东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优势所在。第三章,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制约因素分析。虽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具有不少优势,但是错综复杂的东盟市场仍让不少中国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对东盟投资环境以及风险进行分析显得极其重要。本章首先概括了中国投资东盟的现状,然后分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制约因素以及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我国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优势,在充分了解东盟各国政策、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使投资收益最大化。第四章,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国别和产业选择。东盟十国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巨大,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也大相径庭。因此,不同企业和行业在投资中的国别和产业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作者把东盟十国分为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分别进行讨论;同时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比较合理的产业选择建议。第五章,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模式选择。鉴于东盟的投资环境及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到东盟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及其投资方式等不可一概而论。作者认为,企业应该根据对外投资的目的、企业的规模及所处的行业特征,引用不同的投资理论及选择适合自己的直接投资模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投资效果。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标准,然后根据投资东盟目的的不同,划分为以资源获取为主的国家战略主导模式和追逐利润型的投资模式。作者针对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投资主体分别进行讨论,最后指出我国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针对东盟的投资市场的具体状况选择最有效的直接投资方式。第六章,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对策和建议。构建合理的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战略,需要中国政府、行业商会、企业三种主体更细致地研究东盟各国的经济特点、主要产业、吸引外资的策略,在我国企业具有优势而东盟国家又需要并欢迎投资的产业上进行直接投资,打造中国相应的产业在东盟的竞争优势地位。本文主要采用了个案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东盟囊括了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家,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而且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也各有特点,个案分析的方法可以有区别地论述中国对各个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所应选择的重点产业。另外,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可以视为一个经济整体,中国向东盟任何一个成员国进行直接投资都可以享受东盟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惠条件,所以还必须把东盟国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比较系统全面的对我国企业到东盟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制约因素,指出到东盟直接投资应根据不同的行业及国别分别对待,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对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
  • 0.2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 0.3 研究框架和主要结论
  • 1 对外投资理论以及中国投资东盟的理论依据
  • 1.1 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理论
  • 1.1.1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 1.1.2 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 1.1.3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1.5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 1.2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理论
  • 1.2.1 投资发展水平理论
  • 1.2.2 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
  • 1.2.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
  • 1.2.4 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1.3 中国对东盟投资的理论分析
  • 2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可行性分析
  • 2.1 我国企业的机遇
  • 2.2 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 2.3 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 2.4 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现实优势
  • 3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制约因素分析
  • 3.1 中国对东盟投资的现状
  • 3.2 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制约因素
  • 3.2.1 东盟方面的制约因素
  • 3.2.2 来自中国国内的制约因素
  • 4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国别和产业选择
  • 4.1 我国企业对东盟投资的产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标准
  • 4.1.1 相对优势产业标准
  • 4.1.2 边际产业标准
  • 4.1.3 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或早半拍原则
  • 4.1.4 产业结构高度同质化标准
  • 4.2 中国对东盟各国投资的产业选择
  • 4.2.1 东盟各国经济层次的划分
  • 4.2.2 中国企业对东盟四个层次投资的产业选择
  • 5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模式选择
  • 5.1 投资模式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5.2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模式选择
  • 5.2.1 以资源获取为主的国家战略主导型投资
  • 5.2.2 追逐利润型投资的直接投资
  • 6 投资东盟的对策和建议
  • 6.1 政府方面
  • 6.2 行业协会方面
  • 6.3 企业方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政治风险[J]. 法国研究 2020(01)
    • [2].探讨企业投资的风险及其控制[J]. 低碳世界 2019(03)
    • [3].企业投资趋同行为研究综述——基于理性和非理性理论视角[J]. 中国物价 2018(08)
    • [4].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研究[J]. 中国市场 2018(29)
    • [5].关于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J]. 经贸实践 2018(22)
    • [6].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决定与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J]. 浙江经济 2017(01)
    • [7].中国企业投资英国高潮不退[J]. 中国招标 2017(10)
    • [8].企业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会计师 2016(19)
    • [9].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投资[J]. 中国总会计师 2016(06)
    • [10].企业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 财会通讯 2016(20)
    • [11].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企业投资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J]. 温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6)
    • [12].商会瞭望[J]. 海内与海外 2017(05)
    • [13].一根筋传奇[J]. 芒种 2017(21)
    • [1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投资越南的机遇与政治风险研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34)
    • [15].中国企业投资拉美:情势复杂、机遇难得(下)[J].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2015(01)
    • [16].企业投资失败原因分析[J]. 中国市场 2020(33)
    • [17].中国企业投资汉班托塔港口的实践及经验探析[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03)
    • [18].探讨现代会计在企业投资中的功能与作用分析[J]. 中国外资 2019(24)
    • [19].“一带一路”柬埔寨中资企业投资需法律先行[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01)
    • [20].试论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的有效途径[J]. 财经界(学术版) 2019(30)
    • [21].中国企业投资老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国际经济合作 2016(11)
    • [22].宏观经济波动、产权性质与企业投资趋同行为[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3)
    • [23].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J]. 财经问题研究 2016(09)
    • [24].上市企业投资价值研究文献综述[J]. 知识经济 2015(08)
    • [25].企业投资评审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 青春岁月 2015(11)
    • [26].我国企业投资发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2)
    • [27].企业投资的决策[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12)
    • [28].乌欢迎中国企业投资钾肥项目[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9(10)
    • [29].企业投资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5)
    • [30].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投资内控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15)

    标签:;  ;  ;  ;  

    我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