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AlH4)2的制备及其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

Mg(AlH4)2的制备及其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综述了储氢材料的发展现状、种类及特点,并重点阐述了以Mg(AlH4)2为代表的碱土金属–铝氢化物的研究现状。为了促进Mg(AlH4)2储氢材料的发展,本文在研究利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Mg(AlH4)2的基础上,构建了几种新型的基于Mg(AlH4)2的催化和复合储氢体系。采用压力–组成–温度(P–C–T)测试装置表征了Mg(AlH4)2及其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X)和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Mg(AlH4)2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微结构和储氢机制。以Na(Li)AlH4和镁的卤盐(MgCl2和MgF2)为原料通过机械力化学置换反应制备Mg(AlH4)2。研究发现,2Na(Li)AlH4+MgCl2混合物球磨25h即可完全反应得到Mg(AlH4)2,而2Na(Li)AlH4+MgF2混合物球磨40h仍然不能反应,这可能是由于MgF2的Mg–F键键能太强阻碍了置换反应的进行。同时还研究了催化剂对Mg(AlH4)2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Ti, MgF2和Nb2O5对Mg(AlH4)2的放氢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TiF3能明显降低Mg(AlH4)2的放氢温度,例如,掺杂4mol%TiF3后Mg(AlH4)2的初始放氢温度下降了40°C左右。对xMg(AlH4)2–LiNH2(x=0.5,1和2)复合体系吸放氢性能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发现,xMg(AlH4)2–LiNH2(x=0.5,1和2)复合体系的放氢过程由两个阶段构成:首先Mg(AlH4)2在140150°C放氢生成MgH2和Al;然后MgH2和LiNH2在280°C反应放氢。x=0.5,1和2时,xMg(AlH4)2–LiNH2复合体系在280°C的放氢量分别为4.22,4.45和4.22wt.%。随x值的变化,xMg(AlH4)2–LiNH2(x=0.5,1和2)复合体系在280°C的放氢产物有所不同。其中,Mg(AlH4)2–2LiNH2复合体系的放氢产物是Mg3N2, Li2NH和Al,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放氢产物是Mg3N2, LiH和Al,而2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放氢产物是Mg3N2, Al3Mg2, LiH和Al。xMg(AlH4)2–LiNH2(x=0.5,1和2)复合体系放氢后没有形成可吸氢产物Li2Mg(NH2)2。对Mg(AlH4)2–yLiBH4(y=2,4和6)复合体系吸放氢性能的研究发现,Mg(AlH4)2–yLiBH4(y=2,4和6)复合体系的吸放氢性能随y值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400°C放氢时,当y值从2增加到6,Mg(AlH4)2–yLiBH4复合体系的放氢量从6.50wt.%增加到8.69wt.%,而相对放氢速率则呈递减趋势。在400°C吸氢时,Mg(AlH4)2–yLiBH4(y=2,4和6)复合体系的吸氢量分别是3.16,5.32和4.72wt.%,其中Mg(AlH4)2–4LiBH4复合体系的相对吸氢速率最大。另外,掺杂TiF3后Mg(AlH4)2–yLiBH4(y=2,4和6)复合体系的放氢温度有所降低。对Mg(AlH4)2–yLiBH4(y=2,4和6)复合体系放氢机理的研究发现,在加热过程中Mg(AlH4)2自分解放氢生成Al3Mg2和Al,然后Al3Mg2与LiBH4反应放氢生成AlMgB4,LiH和Al,Al再和剩余的LiBH4反应放氢生成AlB2和LiH。Mg(AlH4)2–yLiBH4(y=2,4和6)复合体系在400°C的吸氢机理为:首先AlMgB4, LiH和Al (或AlB2)吸氢生成Al3Mg2和LiBH4,然后Al3Mg2吸氢生成MgH2和Al。研究发现,Mg(AlH4)2–6LiBH4复合体系在400°C的放氢动力学性能比MgH2–2LiBH4和Al–2LiBH4复合体系提高很多。SEM/EDX分析表明,Mg(AlH4)2–6LiBH4复合体系放氢产物中的Mg, Al和B元素在材料中均匀分布,这种由Mg(AlH4)2原位生成的Al3Mg2和Al与LiBH4的反应接触面积很大,从而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储氢技术
  • 1.2 储氢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 1.2.1 储氢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 1.2.2 储氢材料的应用
  • 1.2.2.1 储氢材料在镍氢电池上的应用
  • 1.2.2.2 储氢材料在能源储存和能量转换技术中的应用
  • 1.2.2.3 储氢合金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3 金属配位氢化物
  • 1.3.1 配位氢化物的吸放氢性能
  • 1.3.2 构造吸放氢反应改善配位氢化物的储氢性能
  • 2与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1.3.2.1 MgH2与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2与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1.3.2.2 MgH2与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1.4 碱土金属–铝氢化物研究进展
  • 2AlH7的研究进展'>1.4.1 Sr2AlH7的研究进展
  • 4)2的研究进展'>1.4.2 Mg(AlH42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样品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样品制备
  • 4)2的制备'>2.1.2.1 Mg(AlH42的制备
  • 4)2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制备'>2.1.2.2 Mg(AlH42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制备
  • 2.2 储氢性能测试
  • 2.2.1 P–C–T 装置测试原理
  • 2.2.2 升温放氢曲线的测试
  • 2.2.3 恒温吸放氢曲线的测试
  • 2.3 样品的表征
  • 2.3.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Rietveld 全谱图拟合分析
  • 2.3.3 热分析(DTA)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分析
  • 4)2的制备及催化改性'>第三章 Mg(AlH42的制备及催化改性
  • 4–MgCl2混合物制备Mg(AlH42'>3.1 2NaAlH4–MgCl2混合物制备Mg(AlH42
  • 4–MgCl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3.1.1 2NaAlH4–MgCl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
  • 4)2(at NaCl)的放氢性能'>3.1.2 Mg(AlH42(at NaCl)的放氢性能
  • 4–MgCl2, NaAlH4–MgF2和LiAlH4–MgF2混合物制备 Mg(AlH42'>3.2 LiAlH4–MgCl2, NaAlH4–MgF2和LiAlH4–MgF2混合物制备 Mg(AlH42
  • 4–MgCl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及放氢性能'>3.2.1 2LiAlH4–MgCl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及放氢性能
  • 4–MgF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3.2.2 2NaAlH4–MgF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
  • 4–MgF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3.2.3 2LiAlH4–MgF2球磨产物的相组成
  • 4)2(at LiCl)放氢性能的影响'>3.3 催化剂对 Mg(AlH42(at LiCl)放氢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2–LiNH2(x=0.5, 1, 2)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第四章 xMg(AlH42–LiNH2(x=0.5, 1, 2)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
  • 4)2–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4.1 Mg(AlH42–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
  • 4)2–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4.1.1 Mg(AlH42–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4)2–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4.1.2 Mg(AlH42–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
  • 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4.2 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
  • 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4.2.1 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4.2.2 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
  • 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4.3 2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
  • 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4.3.1 2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4.3.2 2Mg(AlH42–LiNH2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4)2–yLiBH4(y=2, 4 和 6)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第五章 Mg(AlH42–yLiBH4(y=2, 4 和 6)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
  • 4)2–2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5.1 Mg(AlH42–2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及储氢机理
  • 4)2–2LiBH4复合体系的放氢性能'>5.1.1 Mg(AlH42–2LiBH4复合体系的放氢性能
  • 4)2–2LiBH4复合体系的再吸氢性能'>5.1.2 Mg(AlH42–2LiBH4复合体系的再吸氢性能
  • 4)2–2LiBH4复合体系的放氢机理'>5.1.3 Mg(AlH42–2LiBH4复合体系的放氢机理
  • 4)2–2LiBH4复合体系的再吸氢机理'>5.1.4 Mg(AlH42–2LiBH4复合体系的再吸氢机理
  • 4)2–yLiBH4复合体系储氢性能和机理的影响'>5.2 原料配比对 Mg(AlH42–yLiBH4复合体系储氢性能和机理的影响
  • 4)2–4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5.2.1 Mg(AlH42–4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4)2–6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5.2.2 Mg(AlH42–6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 4)2–6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5.2.3 Mg(AlH42–6LiBH4复合体系的储氢机理
  • 4)2改善LiBH4放氢性能的机制研究'>5.2.4 Mg(AlH42改善LiBH4放氢性能的机制研究
  • 4)2–4LiBH4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5.3 催化剂对 Mg(AlH42–4LiBH4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
  • 4)2–4LiBH4–4mol%TiF3复合体系的吸放氢性能'>5.3.1 Mg(AlH42–4LiBH4–4mol%TiF3复合体系的吸放氢性能
  • 4)2–4LiBH4–4mol%TiF3复合体系的吸放氢机理'>5.3.2 Mg(AlH42–4LiBH4–4mol%TiF3复合体系的吸放氢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碳气凝胶储氢性能的理论研究[J]. 计算物理 2019(06)
    • [2].可燃合金储氢性能实验研究[J]. 火工品 2019(06)
    • [3].石墨烯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6(01)
    • [4].Mg_2Ni-Ni-xCeO_2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 2014(06)
    • [5].2LiBH_4/LiAlH_4/0.5CaC_2复合体系储氢性能的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6].嵌入配位不饱和金属位对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03)
    • [7].镍纳米管的制备及电化学储氢性能[J]. 山东化工 2014(05)
    • [8].新型掺杂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储氢性能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11)
    • [9].氢溢流在多孔材料储氢性能研究中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6)
    • [10].LiAlH_4/LiNH_2+Ti/TiF_3复合物的储氢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09)
    • [11].生物质活性炭的微结构调控及其储氢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6(03)
    • [12].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储氢性能的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08(06)
    • [13].粉末非晶硅制备及其气体氢化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研究[J]. 金属功能材料 2020(02)
    • [14].客体分子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5].具有分形特征的碳纳米管束的储氢性能研究[J]. 工程力学 2009(10)
    • [16].储氢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科技风 2020(22)
    • [17].共价有机骨架储氢性能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5)
    • [18].钇对石墨烯储氢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07)
    • [19].六羧基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及储氢性能[J]. 化工新型材料 2013(03)
    • [20].热处理对多壁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
    • [21].储氢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学 2010(09)
    • [2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低温储氢性能测试装置[J]. 低温与超导 2010(11)
    • [23].新型钒基新能源汽车电池合金的储氢性能与电化学研究[J]. 钢铁钒钛 2019(01)
    • [24].LaNi_(4.25)Al_(0.75)合金的结构与储氢性能(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03)
    • [25].钯修饰坡缕石矿的制备及储氢性能研究[J]. 机电技术 2009(04)
    • [26].含胺基骨架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储氢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9(01)
    • [27].复合添加剂MgF_2@C对LiBH_4放氢性能的影响[J]. 中国材料进展 2017(11)
    • [28].球磨法制备Ni/ZIF-8复合材料及储氢性能[J]. 山东化工 2019(11)
    • [29].夹心多核茂合物Cp_2Mg_n结构和储氢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5(05)
    • [30].碳/碳化铁复合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储氢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06)

    标签:;  ;  ;  

    Mg(AlH4)2的制备及其催化和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