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东方言概数表示法研究

明清山东方言概数表示法研究

论文摘要

概数表示法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明清时期的山东方言中这一特殊称数法的运用也是非常丰富和活泼的。本文主要以《金瓶梅词话》、《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这四种山东方言特点突出的明清白话文献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概数表示法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力求描写出概数表示法在明清时期山东方言中存在和使用的基本状况,探求现代汉语在这一特殊称数法上对近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情况。本文的写作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概数表示法的含义、性质及所属范畴作出界定,通过对不同语言学家对概数表示法作出的不同解释和界定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的概数定义为:概数,与确数相对,表示大致在某个区间内的一个数,这个区问由确数决定,区间范围由数助词或其他方法表示。第二至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对具体概数表示法的分类讨论。第二章为几种自然数连用表示概数的方法;第三章论述了通过前后添加具有概数意义的词语表示概数的几种方法,如概数助词“来”、“把”、“数”,数词“几”、“多”等;第四章为对几种具有概数意义的格式和句式的讨论。第五章对几种概数表示法套用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说明。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总结,通过对具体概数表示方法的分析利讨论,得出这一特殊称数法在明清时期山东方言中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如丰富多样性、特殊性和不平衡性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三、引书版本及引书体例
  • 四、本文使用的主要符号
  • 第一章 概数的性质
  • 一、概数的含义
  • 二、概数所属的语法范畴
  • 三、概数表示法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自然数连用表示概数
  • 一、两个相邻的自然数连用,小的在前(包括后加位数词)
  • 二、整数后相邻自然数相连
  • 三、两个相邻自然数的逆用
  • 四、两个相邻奇数的连用
  • 五、三个数词连用表示概数
  • 六、相邻自然数的叠用
  • 七、相邻位数词的连用
  • 第三章 添加表示概数意义的词来表示概数
  • 第一节 概数助词"来"、"把"、"数"、"许"
  • 一、来
  • 二、把
  • 三、数
  • 四、许
  • 第二节 数词"几"、"多"
  • 一、几
  • 二、多
  • 第三节 副词"约"、"大约"、"将"、"将近"、"余"等
  • 一、约
  • 二、大约
  • 三、约摸/约莫
  • 四、将近
  • 五、将
  • 六、近
  • 七、差不多
  • 八、可
  • 第四节 方位词"左右"、"上下"、"之上"、"之间"等
  • 一、上下
  • 二、左右
  • 三、上
  • 四、之内
  • 五、外
  • 六、之外
  • 七、以外
  • 八、往外
  • 九、开外
  • 十、出外
  • 十一、之上
  • 十二、之间
  • 十三、以上
  • 十四、以下
  • 十五、边
  • 第五节 使用动词否定形式"不上"、"不下"、"不足"等
  • 一、不上
  • 二、不下
  • 三、不过
  • 四、不到
  • 五、不足
  • 六、不满
  • 七、不止
  • 八、不已
  • 第六节 几种余数的表示法
  • 一、零
  • 二、有零
  • 三、有余零
  • 四、余
  • 五、有余
  • 六、有奇
  • 七、出头
  • 八、头
  • 第四章 几种表示概数意义的格式、句式
  • 一、"有"用在数量词之前表示概数
  • 二、"够(勾)"用在数量词前表示概数
  • 三、"二"、"两"的约略意义
  • 四、"俩"、"仨"表示概数意义
  • 五、"三"表示概数
  • 六、一些较大具体数字表示概数的现象
  • 七、两个相近数词或数量词组的连用表示概数
  • 八、七八
  • 第五章 几种概数表达方式的套用
  • 一、"约/大约"与相邻数字连用的概数表示法套用
  • 二、"约"与其他方式的套用
  • 三、"数"与"多"的套用
  • 四、"来"与"多"的套用
  • 五、"百十"与其他概数表示法的套用
  • 六、"数"与"余"的套用
  • 七、"差不多"与其他概数表示法的套用
  • 八、"将近"与"多"的套用
  • 九、"将"与"有余"套用
  • 结语
  • 一、明清时期山东方言中的概数表示法具有丰富多样性
  • 二、明清时期山东方言中概数表示法的特殊性
  • 三、明清时期山东方言中概数表示法的不平衡性
  • 附表:各种概数表示法在四种文献中的用例统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女真语双系列“十位数词”形态及女真人汉化进程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9(04)
    • [2].汉语多位数词特点[J]. 皖西学院学报 2018(04)
    • [3].汉藏语隔位数词结构的标记成分[J].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3)
    • [4].自相组合的位数词表数功能初探[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5].藏缅语“十”以下基数词的类型学特征[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6].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J]. 语言研究 2011(01)
    • [7].现代汉语整数数词短语系位结构研究——语言信息处理视角[J]. 当代语言学 2017(03)
    • [8].含“万”数的商名与语言模因[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6)
    • [9].概数助词“来”与“把”[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0].概数助词“多”的形式句法和形式语义[J]. 当代语言学 2020(02)
    • [11].岳阳月田话的概数助词“把”[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12].医学论文的写作[J]. 实用预防医学 2008(05)
    • [13].上海方言中的概数表示法[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4)
    • [14].“来/把字数量(名)形估量构式”“数”制约对比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8(04)
    • [15].《宋书》概数词的称数法研究[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1(05)
    • [16].“X来岁”的结构、功能及其语义表现[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标签:;  ;  ;  ;  

    明清山东方言概数表示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