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主要大国都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21世纪保持强国优势的法宝,由此引发的企业间市场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发展环境竞争空前激烈。这种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形式,内容,手段和方法等都较传统产业竞争赋予了更多的新内涵,争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甚至超出了国际间的政治竞争和军事竞争。培育和提升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大国所普遍关注的战略性课题。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促使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正确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前景,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数据资料,依据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的差别,在对既有竞争力理论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演化规律;论文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演进阶段、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状况等多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与评价,确定了不同高开区的发展政策;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制约因素,包括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国际化程度、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及产业政策等;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从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视角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利用1999-2004六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数据,运用灰色理论构建高科技产业的预测模型,并结合科技贡献率预测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把预测的数据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发展的2005年、2006年、2007年数据相对照,验证了模型的科学适用性,通过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与主要发达国家相关指标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的不足;论文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调整、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科学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利用风险投资对策等措施,从而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内容结构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理论
  • 2.1.1 高新技术产业及竞争力界定
  • 2.1.2 高新技术园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1.4 扩散理论
  • 2.1.5 孵化器理论
  • 2.1.6 三元参与理论
  • 2.2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2.3 竞争力理论
  • 2.3.1 传统竞争力理论
  • 2.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 3.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阶段
  • 3.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阶段
  • 3.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 3.2.1 高新技术产业总量
  • 3.2.2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增量
  • 3.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
  • 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 3.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状况
  • 3.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状况
  • 3.6.1 进出口总量及贸易逆差
  • 3.6.2 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地位
  • 3.6.3 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领域分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与评价
  • 4.1 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 4.1.1 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作用
  • 4.1.2 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 4.1.3 高新区对总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 4.2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经验
  • 4.3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 4.3.1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经济特征
  • 4.3.2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趋势
  • 4.4 我国高新区的评价
  •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4.2 评价指标体系
  • 4.4.3 我国高新区量化分析
  • 4.4.4 我国高新区模糊综合评价
  • 4.5 我国高新区面临的问题
  • 4.5.1 缺乏总体规划
  • 4.5.2 对外技术辐射差
  • 4.5.3 管理模式单一
  • 4.5.4 创新能力弱
  • 4.5.5 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新技术产业演进模式与竞争力评价体系
  • 5.1 高新技术产业演进云团模式
  • 5.1.1 高新技术产业演进模式提出背景
  • 5.1.2 云团模式假设条件
  • 5.1.3 高新技术产业演进云团模式内容
  • 5.2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内涵及评价指导思想
  • 5.2.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内涵
  • 5.2.2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导思想
  • 5.3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3.2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定
  • 5.3.3 竞争实力指标
  • 5.3.4 竞争潜力指标
  • 5.3.5 竞争环境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单项指标评价
  • 6.1 竞争实力评价
  • 6.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评析
  • 6.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评析
  • 6.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评析
  • 6.1.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评析
  • 6.1.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状况评析
  • 6.1.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能力评析
  • 6.2 竞争潜力评价
  • 6.2.1 创新活力
  • 6.2.2 技术投入
  • 6.2.3 比较优势
  • 6.3 竞争环境评价
  • 6.3.1 产业政策环境
  • 6.3.2 产业技术支持环境
  • 6.3.3 金融支持环境
  • 6.3.4 税收优惠政策环境
  • 6.3.5 产业孵化环境
  • 6.4 单项指标评价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发展预测
  • 7.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熵值评价方法
  • 7.1.1 熵与熵值函数
  • 7.1.2 信息系统的熵值函数
  • 7.1.3 综合评价中的熵值法计算过程
  • 7.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
  • 7.2.1 原始数据的选定
  • 7.2.2 数据的无量纲化结果
  • 7.2.3 指标的信息熵及权重
  • 7.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 7.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预测
  • 7.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影响因素
  • 7.4.2 预测灰色系统 GM模型
  • 7.4.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8.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环境
  • 8.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环境中的机遇
  • 8.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环境中的挑战
  • 8.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身条件制约
  • 8.2.1 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 8.2.2 产业信息服务滞后
  • 8.2.3 产业人均研发投入资金偏小
  • 8.2.4 产业总体水平落后
  • 8.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制约
  • 8.3.1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
  • 8.3.2 我国风险投资总量的制约
  • 8.3.3 我国风险投资其它方面的制约
  • 8.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制约
  • 8.4.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制约
  • 8.4.2 创新资金投入制约
  • 8.4.3 创新经费分配制约
  • 8.4.4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约
  • 8.4.5 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制约
  • 8.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制约
  • 8.5.1 人才总量与结构的制约
  • 8.5.2 人才培养体制制约
  • 8.5.3 人才流失制约
  • 8.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约
  • 8.6.1 国家财政资金制约
  • 8.6.2 信贷融资制约
  • 8.6.3 资本市场制约
  • 8.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制约
  • 8.7.1 企业国际化取得的成效
  • 8.7.2 企业国际化制约的表现
  • 8.8 本章小结
  • 第9章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 9.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调整对策
  • 9.1.1 完善政策
  • 9.1.2 加强政策协调和落实
  • 9.1.3 加强技术转移和引进政策建设
  • 9.2 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 9.2.1 科技创新体系支撑高新技术产业
  • 9.2.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对策
  • 9.3 加快园区功能建设
  • 9.3.1 加强园区规划
  • 9.3.2 强化园区辐射与渗透功能
  • 9.3.3 加强配套体系建设
  • 9.4 加强风险投资建设
  • 9.4.1 投资主体多元化
  • 9.4.2 组织形式多元化
  • 9.4.3 完善退出机制
  • 9.5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
  • 9.5.1 优化教育资源 创新培养模式
  • 9.5.2 加强人才引进
  • 9.5.3 提高企业凝聚力
  • 9.5.4 培养国际化人才
  • 9.5.5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 9.6 大力发展相关科技计划
  • 9.6.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 9.6.2 科学制定与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 9.7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建设
  • 9.7.1 正确把握环境构成要素
  • 9.7.2 环境建设措施
  • 9.8 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 9.8.1 重新定位国际化目标
  • 9.8.2 做强做大产业链
  • 9.8.3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竞争力
  • 9.8.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9.8.5 掌握规则打破壁垒
  • 9.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次及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与启示[J]. 南方论丛 2008(04)
    • [3].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开门红”[J]. 泰州科技 2011(04)
    • [4].我市1-10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16.35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11)
    • [5].泰州医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J]. 泰州科技 2009(04)
    • [6].关于安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浅见[J]. 安庆科技 2008(02)
    • [7].1-8月份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0.75亿元[J]. 泰州科技 2008(10)
    • [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1-3月份产值242.38亿元[J]. 泰州科技 2009(04)
    • [9].我市1-8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97.61亿元[J]. 泰州科技 2010(09)
    • [10].我市1-6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80.14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07)
    • [11].安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十二五”对策[J]. 安庆科技 2010(04)
    • [12].“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3)
    • [13].1-10月份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2.19亿元[J]. 泰州科技 2008(12)
    • [14].我市1-7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8.51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08)
    • [15].我市1-8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92.44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09)
    • [16].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J]. 安庆科技 2012(03)
    • [17].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双过半”[J]. 泰州科技 2009(08)
    • [18].我市1-6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0.26亿元[J]. 泰州科技 2010(07)
    • [19].我市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2.89亿元[J]. 泰州科技 2010(10)
    • [20].我市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54.16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10)
    • [21].我市1-11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09.92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12)
    • [22].全市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64.87亿元[J]. 泰州科技 2012(10)
    • [2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区域经济——漯河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中国农业会计 2019(11)
    • [24].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J]. 安徽科技 2020(01)
    • [25].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品牌研究 2020(01)
    • [26].2019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J]. 内江科技 2020(04)
    • [27].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培育政策体系的构建[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3)
    • [28].四川革命老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培育机制研究——以D市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3)
    • [29].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新机遇 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 山东人大工作 2020(04)
    • [30].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族聚类及影响因素分析[J]. 市场周刊 2020(07)

    标签:;  ;  ;  ;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