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生物标志谱与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生物标志谱与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研究表明血液中代谢紊乱的血脂及炎性因子可致血管内膜损伤,并逐步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目前临床上常用影像学征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粥样斑块的形状特征,但难以区分斑块性质及成分。本课题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血管内斑块性质的血液印记学假说”,即通过血液相关基因表达谱、炎性因子谱与血脂代谢谱的分析,间接反映冠脉斑块性质及成分差异,以预警心血管疾病风险度。对象与方法通过双源CT分析健康对照组,无临床症状组与有临床症状组共205例冠状动脉影像特征,根据斑块性质分为A组(未见斑块对照),B组(钙化斑块),C组(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患者)。利用GeXP高通量技术分析外周血IL-1β,IL-6, IL-8, IFN-γ, MCP-1, VWF, MTHFR, L-Selectin, TNFα,Ubiquitin, MCSF, ICAM-1, ID2, HMOX-1, LDL-R等15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液体芯片技术检测IL-1β, IL-2, IL-4, IL-6, IL-8, IL-10, IFN-y, MCP-1, TNFα, GM-CSF等10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气相色谱法检测外周血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果一、C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和GLU、TC、TG、APOB、APOC2及hsCRP共7项指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两类判别分析,判断C组的正确率为85.7%。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显示外周血生化指标联合检测鉴别C组和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7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5%和76.8%。钙化斑块组与对照组之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指标。二、利用GeXP技术建立和优化了同时检测17个基因的多重基因表达体系。批内(CV%)为3.695-12.537%,批间(CV%)为4.405-13.405%。用该方法对斑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组(排除糖尿病)IL-1β、IL-6、IL-8和MCP1基因表达增高。三、液体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的结果显示C组与对照组相比IL-6水平显著增高(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IL-6检测鉴别两组间的曲线下面积为0.5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0%和39.7%。四、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检测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的方法,初步分析了n-3在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含量以及n-6与n-3比值,结果显示C组和钙化斑块组n-6/n-3有升高趋势。五、IL-6联合外周血生化指标建立了区分C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对两组间的鉴别效能较高(AUC为0.74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0%和65.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外周血17个基因的多重基因表达和气相色谱检测n-3的方法。联合外周血生化、基因表达、细胞因子水平等多指标检测,建立了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组的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将风险度较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筛选出来,为早期发现和预警高风险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对象
  • 2 方法
  • 2.1 冠状动脉CTA检查分组方法
  • 2.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脂类代谢指标及炎症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性质斑块组外周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 3.2 C组(非钙化斑块加混合斑块)与对照组间外周血生化指标结果比较
  • 3.3 外周血生化指标对C组斑块的判别分析
  • 3.4 外周血生化指标联合检测C组(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鉴别效能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外周血多重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及评价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
  • 第一节 外周血多重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对象
  • 2 方法
  • 2.1 外周血总RNA的提取
  • 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 反应原理
  • 2.4 RNA的反转录
  • 2.5 PCR反应
  • 2.6 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
  • 2.7 GeXP样本分析
  • 2.8 多重PCR实验条件的优化
  • 2.9 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仪的精密度评价
  • 3 结果
  • 3.1 单重PCR反应结果
  • 3.2 多重PCR实验条件的优化结果
  • 3.3 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仪的精密度评价
  • 3.4 不同引物扩增同一基因不同产物大小比较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外周血多重基因表达谱评价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对象
  • 2 方法
  • 2.1 外周血总RNA的提取
  • 2.2 外周血多重基因表达谱测定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性质斑块组外周血基因表达结果比较
  • 3.2 C组(非钙化斑块加混合斑块)与对照组外周血基因表达结果比较
  • 3.3 C组(非钙化斑块加混合斑块)外周血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外周血细胞因子检测评价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对象
  • 2 方法
  • 2.1 检测方法
  • 2.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性质斑块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3.2 C组(非钙化斑块加混合斑块)与A组(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结果比较
  • 3.3 C组、钙化斑块和对照组间外周血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 3.4 IL-6检测C组斑块的鉴别效能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对象
  • 2 方法
  • 2.1 检测方法
  • 2.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C组、钙化斑块组和对照组间外周血n-3 index比较
  • 3.2 C组、钙化斑块组和对照组间外周血n-6/n-3比值比较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多参数诊断模型的建立
  • 1 外周血标志物联合检测对C组的判别分析
  • 2 外周血标志物联合检测对C组斑块的鉴别效能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会议交流情况
  • 完成、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

    标签:;  ;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生物标志谱与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