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研究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大问题,然而国家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从人民公社时期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到现阶段农村公共品不由乡村内居民需求决定,而由政府部门的指令决定。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仍然延续了人民公社时期行政命令体制,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供给。这种“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忽视了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现行农村公共品供应中出现公共品不足和过剩的现象。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大大降低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财政能力,直接会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为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益,改革政府部门对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成为当前政府部门思考的重大任务。为此,我选择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研究”作为硕士论文,文章从对公共品概念入手,指出公共品经典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公共品内涵和范围的界定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导致对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和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观点,继而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品特点,认为农村公共品是相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的,在农村社区范围内的,用于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对农村物品进行大致分类,从而确定其相应的提供方式以及成本分担,指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三种方式。本文是对公共品决策机制研究,必涉及到决策体制,文章对几种主要的决策体制进行了分析,分析在各种决策体制下决策的优缺点。通过对农村公共品决策机制变迁分析,发现现行我国农村公共品决策机制与历史原因有关,从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公共品的提供采取行政命令体制,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到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延续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特点,基本上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文章通过对农民公共品的需求困惑进行分析,探讨农民在公共品供给中的弱势地位,主要是村民缺乏表达公共品支付意愿的适当渠道。文章还对改革和完善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政府相关部门改革目前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并提供参考。论文一共分三章:第一章是基础理论部分,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公共品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评述以及公共品的性质和分类作了评述。第二节是决策机制的相关理论,在此节中,介绍几种主要的决策类型、在决策中涉及的内容。第三节是农村公共品的概念及其供给机制、提出为什么要进行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分析、罗列国内外学者在公共品决策机制方面已有的研究。第二章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这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决策机制变迁过程,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改革开放至税费改革前的供给决策机制变迁过程、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变迁过程。第二节是对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缺失,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农民的意愿,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决策者不能有效地搜集信息,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缺失;监督不到位,对镇政府主要是内部监督,缺乏外部监督。第三节是对农民需求的困惑的思考。分析了农民在公共品供给中的的弱势地位,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需求表达方式,“以手投票”的公共选择机制、“以足投票”蒂布特模型对公共品需求偏好的表达机制;第三章为结论部分,对改革和完善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职责、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农村公共品进行大致分类,提出应采取决策的方法和的提供方式、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公共品供给主体、对农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等。本文的主要贡献:(1)联系公共品和决策体制,分析三种主要决策体制(独裁决策、直接民主制、间接民主制)的优缺点。对农村公共品按照客体进行界定,从农村公共品的不同功能,将农村公共品分为生产型和消费型,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划分为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2)对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进行历史分析,研究了从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公共品决策机制的内容,并总结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的历史特征。(3)对农民的需求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农民在公共品供给决策中的弱势地位,认为无论是农民个体力量、集体组织、还是政府提供的制度框架都不利于农民在公共品供给生产决策中的博弈。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政府官员有自己的利益目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把博弈论引入农村公共品生产决策中,分析农民在与各种组织和利益集团博弈中,处于不利的原因。(4)文章对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制度进行分析,提出村内的公共品应采取的决策方法和提供方式,并就改进农村公共品决策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一些建议。文章的不足:作者到农村浅显地了解一些公共品的提供方式,没有在农村进行多方面地访问调查,取得的数据资料较少,在理论分析的同时缺少运用数理模型和计量经济等分析方法。在分析农村居民委员会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异化为乡政府职能部门时,农村居民委员会如何真正成为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初步的提了一些意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受自己理论水平所限,文章中一些提法值得推敲、一些建议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农村公共品及其供给机制
  • 1.1 公共品理论
  • 1.1.1 公共品的内涵及评述
  • 1.1.2 公共品的性质和分类
  • 1.2 决策机制相关理论
  • 1.2.1 几种主要的决策体制
  • 1.2.2 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
  • 1.3 农村公共品的概念及供给机制
  • 1.3.1 农村公共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 1.3.2 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
  • 1.3.3 为什么要进行供给决策分析
  • 1.3.4 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已有的研究
  • 2.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实证分析
  • 2.1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变迁
  • 2.1.1 改革开放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
  • 2.1.2 改革开放至税费改革前的供给决策机制
  • 2.1.3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
  • 2.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 2.2.1 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主体分工不明确
  • 2.2.2 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缺失,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农民的意愿
  • 2.2.3 决策者不能有效地搜集信息,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缺失
  • 2.2.4 监督不到位,对镇政府主要是内部监督,缺乏外部监督
  • 2.3 农民需求的困惑
  • 2.3.1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脱节
  • 2.3.2 农民在公共品决策中的弱势地位
  • 2.3.3 西方国家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表达方式的理论
  • 3. 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的建议
  • 3.1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责
  • 3.2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策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
  • 3.2.1 要建立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 3.2.2 改变农村基层领导人由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做法
  • 3.3 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机制,进行村民自治
  • 3.4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披露机制,使决策公开透明
  • 3.5 形成立体监督机制,对农村公共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 3.6 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
  • 3.6.1 属于纯公共物品的范畴,适合于政府公共提供
  • 3.6.2 农村准公共物品应该按照政府补贴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和农民私人混合提供
  • 3.6.3 小范围受益的低级公共物品,由农民自愿提供
  • 3.6.4 确保农民私人物品的生产不受政府干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政府调控+农民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构建[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06)
    •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新思考[J]. 经济导刊 2011(10)
    • [3].新居民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机制优化[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6)
    • [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J]. 领导科学 2010(20)
    • [5].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对策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2)
    • [6].农户油茶供给决策机制研究——基于个案分析[J]. 林业经济 2011(10)
    • [7].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创新探析[J]. 财会研究 2008(12)
    • [8].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不足及其改革[J]. 新疆农垦经济 2008(10)
    • [9].协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浙江经济 2008(22)
    • [10].农民需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 农村经营管理 2011(10)
    • [11].基于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下的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优化[J]. 北京档案 2016(10)
    • [12].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探析[J]. 现代农业 2008(04)
    • [13].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成绩与问题[J]. 北京观察 2012(07)
    • [14].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与对策分析[J]. 商业时代 2011(30)
    • [15].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6].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9)
    • [17].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师 2012(05)
    • [18].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构建和谐农村[J]. 当代经济 2009(16)
    • [19].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初探[J]. 农业考古 2008(06)
    • [20].“十个全覆盖”下农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戈府村为例[J]. 西部学刊 2019(22)
    • [2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J]. 农村经济 2008(05)
    • [22].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刍论[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 [23].福建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供给侧改革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03)
    • [24].公共服务分类供给的机制设计和对策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2016(05)
    • [2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2(05)
    • [2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策略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8)
    • [27].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探析[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9)
    • [28].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机制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1)
    • [29].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14(08)
    • [30].福建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分析与对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标签:;  ;  ;  ;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