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讯逼供的成因与预防

论刑讯逼供的成因与预防

论文摘要

鉴于现实中多种因素,刑讯逼供现象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屡屡发生,已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从理论上分析刑讯逼供的成因,制定预防对策在目前的中国显得十分紧急。本文笔者尝试从几个方面来对刑讯逼供现象做一分析。笔者认为刑讯逼供的危害十分严重,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刑讯逼供会极大程度妨碍实体真实的发现。有助于发现案件事实一向是刑讯逼供合理论和刑讯实践者的最有力论据,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案件事实的过程来证明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刑讯逼供作为当前司法活动中一种侦讯手段,它根本没有发现实体真实的作用,因此在司法活动中采用刑讯逼供不仅不能帮助实体真实的发现,反而会极大妨碍实体真实的发现。第二,刑讯逼供极大破坏正当程序的价值目标。正当程序价值已经深入人心,刑讯逼供严重侵犯公民权利,使诉讼程序论为发现案件事实的工具,否定了诉讼程序本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刑讯逼供对正当程序的破坏就表现在它也是“看得见”的,只不过是看得见的野蛮,看得见的不正义。第三,刑讯逼供极大降低刑事诉讼的效率和效益。刑讯往往造成冤假错案,当事人不停上诉、申诉,额外地增加了诉讼成本;刑讯逼供虽然就个案而言可能会有正面的效益产出(通过口供成功破获案件等),但是作为一个现象来进行宏观和长期的分析,其带来的更多是效率和效益的降低。第四,刑讯逼供极大阻碍了法治的建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安司法工作人员知法犯法,损害了人民对法治的信任,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当下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建立人本社会时,刑讯逼供这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的存在,无疑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非常消极的影响。笔者从思想根源、制度根源、利益根源和现实根源四个方面分析了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原因:第一,思想根源主要有:古代中国对自下而上服从的过分强调、历史上有罪推定以及重视口供观念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对成功破案的刑讯逼供行为的纵容。制度根源主要有:一是没有规定无罪推定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二是对羁押场所以及讯问程序的规定不科学。第二,就利益根源而言,笔者从成本、收益和风险三个方而对刑讯逼供的经济动因进行了阐述。第三,在现实根源方面,本文认为,警力资源的短缺与社会治安严峻之间的矛盾以及证据客观化生成机制的缺乏是导致刑讯逼供的根本原因。研究危害、原因最终的目的还是找寻对策,笔者针对刑讯逼供的四个成因一一对症下药,给出了四项对策:第一,思想上的根源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对广大公安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在社会上强化普法工作来铲除。要教育人民在面对像刑讯逼供这样恶劣的违反法律和人道的行为时,如果能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风气,刑讯逼供必定会越来越没有市场。第二,针对制度的完善,笔者认为强化被追诉方的防御力量、对侦查权的控制、强化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基本沉默权,减小口供在诉讼中的作用、强化未决羁押制度,遏制刑讯逼供行为、强化讯问取证录音录像制度、强化冤假错案的纠正机制、强化刑讯逼供国家赔偿制度是主要的方面。第三,而遏制利益根源的对策,最主要是使刑讯逼供无利可图,或者风险大到不值得冒险的地步,文中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方案;于刑讯的成本投入几乎没有办法去额外的加大,我们可以考虑从减少它能带来的产出收益以及加重可能的风险上来着手,让经济理性的人会自觉的不再采取这种低回报高风险的手段。第四,现实根源,就目前的社会现实,笔者呼吁应加大对刑事司法资源的投入,同时尽快完善证据客观化生成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刑讯逼供的危害
  • 1.1 刑讯逼供会极大程度妨碍实体真实的发现
  • 1.2 刑讯逼供会极大损害正当程序的价值目标
  • 1.3 刑讯逼供会极大降低刑事诉讼的效率和效益
  • 1.4 刑讯逼供会极大影响法治的建立
  • 1.4.1 刑讯逼供行为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其对法治建设的严重冲击
  • 1.4.2 刑讯逼供严重侵犯人权,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 2 刑讯逼供的成因
  • 2.1 思想根源
  • 2.1.1 古代中国对自下而上服从的过分强调
  • 2.1.2 历史上有罪推定以及重视口供观念的影响
  • 2.1.3 部分媒体对成功破案的刑讯逼供行为的纵容
  • 2.2 程序起因
  • 2.2.1 无罪推定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位
  • 2.2.2 对羁押场所以及讯问程序的规定不科学
  • 2.3 利益驱动
  • 2.4 现实原因
  • 2.4.1 警力资源的短缺和社会治安严峻之间的矛盾
  • 2.4.2 证据客观化生成机制的缺乏
  • 3 刑讯逼供的防范
  • 3.1 转变观念
  • 3.2 完善制度
  • 3.2.1 强化被追诉方的防御力量
  • 3.2.2 强化对侦查权的控制
  • 3.2.3 强化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 3.2.4 强化基本沉默权,减小口供在诉讼中的作用
  • 3.2.5 强化讯问取证录音录像制度
  • 3.2.6 强化未决羁押制度,遏制刑讯逼供行为
  • 3.2.7 强化冤假错案的纠正机制
  • 3.2.8 强化刑讯逼供国家赔偿制度
  • 3.3 减少收益
  • 3.3.1 对刑讯逼供进行程序性制裁
  • 3.3.2 规定刑讯逼供必须由办案机关承担举证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诉环节非法证据排除之困惑与实践[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6(04)
    • [2].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问题研究[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7(06)
    • [3].关于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省枣阳地区为考察对象[J].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6(02)
    • [4].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与对策[J]. 社科纵横 2019(12)
    • [5].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5)
    • [6].试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7].非法证据排除启动之殇[J]. 市场周刊 2020(01)
    • [8].监察法视野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9].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局限与对策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20(03)
    • [10].刑事辩护视角下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20)
    • [11].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26)
    • [12].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发展与制度完善[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2)
    • [13].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法制博览 2019(01)
    • [14].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发展新阶段及未来进路[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
    • [15].电子数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8)
    • [16].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下侦查困境化解[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02)
    • [17].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二十年:现状、反思及展望[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02)
    • [18].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J]. 法制博览 2019(16)
    • [19].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实证研究——基于2013—2018年的556个案例[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02)
    • [20].浅析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法制博览 2019(19)
    • [21].监察委调查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非法证据排除[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2].非法证据排除情况实证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26)
    • [23].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9(09)
    • [2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完善[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25].刑事诉讼中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的化解[J]. 法制与经济 2019(10)
    • [26].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新发展[J]. 中国司法 2017(12)
    • [27].浅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法制博览 2018(04)
    • [28].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新发展及重点问题研究[J]. 法律适用 2018(01)
    • [29].域外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考察及启示[J]. 政法学刊 2017(06)
    • [30].非法证据排除新规:进步、局限及其适用问题——基于《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标签:;  ;  ;  ;  

    论刑讯逼供的成因与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