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枕高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临床及有限元研究

仰卧位枕高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临床及有限元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颈椎病与非颈椎病患者仰卧位习惯枕高,探寻其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并通过三维有限元法验证,以期为指导正常人合理用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所有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随机收集平时惯用仰卧位睡姿的病人120例,其中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非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每一个病例分别测量或记录其性别、垫枕位置、年龄、身高、枕高、肩宽、颈长等多个观察参数,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将上述数据录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探寻仰卧位枕高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然后选取正常男性志愿者一名,通过薄层CT扫描,得到颈椎的连续断层数据图片,通过医学三维图像重建软件Mimics10.01建立三维模型及而网格有限元模型,以Mimics自带的Magic9.9软件对面网格模型进行处理,得到较理想的面网格模型后,导入有限元软件MSC.Patran 2004 r2,再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0建立椎骨几何模型,根据相关解剖知识对椎间盘及相关韧带进行建模,得到完整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赋予材料属性并确定单元类型,设定边界条件后根据不同工况对模型施加位移载荷,建立分析模型后提交至Nastran 2004进行计计算分析,将结果回导入MSC. Patran 2004 r2,得到各椎间盘的von-mises应力云图,最后分析仰卧位不同枕高时颈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差异,与临床研究结果互相验证。结果:1共收集临床资料120例,实验过程中脱落3例,实验组完成实验58例,对照组完成实验59例;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垫枕位置、年龄、身高、肩宽、颈长等数据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之间有可比性;3实验组枕高均数10.48±5.509cm,对照组枕高均数9.41±2.93cm,两组间枕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高枕及低枕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建立了正常人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由7块椎骨、5个椎间盘及相关韧带组成,包含44526个节点,248348个单元。并模拟了仰卧位去枕及5cm、10cm、15cm、20cm枕高等五种不同工况,得到了五种不同工况下颈椎间盘的von-mises J应力云图:5去枕平卧工况下,模型最高应力值为18.1MPa,出现在C5-C6椎间盘;最低应力值为0.218MPa,出现在C2-C3椎间盘。整个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C5-C6椎间盘,应力值范围4.98-18.1MPa:6 5cm枕高工况下,模型最高应力值为9.33MPa,出现在C5-C6椎间盘;最低应力值为0.166MPa,出现在C3-C4椎间盘。整个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C5-C6椎间盘,应力值范围2.61-9.33MPa:7 10cm枕高工况下,模型最高应力值为6.50MPa,出现在C5-C6椎间盘;最低应力值为0.0888MPa,出现在C3-C4椎间盘。整个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C5-C6椎间盘,应力值范围1.80-6.50MPa:8 15cm枕高工况下,模型最高应力值为13.2MPa,出现在C5-C6椎间盘;最低应力值为0.221MPa,出现在C2-C3椎间盘。整个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C5-C6椎间盘,应力值范围2.82-13.2MPa;9 20cm枕高工况下,模型最高应力值为25.3MPa,出现在C5-C6椎间盘;最低应力值为0.225MPa,出现在C2 C3椎间盘。整个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C5-C6椎间盘,应力值范围3.57-25.3MPa。结论:1枕高与颈椎病发病存在显著相关性,而长期采用仰卧位睡姿的颈椎病患者有非常明显的惯用高枕或低枕的倾向;2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高度均易引起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异常,加快颈椎间盘的退变速度、加重退变的程度;3中下段颈椎间盘始终处于高应力状态,提示其是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中心;4身高170cm的成年男性仰卧位合理的枕高是10cm左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三维有限元法探寻最适合自己的枕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仰卧位牵引与坐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5)
    • [2].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12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02)
    • [3].仰卧位和坐位动态成角牵引治疗各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 2009(10)
    • [4].俯卧位、仰卧位及45°斜仰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 2015(05)
    • [5].推拿结合仰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9)
    • [6].斜仰卧位微创经皮肾碎石的护理配合[J]. 全科护理 2012(21)
    • [7].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03)
    • [8].ARDS患者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的对比[J]. 临床肺科杂志 2008(06)
    • [9].改良仰卧位与仰卧位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对比研究[J]. 名医 2020(02)
    • [10].斜仰卧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观察和应用体会[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02)
    • [11].俯卧位与截石斜仰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对比[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03)
    • [12].脊柱后凸畸形仰卧位托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10)
    • [13].45°斜仰卧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实践 2015(07)
    • [14].不同椎管内阻滞方法对孕产妇仰卧位综合征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4(21)
    • [15].高龄患者仰卧位外侧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8)
    • [16].仰卧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105例报告[J]. 浙江实用医学 2013(02)
    • [17].仰卧位手术术中压疮的预防[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03)
    • [18].对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取斜仰卧位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14)
    • [19].坐位、仰卧位血压测量的对比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9)
    • [20].仰卧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 2008(06)
    • [21].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7)
    • [22].坐位及仰卧位人眼屈光状态的改变[J]. 眼科 2008(05)
    • [23].等离子射频舌打孔术治疗仰卧位相关OSAHS的临床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14)
    • [24].腰肋悬空仰卧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2(06)
    • [25].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大出血的防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4)
    • [26].仰卧位或俯卧位肺复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5)
    • [27].对30例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3(06)
    • [28].仰卧位气管内滴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11)
    • [29].妊娠足月仰卧位综合征118例临床分析[J]. 辽宁医学杂志 2008(02)
    • [30].剖宫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12)

    标签:;  ;  ;  ;  

    仰卧位枕高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临床及有限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