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背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公认为是最为复杂的消化道手术,也是目前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唯一的根治性手段。随着手术技术的完善、术式的改良以及围术期处理的加强,在过去几十年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高达30%-50%,其中以胰瘘最为凶险和复杂。术后胰瘘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各种术后并发症如腹腔内感染、脓肿形成、腹腔内出血、胃排空延迟、切口感染等发病率的增加,同时,胰瘘及其并发症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院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故而长久以来,胰腺残端的处理成为胰十二指肠切除之后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根据现有的大宗病例研究报告显示,胰空肠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胰腺残端处理方式。尽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胰空肠吻合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术式已高达70余种,但由于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致使各术式的安全性难以获得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关于现有众多术式的效率性和实用性也存在颇多争议:部分术式缝合方式繁琐,耗时较长;部分术式对胰腺质地和主胰管的直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部分术式的完成需要人工制品、生物材料、显微镜等工具的辅助而使其难以得到快速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因此,即使是在大型医院和医学中心,对于经验丰富的肝胆胰外科医生而言,如何预防术后胰瘘,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胰空肠吻合方式选择的标准化,也成为颇具争议的难题。目的为解决现有的胰空肠吻合技术在安全性、效率性和实用性方面的问题,我们自2009年起设计并开展实施了一种安全快捷的新型胰空肠吻合术,即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并与以往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同时,对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期间采用U型交锁缝合技术进行套入式胰腺-空肠吻合的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与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期间采用传统套入式胰腺-空肠吻合术的22例病例,分为U型组和传统组,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和病史、术前指标、手术情况、病理诊断以及术后并发症和临床过程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分析全部49例病例的一般资料、病史、术前指标、治疗情况与术后胰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与胰瘘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病例在人口统计学、病史及术前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持续时间:U型组(410min,325-640min)短于传统组(442.5min,350-6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术后总并发症发病率:U型组(33.3%)低于传统组(45.5%),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术后胰瘘发生率:U型组(11.1%)低于传统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术后住院时间:U型组(18d,10-48d)短于传统组(24.5d,15-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胰腺质地柔软(OR值9.145,95%CI1.612-51.892)和采用传统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OR值10.031,95%CI1.777-56.612)与术后胰瘘的发生有较强关联,其中以后者与胰瘘的关联性更强。结论1.胰腺质地与胰空肠吻合术的吻合方式,是与术后胰瘘发生相关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2.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简捷,可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是一项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较强实用性的新型胰空肠吻合技术。3.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优越性,需在未来通过大样本量、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
  • 局限性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胰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2].胰腺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12)
    • [3].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关注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4].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潜在可治愈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更新解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12)
    • [5].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06)
    • [6].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12)
    • [7].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胰腺癌[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05)
    • [8].2019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1)
    • [9].胰腺癌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1)
    • [10].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7)
    • [11].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04)
    • [12].从基础到临床:2019年胰腺癌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2)
    • [13].胰腺癌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医学信息 2020(03)
    • [1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及胰腺外影像学表现[J]. 重庆医学 2020(08)
    • [15].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J]. 当代医学 2020(11)
    • [16].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J]. 上海医药 2020(10)
    • [17].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3)
    • [18].胰腺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6)
    • [19].胰腺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03)
    • [20].外泌体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20(19)
    • [21].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与胰腺癌[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7)
    • [22].可切除/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综合治疗[J]. 肝胆外科杂志 2020(03)
    • [23].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8)
    • [24].自噬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15)
    • [25].大数据推动胰腺癌诊疗水平提高[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8)
    • [26].日本胰腺学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评介[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10)
    • [27].胰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及手术时机[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0(05)
    • [28].胰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0(01)
    • [29].胰腺结核19例临床分析[J]. 胃肠病学 2020(04)
    • [30].胰腺癌中西医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探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9)

    标签:;  ;  ;  ;  

    胰腺空肠套入U型交锁缝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