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动态及其抗银屑病作用的研究

鲜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动态及其抗银屑病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地黄叶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叶片,是地黄的重要营养器官。目前,地黄叶还未被《药典》收载,多在民间自采自用,亦被民间医生列入处方。地黄叶主要用于皮肤疾患的治疗,其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但其有效成分未知,有待相关研究进一步的探索。梓醇是地黄叶与块根的主要成分之一,属于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在药材中的含量较低且性质不稳定。对梓醇的研究开发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梓醇新活性的发现。二、梓醇的制备方法。本论文的目的是揭示鲜地黄叶中梓醇的变化规律,用于指导科学、合理地开发地黄叶资源;研究地黄叶中梓醇的纯化工艺,为进一步试验提供更多样品;探索梓醇对银屑病的防治作用,揭示地黄叶治疗皮肤疾病的物质基础;探索地黄叶的生物活性并鉴定活性成分结构,为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首先,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鲜地黄叶与块根中梓醇的含量,对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分布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地黄叶中的梓醇含量变化趋势是先迅速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过程,在8-9月份达到最高值,比同期地黄块根高1倍左右,此时地上部分的水分含量亦达到最大。实验表明梓醇的含量变化与植物发育状态密切相关:地黄地上部分生长最旺盛时,会产生大量梓醇对植物进行保护,因而此时的梓醇含量很高;而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是随着块根不断生长壮大而逐渐提高的,一直到收获期达到最高点。收获期的地黄块根与地上部分的梓醇含量相比,块根略高于地上部分,但相差不大。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地黄种植、采收中应当注意收集废弃不用的地上部分,以作为梓醇新的药源。其次,摸索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地黄叶中梓醇的工艺。目前,梓醇主要从地黄块根中分离纯化得到,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我们尝试了对地黄叶中的梓醇进行了开发利用。对12种不同型号的树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H103树脂对梓醇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能力。然后,对H103分离纯化梓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大上样量为2BV、洗脱液浓度为10%乙醇、上柱液吸附流速为1-2BV/h、上柱液浓度为1mg/ml、洗脱终点为8BV、树脂柱径高比为1:3,洗脱流速为13BV/h等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梓醇的转移率大于90%,梓醇的纯度提高了2.5倍。本研究为从地黄叶中开发梓醇奠定了基础。再次,我们着重考察了梓醇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影响,选用了四种动物模型对梓醇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梓醇对银屑病具有防治作用。(一)梓醇对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对雌性小鼠腹腔注射已烯雌酚,使小鼠阴道上皮处于雌激素增生期。随后以口服给药的方式,考察了梓醇对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200mg/kg剂量时,梓醇能有效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提示梓醇有可能抑制银屑病表皮的增生。(二)梓醇对普萘洛尔诱发豚鼠皮肤病理改变的防治作用。用5%盐酸普奈洛尔乳剂均匀涂抹豚鼠双耳,造成了银屑病样皮疹。同时每天灌胃给药,连续3周。结果表明,银屑病样组织学变化有明显的改善,梓醇具有促进豚鼠银屑病样组织病理恢复的作用,对银屑病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三)梓醇对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的影响。小鼠尾部因天然缺乏颗粒层形成过程,故可模拟银屑病角化不全的特点。如药物能促进鼠尾部颗粒层形成,则可能具有抗银屑病作用。结果表明,小鼠灌服梓醇50-200mg/kg后,颗粒层细胞虽有一定的增加,但与正常对照比未见统计学差异,以示对银屑病角化不全恢复正常角化过程作用较弱。(四)梓醇止痒作用。灌胃给药21天后,将豚鼠右后足剃毛,递加磷酸组织胺并逐渐增加浓度,直至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计算致痒阈。结果表明,梓醇在100-200 mg/kg剂量时致痒阈显著提高,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梓醇有明显对抗磷酸组织胺所致瘙痒的作用。最后,对地黄叶进行了其他活性的筛选并对活性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用95%乙醇对地黄叶进行了提取,所得醇提物N1以水溶解,再用乙酸乙酯提取得到N3,剩余水部分为N2,考察三个部分对正常小鼠葡萄糖致高血糖的影响。连续给药三天,最后一次给药60分钟后,口服葡萄糖2g/10ml/kg。在给糖后30-40分钟断尾采血1滴,用血糖试纸测血糖水平。结果表明,N1、N2未显示降糖作用,而N3在800mg/kg就显示出降糖作用,当剂量增加至1600mg/kg时,降糖作用更加明显,呈剂量依赖性。N3为地黄叶的脂溶性部位,对该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两个植物甾醇—β-谷甾醇与胡萝卜苷。通过文献调研,β-谷甾醇与胡萝卜苷不仅具有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活性,此发现可能为地黄地上部分的综合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将为梓醇在防治银屑病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为梓醇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为地黄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地黄叶的临床作用
  • 2 地黄叶的化学成分
  • 3 梓醇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
  • 4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
  • 5 银屑病药物的筛选模型
  • 6 地黄叶的综合利用
  • 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鲜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分布动态
  • 1 材料
  • 2 方法学研究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鲜地黄叶中梓醇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梓醇对银屑病动物模型作用的试验研究
  • 第一节 梓醇对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梓醇对普萘洛尔诱发豚鼠皮肤角化过度等病理改变的防治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梓醇对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梓醇止痒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鲜地黄叶的降糖活性筛选与急性毒性试验
  • 第一节 地黄叶醇提物对实验动物血糖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小鼠灌胃N3 的最大耐受量试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地黄叶醇提物中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合物光谱图
  • 附录二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呵护[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10)
    • [2].地黄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 药学学报 2017(11)
    • [3].遍地黄叶[J]. 骏马 2009(02)
    • [4].天涯遗梦[J]. 散文诗 2008(24)
    • [5].如果叶子可以承载我的思念[J]. 参花(上) 2013(12)
    • [6].地黄叶挥发油GC-MS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 [7].地黄叶总苷对慢性肾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6)
    • [8].怀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分布动态[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9(04)
    • [9].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1、2期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 2017(01)
    • [10].地黄叶和茎的解剖学及组织化学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02)
    • [11].地黄叶总苷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11)
    • [12].地黄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9)
    • [13].感动之根,扎在心田[J]. 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2013(Z1)
    • [14].听白汀心韵[J]. 草地 2008(03)
    • [15].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训练项目的实践——以地黄叶的解剖学及组织化学研究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04)
    • [16].HPLC测定地黄叶与生地、熟地中梓醇含量[J]. 广州化工 2015(12)
    • [17].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糖尿病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 2018(09)
    • [18].深秋之味[J]. 课外语文 2012(15)
    • [19].地黄叶总苷对大鼠C-BSA肾炎的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3)
    • [20].地黄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4(01)
    • [21].地黄叶总苷对兔IgG加速型大鼠肾毒血清肾炎的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08)
    • [22].正交实验优选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工艺[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1)
    • [23].地黄叶总苷联合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30)
    • [24].地黄叶与桑叶降血糖作用研究[J]. 中医学报 2015(10)
    • [25].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8)
    • [26].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07)
    • [27].编读往来[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2(10)
    • [28].凋零的叶子是幸福的[J]. 新青年(珍情) 2016(05)
    • [29].挂[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09)
    • [30].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4)

    标签:;  ;  ;  ;  ;  

    鲜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动态及其抗银屑病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