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大黄的提取分离及其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唐古特大黄的提取分离及其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本文以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el.)为研究材料。提取分离出蒽醌类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并将其用于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药理学的研究,筛选出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有效成份。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出3种蒽醌单体做进一步药理实验。药理实验选择BCG和LPS诱导的急性ILI模型,通过摘取肝脏、脾脏、胸腺,通过免疫器官的称重计算出免疫器官的系数对比观察其免疫器官的的变化,并且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小鼠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变化,运用赖氏法检测小鼠肝功能生化指标ALT/GPT和AST/GOT的活性变化等,来探讨唐古特大黄中的各单体在ILI模型中可能具有的影响作用。结果:①硅胶柱层析分离出3种蒽醌单体分别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药理实验结果:②各给药组的脏器指数较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证明唐古特大黄三种纯品的提取物能有效防止BCG+LPS对小鼠各脏器的免疫性肝损伤;③各给药组ALT、AST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说明唐古特大黄三种纯品均能有效防止免疫性肝损伤引起的肝功能减退;④给药组IgG、IgA和IgM的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说明唐古特大黄三种纯品的提取物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调节B淋巴细胞网络的紊乱,使异常的免疫状态至正常。结论:①从临床常用的指标来看,唐古特大黄三种纯品均能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对小鼠肝脏的破坏,保护肝功能。②唐古特大黄三种纯品均能增强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体液免疫,调节小鼠紊乱的B细胞免疫网络,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③唐古特大黄三种纯品给药组的最佳剂量为高剂量组。通过几种蒽醌类单体的药理学的对比研究发现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进一步评价其降酶保肝护肝及免疫调节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开发藏药提供免疫药理学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
  • 1.1.1 蒽醌类成分
  • 1.1.2 非蒽醌类成分
  • 1.2 大黄中蒽醌类物质的性质、作用
  • 1.3 国内外提取及分析研究概况
  • 1.3.1 提取方法
  • 1.3.2 分析方法
  • 1.4 大黄蒽醌类物质的药理作用的研究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部分
  • 试验一 蒽醌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试验二 蒽醌类物质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 一.动物模型
  • 二.实验材料、程序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物与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程序
  • 2.2.1 配药方案
  • 2.2.2 分组设计及用药方案
  • 2.2.3 饲养试验及造模给药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BCG和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ILI)模型的制备
  • 2.3.2 指标检测方法
  • 2.3.3 统计处理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3.1 实验一的结果
  • 3.2 试验期小鼠一般情况的观察
  • 3.3 大黄各剂量组对BCG/LPS所致免疫性肝损伤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 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5 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4.2 检测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 4.2.1 ILI小鼠脏器指数发生了变化
  • 4.2.2 ILI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显着性升高
  • 4.2.3 ILI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有显着性变化
  • 4.3 藏药唐古特大黄作用初探及临床运用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3)
    •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J]. 科技与创新 2018(14)
    • [3].枸杞多糖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 [4].刺五加多糖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14(02)
    • [5].中空纤维膜器中青霉素G的提取过程[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0(06)
    • [6].试论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于制药过程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11)
    • [7].黄草乌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5)
    • [8].西南远志糖脂类成分的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16)
    • [9].甜菜碱药物分析进展[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03)
    • [10].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2(06)
    • [11].朴树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16(19)
    • [12].岩藻黄质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 2013(04)
    • [13].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4].药用植物鸡骨香的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3)
    • [15].石吊兰素的研究进展[J]. 凯里学院学报 2008(06)
    • [16].红景天苷的提取分离、生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6)
    • [17].基于虎杖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转化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05)
    • [18].油橄榄中橄榄苦苷的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5(24)
    • [19].长阳皱皮木瓜化学成分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20].玉竹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1(01)
    • [21].拟缺香茶菜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6)
    • [22].黑翅土白蚁及菌圃中熊果酸的提取分离和定量分析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1(08)
    • [23].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8(05)
    • [24].苜蓿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光明中医 2020(13)
    • [25].水热环境下的核桃壳木质素提取及结构表征[J]. 林业工程学报 2016(06)
    • [26].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的应用概况[J]. 医药论坛杂志 2014(12)
    • [27].木蝴蝶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15)
    • [28].寡糖研究新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09(07)
    • [29].板栗壳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微乳薄层分离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30].粮食作物中提取低聚木糖技术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8(06)

    标签:;  ;  ;  ;  ;  ;  ;  

    唐古特大黄的提取分离及其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