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釉上彩瓷研究

“文革”时期釉上彩瓷研究

论文摘要

艺术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革而发展的,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这个时代艺术的震荡。“文革”一个用政治充斥一切的年代,“红旗”、“红袖章”、“红语录”……人们淹没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破四旧”、“大批判”、“歌颂伟大的领袖”,一声声口号无休止地激荡着大众的心灵,在经历过抗日战争、国内革命之后,人们又再一次用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文化大革命之中。釉上彩瓷,一个在经历近千年的中国传统艺术,也同样毋庸至疑地随着社会的激情动荡而发生着巨大变革。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文革时期的釉上彩瓷艺术呈现出了与以往任何时期截然不同的艺术面貌。它拥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歌颂与批判贯穿于整个十年文革釉上彩瓷艺术的创作中,强烈的色彩、概念化的人物形象、程式化的创作模式都是它的特点。正因为独特的政治因素,文革釉上彩瓷艺术并未朝着既定的道路前进,健康发展,却出现了釉上彩瓷艺术发展道路中的一次“畸形”的璀璨绽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己有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的界定
  • 2 建国后釉上彩瓷的概况
  • 2.1 “文革”前釉上彩瓷发展的概况
  • 2.2 “文革”时期釉上彩瓷发展的概况
  • 3 “文革”时期釉上彩瓷的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 3.1 “文革”釉上彩瓷的类别
  • 3.1.1 古彩
  • 3.1.2 粉彩
  • 3.1.3 新彩
  • 3.1.4 雕塑上的釉上彩装饰
  • 3.2 “文革”时期釉上彩瓷题材的特殊性
  • 3.3 “文革”釉上彩瓷的创作模式
  • 3.3.1 “红光亮”的创作模式
  • 3.3.2 “三突出,三陪衬”的创作模式
  • 3.3.3 “高大全”的创作模式
  • 4 影响“文革”釉上彩瓷发展的因素
  • 4.1 釉上彩瓷发展的历史政治成因分析
  • 4.2 文艺创作原则造成的影响
  • 4.3 各种艺术形式对釉上彩瓷的影响
  • 4.3.1 国画式对其影响
  • 4.3.2 油画式对其影响
  • 4.3.3 其它绘画形式对其影响
  • 4.4 审美取向对釉上彩瓷的影响
  • 5 “文革”釉上彩瓷研究的现实意义
  • 5.1 “文革”釉上彩瓷研究的经验与教训
  • 5.1.1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 5.1.2 创作模式应是多样化的呈现
  • 5.2 文革釉上彩瓷艺术对当今陶瓷艺术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文革与前文革时期意识形态的“一体两面”[J]. 黑河学刊 2013(10)
    • [2].文革时期北京武术的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 2013(06)
    • [3].后文革时期外国文学译介的意识形态操控[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5)
    • [4].略论文革时期的女性[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5].文革时期二胡音乐的历史评价[J]. 山东文学 2010(S1)
    • [6].文革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训[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01)
    • [7].从样板戏看文革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01)
    • [8].文革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J]. 世纪桥 2015(03)
    • [9].文革时期粉彩艺术瓷初探[J]. 陶瓷研究 2010(02)
    • [10].文革时期广东商品包装的艺术特征[J]. 包装世界 2018(02)
    • [11].文革时期的电影业述略[J]. 电影评介 2011(20)
    • [12].文革时期美术教化功能思考[J]. 大众文艺 2010(04)
    • [13].泼墨悟道[J]. 浙江金融 2009(03)
    • [14].政治与成人的视角替换——关于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思考——以电影文学剧本《金色的阿夏河》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9)
    • [15].文革时期的底层体验[J]. 钟山风雨 2017(01)
    • [16].文革时期中草药著作概述[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24)
    • [17].试析文革时期的“潜在诗歌”创作[J]. 才智 2013(10)
    • [18].文革时期的乡村批斗会[J]. 文史天地 2010(10)
    • [19].文革时期的海外中共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04)
    • [20].湖南益阳——我的梦生长的地方[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1].文革时期农村“突出政治”面面观[J]. 文史天地 2011(03)
    • [22].作为形式反拨的悲伤自叙传——新时期和文革时期知青小说文本形式之对比分析[J]. 齐鲁学刊 2009(06)
    • [23].上海“文革”时期一般职工家庭的“经济—社会”构成——读解一则民间史料[J]. 上海文化 2015(08)
    • [24].文革时期现代京剧艺术状况分析[J]. 北方音乐 2010(03)
    • [25].建国初期至文革后十年安徽当代歌曲创作[J]. 铜陵学院学报 2014(02)
    • [26].试论文革时期地下文学的价值[J]. 太原大学学报 2015(01)
    • [27].文革生活用品馆设计,四川,中国[J]. 世界建筑 2009(01)
    • [28].另类的展示——文革时期展览活动案例分析[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9)
    • [29].后文革时期的性与阶级无意识——以刘心武《班主任》为例[J]. 文化与诗学 2013(01)
    • [30].“偷听敌台”的日子[J]. 中国新闻周刊 2010(24)

    标签:;  ;  ;  ;  

    “文革”时期釉上彩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