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的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很难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许多一线英语教师试图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改变这一现状。但因为种种原因收效低微。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深知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诸多优越性,因此试图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来研究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性。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视英语教学为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期待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同时使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性,那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能够增强彼此间的关系,能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迪是:1)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并给予合作意识特别淡薄的学生更多的帮助;2)随着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也需提升,才能够设计并实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才能使学生挑战未来。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的总体描述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1 初中学生笨拙的英语能力
  • 1.2.2 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不信任
  • 1.2.3 学生合作技能的缺乏
  • 1.2.4 教师工作的不完善
  • 1.3 研究的问题:
  • 1.4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关键术语的理论定义和可操作性定义:
  • 2.1.1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 2.1.2 什么是同伴关系?
  • 2.1.3 什么是英语学习兴趣?
  • 2.1.4 英语学习成绩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动机理论
  • 2.3 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证研究
  • 2.3.1 国外对合作学习效果的研究
  • 2.3.2 国内的合作学习研究
  • 2.3.3 笔者对相关的实证研究的评价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的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的问题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调查
  • 3.4.2 数据收集和分析
  • 3.4.3 考试
  • 3.5 研究的过程
  • 3.5.1 教材
  • 3.5.2 分组
  • 3.5.3 角色分配
  • 3.5.4 教室座位安排
  • 3.5.5 课堂任务设计
  • 3.5.6 成绩评定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研究问题1的结果:实验后学生的同伴关系增强
  • 4.2 研究问题2的结果:实验后学生的英语兴趣提高
  • 4.3 研究问题3的结果:实验后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
  • 4.4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 5.2.1 本研究的不足
  • 5.2.2 对将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同伴关系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学生英语兴趣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案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初中英语教学中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的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