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藻的生长特性及逆境下β-胡萝卜素积累规律和机理研究

盐藻的生长特性及逆境下β-胡萝卜素积累规律和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盐藻的生长特性及逆境下β-胡萝卜素积累规律和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微生物学

作者: 孙辉

导师: 曹毅,白林含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生长特性,胡萝卜素积累,逆境,种间比较,蛋白表达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盐藻(Dunaliella)是一种极具经济学价值的单细胞绿藻,它主要分布在海洋、盐湖等盐水水体中,是目前世界上最耐盐的真核光合生物。它可以在多种胁迫条件下生长,主要是通过合成甘油和β—胡萝卜素来抵抗多种逆境。盐藻在逆境胁迫时可诱导合成大量β—胡萝卜素,这是盐藻综合抗逆的重要方面之一。β—胡萝卜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和氧化保护剂。积累β—胡萝卜素的盐藻对于这些逆境胁迫有着很强的抵抗能力,开展盐藻的生长特性及β—胡萝卜素的积累特性研究,对于了解盐藻的整个抗逆机制和综合抗逆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本实验通过对不同胁迫下盐藻的生长特性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关系研究,确定β—胡萝卜素形成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如下: 1.本文通过对盐藻的全波长扫描,确定了盐藻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54nm,且单位体积盐藻细胞数量与OD654nm的光吸收值呈线性相关。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盐藻细胞光吸收值报道不一的问题。 2.针对盐藻具有的综合抗逆生物学特性,研究了杜氏藻属七个种的酸碱耐受性、极端温度耐受性、耐强光和氮磷比对生长特性影响等问题,发现D.parva的耐酸性最强,可在pH5.0条件下生存;而D.painolate和D.parva的耐碱性最强(pH9.0);D.sp的耐热性较强(45℃),D.parva的抗寒性较强(4℃)。每个种生长的最适氮磷比不相同,其中D.bardawil、D.sp、D.painolate、D.salina的最适氮磷比为30,D.bioculate、原种D.salina、D.parva的最适氮磷比为50。为下一步抗逆基因的克隆以及β—胡萝卜素高产奠定了基础。 3.首次系统分析了八种胁迫条件(高盐、高渗、强光、氧化剂、紫外、缺氮、缺磷、缺硫)下,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变化趋势,发现在高盐振荡2-4h、高渗振荡2h、氧化剂处理0.5h、强光(1500μE·m-2s-1)照射1h、紫外光照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盐藻最佳光吸收值及其与细胞数的关系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藻种

1.1.2 仪器

1.1.3 试剂

1.1.4 盐藻培养液

1.2 方法

1.2.1 盐藻培养方法

1.2.2 测定盐藻最佳光吸收波长方法

1.2.3 细胞生长测试方法

2 结果

2.1 盐藻最佳吸收波长的测定

2.2 盐藻细胞数量及其与654nm光吸收值的关系

3 讨论

3.1 盐藻细胞最佳光吸收波长的确定

3.2 盐藻细胞数量与光吸收值的关系

第二章 杜氏藻七个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藻种

1.1.2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杜氏藻培养方法

1.2.2 pH对七种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1.2.3 氮磷比对七种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1.2.4 温度对七种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1.2.5 光照对七种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1.2.6 藻液生长测定方法

2 结果

2.1 pH对七种杜氏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2.2 氮磷比对七种杜氏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2.3 高温对七种杜氏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2.4 低温对七种杜氏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2.5 光照对七种杜氏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3 讨论

3.1 pH对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3.2 氮磷比对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3.3 温度对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3.4 光照对杜氏藻生长的影响

第三章 胁迫条件下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藻种

1.1.2 盐藻培养基

1.2 方法

1.2.1 盐藻培养条件

1.2.2 盐藻高盐胁迫

1.2.3 盐藻高渗胁迫

1.2.4 盐藻高光胁迫

1.2.5 盐藻氧化胁迫

1.2.6 盐藻紫外胁迫

1.2.7 营养元素缺乏胁迫

1.2.8 盐藻色素含量检测方法

2 结果

2.1 高盐振荡对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2.2 渗透压对盐藻积累β-胡萝卜素的影响

2.3 光强对盐藻积累β-胡萝卜素的影响

2.4 氧化剂对盐藻积累β-胡萝卜素的影响

2.5 紫外光UV对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2.6 营养元素对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2.6.1 不同浓度氮源对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2.6.2 不同浓度磷源对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2.6.3 不同浓度硫源对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3 讨论

3.1 高盐和高渗胁迫下β-胡萝卜素积累的规律和机制

3.2 高光胁迫、紫外胁迫和氧化胁迫下盐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机制

3.3 营养元素胁迫β-胡萝卜素积累的规律

3.4 分子水平上的机理探讨

3.5 “碳库”的假设

第四章 杜氏藻七个种β-胡萝卜素的积累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藻种

1.1.2 培养基成分

1.1.3 色素提取试剂

1.2 方法

1.2.1 培养条件

1.2.2 色素分析检测方法

1.2.3 不同胁迫条件的建立

2 结果

2.1 不同的pH值下七种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规律

2.2 高盐条件下七种杜氏藻色素β-胡萝卜素的差异比较

2.3 强光照射后七种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差异比较

2.4 紫外照射后七种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差异比较

2.5 高温刺激后七种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差异比较

2.6 营养缺乏时七种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的差异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胁迫条件下盐生杜氏藻的蛋白表达差异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藻种

1.1.2 试剂

1.2 方法

1.2.1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1.2.2 盐藻样品的处理

1.2.3 盐藻总蛋白的提取

1.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 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综述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不同原水对杜氏盐藻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 李婕.天津科技大学2016
  • [2].经空间诱变的盐生杜氏藻SZ-05生物学特性研究[D]. 赵艳霞.河北大学2007
  • [3].杜氏盐藻完整叶绿体的分离和叶绿体转化体系的构建[D]. 曲东京.郑州大学2007
  • [4].高产生物活性物质的耐盐藻筛选及降解藻毒素基因工程蓝藻的研究[D]. 朱君琪.北京化工大学2017
  • [5].盐藻DsMAPK的原核表达、反义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分析[D]. 岳文静.大连海洋大学2015
  • [6].盐藻多糖合成关键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sUGD)基因分析及耐盐相关性研究[D]. 贺顺姬.四川大学2006
  • [7].盐藻DsSTPK基因的载体构建、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D]. 陶晓迎.大连海洋大学2014
  • [8].中空纤维膜浓缩盐藻细胞及细胞破损研究[D]. 刘明.北京化工大学2009
  • [9].杜氏盐藻外源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D]. 李克锦.大连理工大学2007
  • [10].盐藻DsRab基因的载体构建、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D]. 李秀娟.大连海洋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几种理化因素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D]. 王月.辽宁师范大学2007
  • [2].极端嗜盐绿色杜氏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吕爱玲.天津科技大学2005
  • [3].盐生杜氏藻对盐度改变的生理响应[D]. 吴春.暨南大学2006
  • [4].盐藻细胞的培养和采收研究[D]. 郑毅.北京化工大学2003
  • [5].强光胁迫下雨生红球藻积累次生类胡萝卜素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变化和光保护机制[D]. 李莹.华中师范大学2005
  • [6].杜氏盐藻生物学特性研究[D]. 赵良侠.安徽农业大学2005
  • [7].盐藻中β-胡萝卜素及多糖的研究[D]. 隋晓.中国海洋大学2005
  • [8].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 马祖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9].杜氏盐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汪本凡.安徽农业大学2004
  • [10].盐藻和小球藻富集铬(Ⅲ)的优化培养条件研究[D]. 张学颖.暨南大学2004

标签:;  ;  ;  ;  ;  ;  

盐藻的生长特性及逆境下β-胡萝卜素积累规律和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