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孔及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微小孔及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微小孔和阵列孔加工一直是机械加工领域的难题之一。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非接触式加工、无明显宏观作用力和“以柔克刚”等特点,使其在加工微小孔、阵列孔,尤其在加工难加工材料小孔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微小孔和阵列孔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已成为当前微细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热点。然而在微小孔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工具电极损耗大、放电状态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等问题,阻碍了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通常采取电极旋转、电极削边、定时抬刀和超声复合加工等辅助策略来改善极间放电状态以降低电极损耗、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状态的稳定性。尽管如此,由于电火花放电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对放电过程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放电过程中材料蚀除过程和电蚀产物排出过程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已成为制约微小孔和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瓶颈。为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电火花单脉冲、有限次脉冲和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和微小孔、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的流场分布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材料的蚀除过程和电蚀产物的排出过程的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单脉冲放电过程是认识和研究电火花放电过程的基础。本文基于热传导理论,对电火花单脉冲放电过程进行温度场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单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分析了峰值电流和脉宽对温度场分布和放电凹坑尺寸形貌的影响规律,并做相应的实验验证。通过数值模拟相同放电能量条件下单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分析了不同的峰值电流和脉宽组合对放电凹坑尺寸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过程可以看作是由无数次单脉冲放电过程重复叠加的结果。然而由于电火花放电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很难将单脉冲放电过程的研究结果直接推广至连续脉冲放电过程。为此,在单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有限次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分析了不同放电位置对后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和蚀除凹坑的影响规律。根据有限次脉冲放电凹坑的分布情况和极间电场分布情况,确定了连续放电位置的随机分布原则,并依此建立了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温度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连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仿真了工件表面的动态蚀除过程;分析了单个脉冲放电过程的残留温度场和蚀除凹坑对后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分布和蚀除凹坑的影响规律,并做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在微小孔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电极削边和定时抬刀等工艺来提高电蚀产物的排出效率以改善加工状态,这些改进措施都与间隙流场密切相关。因此,对微细电火花圆柱电极、削边电极旋转和抬刀加工过程中间隙流场进行了仿真,通过数值模拟间隙流场中速度场分布和电蚀产物的运动规律,分析了在电极旋转加工过程中电极形状差异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在抬刀加工过程中抬刀速度和高度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做相应实验验证。在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损耗严重、加工效率低、阵列孔一致性差和放电状态不稳定等问题一直限制着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通常采取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方法来提高加工效率和放电状态的稳定性,但并没有从理论上合理的解释其作用机制。为此,结合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阵列孔实验,对阵列孔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过程间隙流场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一个振动周期内间隙流场中电蚀产物的运动规律,分析了超声振动对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过程中电蚀产物排出过程的作用机制、以及超声的振幅和频率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电火花单脉冲、有限次和连续脉冲放电过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据此分析和探寻了电火花放电过程中材料的蚀除机理;研究了电火花加工微小孔和阵列孔过程的间隙流场分布情况,并据此分析和优化了电蚀产物的排出过程。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微细电火花加工的技术潜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微细电火花加工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微细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加工的机理与温度场研究
  • 1.3.2 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加工的温度场研究
  • 1.3.3 微小孔电火花加工实验和流场仿真研究
  • 1.4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应用现状
  • 1.4.1 微细轴及微细孔电火花应用现状
  • 1.4.2 阵列孔及微三维结构微细电火花应用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微细电火花单脉冲放电过程仿真及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导热理论
  • 2.2.1 导热方程
  • 2.2.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3 微细电火花单脉冲放电过程分析
  • 2.3.1 单脉冲放电能量的分析
  • 2.3.2 单脉冲放电过程的热源分析
  • 2.3.3 放电通道半径的计算
  • 2.3.4 放电通道高斯热源的计算
  • 2.3.5 热传导模型的求解
  • 2.4 材料属性及相变的处理
  • 2.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2.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2.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6 微细电火花单脉冲加工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2.6.1 微细电火花单脉冲加工实验
  • 2.6.2 微细电火花单脉冲加工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细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蚀除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细电火花有限次脉冲放电蚀除仿真研究
  • 3.2.1 网格模型的建立
  • 3.2.2 放电位置的选择
  • 3.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微细电火花连续脉冲放电蚀除过程仿真研究
  • 3.3.1 放电位置随机分布研究
  • 3.3.2 连续脉冲放电模型的加载及求解
  • 3.3.3 连续脉冲放电蚀除过程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连续脉冲放电加工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细电火花加工微小孔间隙流场仿真及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圆柱电极和削边电极电火花加工微小孔流场仿真及实验
  • 4.2.1 控制方程
  • 4.2.2 网格划分及相依参数的设置
  • 4.2.3 间隙流场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4 微细电火花圆柱电极和削边电极加工微小孔实验
  • 4.3 电火花圆柱电极抬刀加工微小孔过程间隙流场仿真
  • 4.3.1 电火花圆柱电极抬刀加工微小孔过程间隙流场仿真模型
  • 4.3.2 圆柱电极电火花抬刀加工微小孔间隙流场仿真
  • 4.4 削边电极电火花抬刀加工微小孔间隙流场仿真
  • 4.4.1 削边电极电火花抬刀加工微小孔间隙流场几何模型
  • 4.4.2 电火花削边电极抬刀加工微小孔过程流场仿真结果
  • 4.5 微细电火花圆柱电极和削边电极抬刀加工微小孔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阵列孔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实验及流场仿真
  • 5.1 引言
  • 5.2 微细电火花阵列电极加工阵列孔
  • 5.2.1 微细阵列电极的制备
  • 5.2.2 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实验
  • 5.3 超声在阵列电极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 5.3.1 放电状态
  • 5.3.2 表面质量
  • 5.3.3 加工效率
  • 5.4 阵列孔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过程间隙流场仿真
  • 5.4.1 间隙流场几何模型
  • 5.4.2 振动周期内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过程间隙流场仿真
  • 5.4.3 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过程间隙流场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微小孔及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