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在肿瘤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在肿瘤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论文题目: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在肿瘤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苑玉清

导师: 游潮

关键词: 细胞株,细胞间连接通讯,旁观者效应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自杀基因疗法克服了病毒介导的基因疗法的最大缺陷,即其转导的基因不能进入所有的肿瘤细胞。通过自杀基因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 effect),自杀基因转导细胞可对邻近非转导细胞产尘细胞毒作用。现已证明,几乎所有的自杀基因系统都具有旁观者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可能在旁观者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in vivo还是in vitro,缝隙连接的表达高低与潜在的旁杀伤作用之间具有直接的相关性,特别是在使用单纯疱疹胸激酶/更昔洛韦(herpes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ganciclovir,HSV-TK/GCV)作为自杀基因系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增加gap junction的表达量或转导gap junction基因,或使用可增加gap junction功能的代谓}化合物(如视黄醛或cAMP)均可提高自杀基因疗法的旁杀伤作用。本研究旨在以上理论与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下问题:①HSV-TKJGCV基因系统对鼠C6细胞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旁观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②检测C6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及其化学调节变化,并探索其在自杀基因疗法中的作用机制。③进一步研究C6细胞株转染基因前后的生物学特性。④探索缝隙连接上调剂或下调剂对HSV-/TK/GCV基因治疗系统的影响并探索BE在肿瘤自杀基因治疗中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脂质体法pcDNA_3-TK质粒转染C_6细胞株

一、质粒DNA的转化、扩增、回收与鉴定

材料

方法

结果

二、脂质体法pcDNA_3-TK转染C_6细胞株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_6细胞缝隙连接通讯与“旁观者效应”的发生及其化学调控

一 细胞内在GJIC功能测定及其化学调控

材料

方法

结果

二 Apigenin/GCV对C_6-TK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材料

方法

统计方法

结果

三 “旁观者效应”的检测及GJIC调节剂对其影响

材料

方法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致谢

声明

发布时间: 2005-11-09

参考文献

  • [1].六味地黄丸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肿瘤的增效作用[D]. 杜标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2].放射敏感性肿瘤自杀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宫颈癌杀伤作用的研究[D]. 李玉梅.中南大学2006
  • [3].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启动子调控自杀基因HSV-TK靶向性表达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D]. 唐小军.四川大学2006
  • [4].自杀基因、血卟啉联合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D]. 钱东华.吉林大学2007
  • [5].胃癌联合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 叶玲.中南大学2010
  • [6].放射线诱导性自杀基因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 范永刚.南京医科大学2003
  • [7].鼻咽癌的靶向性放射增敏基因治疗[D]. 胡璟.中南大学2009
  • [8].鼻咽癌的基因—放射治疗实验研究[D]. 唐瑶云.中南大学2003
  • [9].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D]. 沈历宗.南京医科大学2003
  • [10].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载HSV1-TK自杀基因超声微泡造影剂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 周世骥.重庆医科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从缝隙连接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增效作用[D]. 易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 [2].丹参酮IIA对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静.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 [3].Connexin43介导的缝隙连接胞间通讯在胃癌细胞腹腔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唐波.第三军医大学2009
  • [4].六味地黄丸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肿瘤的增效作用[D]. 杜标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5].中药活性成分对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D]. 谭宇蕙.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靶向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 苏国强.第一军医大学2005
  • [7].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自杀基因旁杀伤效应及GJIC的影响[D]. 吴映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8].上调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以促进胶质瘤HSV-tk基因治疗疗效的实验研究[D]. 张雪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9].全反式维甲酸增强前列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旁观者效应及其与连接蛋白43的关系[D]. 陈卫国.苏州大学2006
  • [10].HSV1-sr39TK/GCV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旁观者效应”机制探讨[D]. 徐晓燕.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在肿瘤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