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间隙对直、弯静叶轴流压气机时序效应影响的研究

轴向间隙对直、弯静叶轴流压气机时序效应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而压气机作为航空涡轮发动机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其气动性能的改善对整个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高的效率及压比、更大的负荷与喘振裕度、更小的尺寸及更轻的重量成为压气机性能提高的目标所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对一台重复级低速轴流压气机流场的详细测量,分别研究了采用直静叶及正弯静叶的压气机在不同轴向间隙、不同流量工况及不同静叶时序位置下的流动特性,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流场进行了验证,补充了实验过程中无法测得的流场细节。最后以此为基础,通过拓扑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带叶根间隙的压气机静叶流道内的详细涡系结构,并指出了设计工况下流场的拓扑规律和不同静叶之间的流场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在原型轴向间隙方案下,采用直、弯静叶的压气机中都存在明显的时序效应,且时序效应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强。通过考察两列静叶时均尾迹相对位置与效率之间的联系,验证了经典的尾迹/前缘干涉理论:当前级叶列时均尾迹扫在后级同名叶列前缘附近时,对应效率最高的时序位置;当前级叶列时均尾迹位于后级同名叶列流道中央时,对应效率最低的时序位置。相比较而言,采用正弯静叶时由于尾迹形状复杂易于掺混耗散,因此压气机时序效应要弱于采用直静叶时,但前者效率明显高于后者。由于在原型间隙方案下采用正弯静叶的压气机扩压能力略弱于采用直静叶时,因此其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输入扭矩的减小。实验结果还表明,正弯静叶对吸力面角区低能流体的径向迁移作用减小了两端的流动损失,而正弯静叶在近喘工况下对流场的较强控制作用也是喘振裕度提高的原因所在。当同级动、静叶间轴向间隙减小后,一级静叶和二级动叶间距离拉长,一级静叶尾迹在进入二级动叶之前耗散加剧,无法在二级静叶流道内形成清晰的干涉作用,时序效应因此而减弱。随着轴向间隙的减小,压气机扩压能力得到提高,扭矩也随之上升,这使得效率先增后减,说明存在一个最佳轴向位置使得压气机整机效率达到最优。此外,静叶对气流的折转能力也随着轴向间隙的减小而增大,但通流能力有所减弱。轴向间隙减小后,采用正弯静叶的压气机压比提升的幅度要高于采用直静叶的压气机,但扭矩增长却低于后者,因此,在小轴向间隙下采用正弯静叶的压气机比采用直静叶时获得了更显著的效率提升。在近喘工况下,采用直静叶的压气机出口流场随着轴向间隙的减小而急剧恶化,而采用正弯静叶时则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正弯静叶对流场的强力控制作用在小轴向间隙下能体现出更大的优势。设计工况下,采用正弯静叶压气机的最佳轴向间隙要小于采用直静叶时,这表明采用正弯静叶的压气机能在更小的轴向间隙下获得更高的效率提升,而更小的轴向间隙同时还能带来减轻发动机重量的效果。针对实验结果数据量少、流场细节显示不够清晰的缺陷,选用了商业软件CFX11.0对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校核显示,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作为流场定性分析的依据。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拓扑分析,发现具有叶根间隙的压气机直静叶流道前后主要存在三个大尺度旋涡,分别是流道顶部的上通道涡、流道底部的刮削涡和尾缘后形成的集中脱落涡。此外还存在着若干个小尺度的旋涡结构:如马蹄涡压力面分支、壁角涡压力面分支及叶片出口吸力面叶顶附近的回流形成的旋涡以及叶根间隙内的一系列旋涡结构。相比之下,正弯静叶流道内的旋涡结构则相对较为简单,其中包括与直静叶流道中相同的上通道涡、刮削涡、一个集中脱落涡及马蹄涡压力面分支和壁角涡压力面分支,但其生成位置和旋涡尺度有所区别;另外正弯静叶流道后多衍生出一个集中脱落涡,但在叶根间隙中的旋涡结构由于增强的泄露流动而全部消失不见。当沿流向的压力梯度性质发生变化时(顺压梯度和逆压梯度之间的相互转化),流场内的奇点总数增加,流动混乱程度加剧,而当气流逐渐“适应”该压力梯度后,流场结构开始简化,若没有再次发生压力梯度的变化,则流场内的总奇点数将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上。比较直、弯静叶流道内的拓扑结构,后者在流道内的总奇点数明显少于前者,主要原因在于正弯静叶的流动控制能力减少了叶片表面的半奇点数,而叶根间隙内的泄漏也对总奇点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流道出口后,由于正弯静叶的表面径向分力对流场残留的扰动作用和尾迹的掺混加剧,导致了最终的稳定流场要比直静叶中更复杂一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叶轮机械内的非定常流场
  • 1.3.1 叶轮机内非定场流动现象分类
  • 1.3.2 叶轮机内非定场流动的研究现状
  • 1.4 轴流叶轮机械内的叶列间干扰理论
  • 1.4.1 尾迹干涉效应
  • 1.4.2 涡系的传播与影响
  • 1.4.3 位势型强迫作用
  • 1.4.4 叶列间干扰理论在叶轮机械中的研究进展
  • 1.5 弯曲叶片的研究综述
  • 1.5.1 叶片弯曲的几何定义
  • 1.5.2 弯曲叶片对流动控制的理论依据
  • 1.5.3 弯曲叶片在压气机中的研究成果
  • 1.6 叶轮机械中旋涡结构的研究现状
  • 1.6.1 叶轮机内的旋涡结构研究综述
  • 1.6.2 带叶顶间隙的叶栅流场旋涡结构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
  • 2.2.1 实验台本体结构
  • 2.2.2 实验叶片相关参数
  • 2.2.3 直、弯静叶叶型
  • 2.2.4 实验方案
  • 2.2.5 参数测量系统的布置
  • 2.2.6 实验台控制系统
  • 2.3 实验测试系统
  • 2.3.1 大气压测量
  • 2.3.2 实验压力测量
  • 2.3.3 温度测量
  • 2.3.4 湿度测量
  • 2.3.5 扭矩测量
  • 2.4 数据的采集与滤波
  • 2.4.1 测量数据的信号采集
  • 2.4.2 数据信号的软件滤波
  • 2.5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2.5.1 实验数据的处理公式
  • 2.5.2 实验误差分析
  • 2.6 对实验台进行的一些技术改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用直、弯静叶压气机时序效应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压气机总性能的时序效应
  • 3.2.1 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时序效应曲线
  • 3.2.2 压气机总性能特性曲线
  • 3.3 二级静叶出口截面流场特性
  • 3.3.1 设计工况下的性能比较
  • 3.3.2 近堵塞流量工况时的流场分布
  • 3.3.3 近喘工况的流场研究
  • 3.4 设计工况下一级静叶后截面气动性能分析
  • 3.4.1 总压升系数等值线分布规律
  • 3.4.2 出口截面内流线特性
  • 3.4.3 节距平均参数沿径向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轴向间隙下的压气机性能变化
  • 4.1 引言
  • 4.2 轴向间隙变化对采用直静叶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 4.2.1 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时序效应
  • 4.2.2 总性能特性曲线的变化
  • 4.2.3 二级静叶后截面气动性能的比较
  • 4.2.4 设计工况下一级静叶后截面比较
  • 4.3 轴向间隙变化对正弯静叶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时序效应
  • 4.3.2 总性能特性曲线的变化
  • 4.3.3 二级静叶后截面气动性能的比较
  • 4.3.4 设计工况下一级静叶后截面比较
  • 4.4 采用直、弯静叶的压气机在不同轴向间隙下的性能对比
  • 4.4.1 效率与压比特性曲线
  • 4.4.2 设计工况下的时序效应
  • 4.4.3 设计工况下轴向间隙对效率及压比的影响
  • 4.4.4 喘振裕度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带叶根间隙的压气机静叶流道旋涡结构探讨
  • 5.1 引言
  • 5.2 数值计算方法
  • 5.2.1 商业CFD 软件CFX11.0 的特点
  • 5.2.2 控制方程
  • 5.2.3 计算方法
  • 5.2.4 CFX11.0 湍流模型介绍
  • 5.2.5 网格生成
  • 5.2.6 边界条件设定
  • 5.3 数值模拟的精度校核
  • 5.3.1 总压升系数校核
  • 5.3.2 横截面流线校核
  • 5.4 设计工况下带根部间隙的直静叶流道拓扑结构探讨
  • 5.4.1 采用数值模拟结果代替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 5.4.2 本文研究对象适用拓扑法则及奇点命名规则
  • 5.4.3 上通道涡的生成机理及其与马蹄涡的相互作用
  • 5.4.4 叶根间隙内的旋涡演变规律
  • 5.4.5 流道横截面的二维流场拓扑结构分析
  • 5.5 正弯静叶流道几个代表截面流场拓扑分析
  • 5.6 三维流场旋涡结构总结
  • 5.6.1 直静叶流道旋涡结构
  • 5.6.2 正弯静叶流道旋涡结构
  • 5.7 流场总奇点数变化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静叶之美[J]. 快乐语文 2018(Z5)
    • [2].基于压气机动静叶干涉的共振研究[J]. 热力透平 2020(01)
    • [3].汽轮机中压某级静叶弯扭对气动性能影响初探[J]. 汽轮机技术 2020(01)
    • [4].工业汽轮机高负荷末级静叶积叠规律研究[J]. 汽轮机技术 2020(04)
    • [5].畸变条件下非轴对称静叶对风扇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6)
    • [6].轴流压气机带冠静叶和不带冠静叶的比较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 [7].电动鼓风机智能化静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甘肃冶金 2014(06)
    • [8].油气混输泵复合式静叶的数值模拟[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9].正弯静叶和直叶静叶透平级气动性能的对比分析[J]. 动力工程学报 2010(01)
    • [10].带根部间隙的直、弯压气机静叶流场的实验[J]. 推进技术 2009(05)
    • [11].轴流式主风机静叶初始角度偏小问题的判断及处理[J].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09(05)
    • [12].干扰抑制软件在轴流风机静叶控制中的应用[J]. 冶金动力 2008(02)
    • [13].静叶调节系统的原理和维修[J]. 河北企业 2008(10)
    • [14].某压气机进口级流动损失及静叶流场分析[J]. 燃气轮机技术 2016(01)
    • [15].燃压机组静叶内环的叶片槽及铆钉孔加工[J]. 机械工程师 2016(08)
    • [16].正弯压气机静叶流道内流动结构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10)
    • [17].非轴对称弯掠静叶对畸变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20(01)
    • [18].非轴对称静叶对跨声速风扇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5(01)
    • [19].一种静叶持环T型叶根槽修复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7)
    • [20].电动静叶调节技术在轴流机组的研制与应用[J]. 风机技术 2014(02)
    • [21].周向倾斜静叶在动静干涉中的非定常特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3(03)
    • [22].台山电厂5B引风机静叶突开及引风机过流故障处理[J]. 机电信息 2012(03)
    • [23].超超临界汽轮机末级静叶流动数值模拟[J]. 热力透平 2020(02)
    • [24].汽轮机横置静叶级涡轮静叶造型技术研究[J]. 汽轮机技术 2019(01)
    • [25].汽轮机静叶除湿方法的数值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10)
    • [26].汽轮机低压缸隔板静叶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J]. 科技传播 2016(19)
    • [27].高炉鼓风机静叶伺服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5(06)
    • [28].超声速串列静叶积叠优化分析[J]. 航空科学技术 2015(05)
    • [29].改善汽轮机空心静叶焊接自动化应用的研究[J]. 热力透平 2013(01)
    • [30].热电厂高炉风机静叶角度控制方法的改进[J]. 梅山科技 2015(04)

    标签:;  ;  ;  ;  ;  

    轴向间隙对直、弯静叶轴流压气机时序效应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