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研究郭贵斌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研究郭贵斌

(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天津300300)

摘要:我国在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中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分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相关情况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

引言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网络在线系统、监控系统、分散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辅助系统组成。电力企业热控系统在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相关设备运行变得更加复杂。设计上、运行上和管理中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系统运行故障。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热控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认识不深,导致电厂热控自动化的运行稳定性较差,给电厂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确保其热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安全,确保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1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1.1分散控制系统

分散控制系统是一个过程监控级和过程控制级共同组成的一个以通信网络作为沟通纽带的综合性多级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显示、通讯和控制的4C技术,系统的基本运行思想是集中显示、集中操作、分散控制、分级管理、组态方便、配置灵活,其硬件系统在电厂热控恶劣的现场环境中仍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该系统一般由4个独立接口部分组成,这几个接口分别是现场控制接口、开发维护接口、网间通信接口和运行操作接口。作为组成多功能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关键,网间通信接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各个接口的合理配置和灵活组态实现对多个控制系统的分散控制,其中包括顺序控制系统、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炉膛安全系统、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1.2辅助控制系统

辅助控制系统是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辅助控制系统可以在无人控制下进行工作。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将自动控制指令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进行设置,然后在数据交换机和其他数据接口的辅助下确保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该系统也可以综合传输数据。要想实现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则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来进行,使其在无人控制状态下可以自动完成整个运行工作。

1.3实时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监控工具,为了确保电厂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它们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在一些无人检查、值班地区或者操作危险系数较大的地区,想要进行实时监控必须采用视频网络监控系统。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只要利用辅助系统中设置的通信接口就可以监控整个火电厂,也可以监视整个电厂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综合、有效的管理电厂的所有信息。通过连接厂级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通信接口,数字视频网络系统可以综合管理整个电厂的全部信息。

1.4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视频网络监控系统作为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控工具,是电厂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电厂运行过程中进行实时和全面的监控,特别是将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应用到一些无人检查和值班的地区以及一些操作具有较大危险的地区,可以有效的确保运行的安全性。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与辅助系统中的设置的通信接口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实现对整个电厂运行的实时监控。另外视频网络监控系统也可以对电厂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视。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通过与厂级管理信息系统、通信接口等有效的连接,可以实现对电厂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2保证电厂热控系统稳定性的意义

在电厂中,利用热控系统完成相应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电厂的机组系统在主设备与辅设备有故障产生时,热控系统中相关系统就会第一时间采取应对策略进行对应保护工作,最终达到设备故障软化与停机待修的目的,尽最大限度避免设备损害和人身伤亡现象产生。换句话说,机组主设备与辅设备在没有问题的时候,热控系统中的某些保护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并表现为一定程度相关性,是带电待机的状态,主设备与辅设备故障生成时,热控保护机制就会立马启动,相关系统就会马上投入工作当中。所以假使主设备与辅设备有故障生成,热控保护系统同一时间也有故障的情况下保护装置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了,或主设备与辅设备都运行正常但热控保护相关系统有故障时整个主设备与辅设备也有可能产生停运现象,最终整个系统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甚至是瘫痪。但是电厂全机组系统热控参数差不多覆盖了整个机炉电等相关设备,各设备与系统间互相制约,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凡某一环节有问题产生给发电厂带来的损失都是无法估算的。所以,确保电厂热控保护相关系统没有故障可以说是电厂整个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确立的基础。

3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分析

3.1系统控制单元设计优化

对热控系统控制单元DCS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提高单元控制的智能化与响应性,在根本上提高DCS系统运行智能化与灵敏度,对系统监控能力进行完善。基于此需要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做好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联系,对传统技术体系进行更新,形成高智能、现代化分散控制系统,如利用DEH控制系统。同时,还需要对自动控制过程控制软件进行优化,即在对控制程序模块进行设计时,需要对系统控制范围内以及控制指标进行优化,提高系统整体抗干扰性能。其中要求自动控制过程优化设计,争取提高系统过程控制处理能力,在每个过程控制中实现软件服务,最大程度上来满足电厂生产监控需求。

3.2优化自动控制过程控制软件的功能

提高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应从设计阶段入手。在设计自动化控制程序模块的过程中,优化其控制范围和控制指标,确保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提高。并且要注重自动控制工程软件的功能优化,以便于提高电力热控系统的控制能力,实现系统运行的全程监控。发挥系统监控的重要作用,为其运行的每个过程提供监控软件,完成对系统运行的监控,对发现问题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第一时间的处理,进而降低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3.3提高辅助控制系统的应用率

应加大对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以及业务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管理知识以及系统控制能力,充分发挥辅助控制系统的作用,不仅应用于主机控制系统中,也应该在辅助生产车间内应用。由于每一个车间的应用设备存在一定差异,配套的辅助控制系统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应接口通信协议自然会有所区别,因此应做好物理接口和设备通信协议之间的关系转换、数据转换,确保整个控制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3.4合理强化APS技术

APS技术就是指顺序控制技术,其是电厂热控自动化技术实现的基础技术,因此应该对这方面进行优化改造。应该提升员工对这一技术的认知程度,提升其操作规范性,在电厂内制定合理的系统操作规范和指南,有效防范人员错误操作的情况。同时,对这一系统进行优化操作后可以有效降低热控机组启停时间,能够保证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高灵敏性。

结束语

近年来,电厂机组装机容量及运行参数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热控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体现出来,其对维护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线路抗干扰能力,合理对其接口进行设计,使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得以提升,从而确保其稳定的运行,为电厂正常的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建.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

[2]田超.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研究[J].科技风.2017(12)

[3]郑玉成.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技术与市场.2017(07)

标签:;  ;  ;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研究郭贵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