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银杏滴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

复方银杏滴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

论文题目: 复方银杏滴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作者: 张爱林

导师: 孙建宁

关键词: 复方银杏滴丸,钙超载,环氧化酶,血管性痴呆,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因子,自由基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类疾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被当今医学界视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热点。老年期痴呆按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又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混合型痴呆。随着近年来有关老年期痴呆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迹象表明,AD和VD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因学、病理学以及流行病学等多方面存在着交叉性。 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多伴有持续性和多发性认知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欧美等国60岁以上人群痴呆发病率为16%-29%,其中VD占12%-37.2%;在亚洲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VD发病率较AD相对为高。日本VD发病率占老年期痴呆的60%-70%;我国11个城市普查结果表明,60岁以上人群中VD的发病率为324/10万,占痴呆的60%-70%。该病如此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家庭负担。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研制切实有效的VD防治药物已势在必行。 复方银杏滴丸(compound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dropping pill,CGDP)是以银杏叶提取物和人参皂苷为主要有效组分研制的中药复方,主要用于防治VD和脑功能衰退。该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兼顾中西医学特点,既具备中药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又具有西药用量少、成分确切等长处。因此,研制开发复方银杏滴丸,找寻更新更有效的抗VD药物,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具体体现。 本课题根据复方银杏滴丸中主要有效组分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报道,结合VD和脑功能衰退的研究现状,从整体、细胞、分子等水平,采用体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行为学、生化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药物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分别采用放免、酶联免疫吸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复方银杏滴丸对拟痴呆模型动物脑功能衰退的改善作用及初步机制分析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本实验分别采用颈内动脉注入同种大鼠自体血栓栓子的方法制成的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大鼠模型以及D-半乳糖皮下注射诱导的脑功能衰退小鼠模型,观测复方银杏滴丸对于模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生化、病理学指标的影响。 1.1 复方银杏滴丸对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颈内动脉注入同种大鼠自体血栓栓子制成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大鼠模型,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分光光度法、HE染色及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法检测各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乳酸(LA)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脑梗塞范围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复方银杏滴丸(10、20、40 mg/kg)各组经连续给药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大鼠造模41天后出现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中,明显缩短模型大鼠在定位航复方银杏滴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行试验中的逃避潜伏期以及空间探索试验中首次穿越平台的时间。给药46天,复方银杏滴丸可以明显增强脑组织AChE活力,维护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正常:降低LA含量,减轻脑缺氧。HE染色结果显示,复方银杏滴丸20、40m叭g连续给药46天,可以改善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增强其脑皮质区BDNF表达,并减弱GFAP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1.2复方银杏滴丸对D一半乳糖诱导脑功能衰退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D一半乳糖120m叭g颈背部皮下注射39天造成脑功能衰退小鼠模型,分别采用跳台法和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生化代谢。结果显示,D一半乳糖120m叭g颈背部皮下注射39天造成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复方银杏滴丸(15、30、60m叭g)各组经连续给药39天后,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这种学习记忆障碍,表现为在跳台试验中,潜伏期明显延长,停留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在水迷宫试验中,各点训练和测试的时间明显缩短,错误次数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颈背部皮下注射D一半乳糖49天可以造成小鼠脑组织自由基损伤,表现为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肤甘肤过氧化物酶(GSH一Px)活力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和脂褐素含量显著增加。复方银杏滴丸三个剂量组均能减轻这种自由基损伤,表现为提高脑组织SOD和GSH一Px活力,降低MDA和脂褐素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2复方银杏滴丸对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晌 血栓形成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之一,与血管壁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表达异常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密切相关。本实验采用急性血癖大鼠模型,测定复方银杏滴丸对于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不同诱导剂诱导豚鼠血小板聚集,观测复方银杏滴丸对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2.1复方银杏滴丸对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8 mg/kg两次,合并冰水浸泡制成急性血疲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结果显示,两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合并冰水浸泡可以导致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表现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变形性减弱。复方银杏滴?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一 前列腺素及相关脂质介质与血管性痴呆

1.脑内磷脂酶A_2活性和前列腺素第二信使的产生

2.血小板活化因子

3.环氧化酶-2

文献综述二 银杏叶提取物抗脑功能衰退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要点

1.改善能量代谢和对抗酸中毒

2.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自由基损伤

3.阻止炎症反应发生

4.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5.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6.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7.改善血液流变学

前言

第一部分 复方银杏滴丸对拟痴呆模型动物脑功能衰退的改善作用及初步机制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复方银杏滴丸对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复方银杏滴丸对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复方银杏滴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脑组织PAF-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合讨论

1.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2.复方银杏滴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可能机理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7-11

相关论文

  • [1].康脑灵胶囊调控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神经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D]. 张法荣.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 [2].脑力苏胶囊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智能障碍的实验研究[D]. 岳仁宋.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 [3].康欣胶囊及其拆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及临床观察[D]. 刘锡棐.福建中医学院2005
  • [4].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机制研究[D]. 陈志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5].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治疗作用机理研究[D]. 武常生.河北医科大学2006

标签:;  ;  ;  ;  ;  ;  ;  

复方银杏滴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