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家—宗”体系财产关系研究

明清徽州“家—宗”体系财产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财产问题历来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而利益是人们行为产生的原因。有时候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有时候为了共同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有时共同利益成为了利益的主要方面,有时个人利益又成为主要方面。为了避免各种利益矛盾尖锐化,就有必要划定财产权的界限,明确产权主体,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概莫能外。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家庭以大家庭为主,其实,由于包容于其中的每个小家庭都有自己的核心,往往家各存私,具有很强的离心力,传统的大家庭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状况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后期表现尤为突出。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日益明晰化,家产的析分是否会使宗族从内部瓦解?财产私有会不会对宗族财产形成强大冲击?这是本文想要探索的问题。之所以选定徽州,是因为徽州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徽州自然环境恶劣,向有“七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大批徽州士民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寄命于商”,外出谋生,这就给这个封闭的世外桃源带来了商品经济的飓风。面对商品经济浪潮的袭击,素称“邹鲁之乡”、往往群族聚居的徽州,能否还能聚而不散?20世纪80年来以来,徽州文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对徽州文书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文献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虽然徽州文书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家庭形态、权利结构以及财产关系对其的影响关注还不够。本文从此薄弱处入手,选取了“家——宗”这个社会基层群体单位,利用文书、档案、方志等资料,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家庭中的财产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看到财产利益与家庭形态、经济发展的互动影响,并进而明白界定产权的重要性。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一、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不足:前人虽然在社会经济史、宗法宗族制度以及社会法制史等方面都作了研究,但没有系统地把几者结合起来,研究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由此着手探索财产利益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二、相关理论。根据本文内容的需要,介绍了有关家庭和产权方面的理论。这部分既探讨了家庭、产权的一般性概念,也表述了笔者切合本文对理论的理解。这部分是文章的地基。三、明清徽州自然、社会环境。介绍了徽州社会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这是本文探讨的背景。四、“家——宗”体系财产关系概述。主要阐述了明清时期徽州家产和族产的状况,由此才能较好看到其变化趋势。五、分家文书所反映的“家——宗”体系财产关系。这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分析:家产分析对家庭形态的影响;财产利益对“小家庭——大宗族”的影响;诸子均分对家产的影响;女子的财产分割权形成一种私产;财产继承制度对“家——宗”体系的影响。六、土地文书所反映的“家——宗”体系财产关系。从“家——宗”体系着手,分析了家族内部的土地财产处理关系和宗族内部的财产处理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家——宗”体系所产生的影响。七、商品经济对“家——宗”体系的影响。呼应第四部分,分析家产和族产的变化,“穷村乡,富祠堂”形象地概括了这种趋势。最后是结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 相关理论
  • (一) 家庭理论
  • (二) 产权理论
  • 二 明清徽州自然、社会环境
  • 三 “家——宗”体系财产关系概述
  • (一) 契约文书与产权的关系
  • (二) 明清时期徽州家产和族产现状
  • 四 分家文书所反映的“家——宗”体系财产关系
  • (一) 家产析分对家庭形态的影响
  • (二) 财产利益对“小家庭——大宗族”的影响
  • (三) 诸子均分对家产的影响
  • (四) 女子的财产分割权形成一种私产
  • 1、女儿的财产分割权
  • 2、妻子的财产继承权
  • (五) 财产继承制度对“家——宗”体系的影响
  • 五 土地文书所反映的“家——宗”体系财产关系
  • (一) 家族内部的土地财产处理所反映的家庭关系
  • (二) 宗族内部的财产处理关系对“家—宗”体系的影响
  • 六 商品经济对“家——宗”体系的影响
  • (一) “穷村乡”——私家产业的弱小
  • (二) “富祠堂”——宗族产业的强大
  • 1、精神上的联结纽带
  • 2、物质上的坚强支柱
  • (三) 族产不断私有的趋势
  • 结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声乐教学对传承与发展徽州民歌的作用[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2)
    • [2].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0)
    • [3].徽州韵味[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7)
    • [4].《徽州绿荫》[J]. 韶关学院学报 2020(05)
    • [5].徽州古建筑的保护与合理性发展[J]. 城市建筑 2020(14)
    • [6].徽州傩舞的历史特色、现状与传承保护[J]. 黄山学院学报 2020(04)
    • [7].徽州印象[J]. 艺术评论 2018(11)
    • [8].《徽州印象之一》[J].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5)
    • [9].《徽州速写——初春的村庄》[J]. 小说评论 2019(05)
    • [10].徽州印象[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2)
    • [11].梦徽州[J]. 人民司法(天平) 2017(12)
    • [12].秋染徽州[J]. 人民司法(天平) 2017(30)
    • [13].《水墨徽州》[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03)
    • [14].水墨徽州[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03)
    • [15].《徽州·寂夜》[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01)
    • [16].暮色·徽州[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7].徽州小记——建筑的文学化关联创作初探[J]. 建筑与文化 2016(11)
    • [18].徽州味象[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01)
    • [19].徽州建筑窗棂审美意蕴解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0].同学会:近代旅外徽州青年学子的群体组织及其运作[J]. 安徽史学 2017(04)
    • [21].徽州地域色彩文化与当地徽茶包装设计[J]. 福建茶叶 2017(08)
    • [22].从明清徽州家谱看女性经济活动及其特点[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8)
    • [23].徽州土地买卖活动中逃税方式略论[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07)
    • [24].《徽州印象》[J]. 大众文艺 2017(06)
    • [25].春光·徽州[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6].交流与对话:明清时期徽州宗法与教育的互动[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27].徽州服饰的流变及其特征[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01)
    • [28].徽州古桥的建筑文化解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2)
    • [29].试论徽州蒙学著述的整理与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0].梦徽州[J]. 中国民政 2015(03)

    标签:;  ;  ;  ;  

    明清徽州“家—宗”体系财产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