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空团菌的培养特性及其对宿主植物促生作用研究

土生空团菌的培养特性及其对宿主植物促生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对分离自不同宿主植物和不同部位的5株(CgSO1、CgSB2、CgO5、CgSPOP2和Cg5#)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 Cg)进行了最优扩繁条件及其对宿主虎榛子和油松的促生作用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液体培养验证试验对5株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的研究,并通过室内试验对5株Cg对虎榛子和油松的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采用平板培养法对5菌株的最适培养基进行了初筛,并对5菌株培养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五株Cg在培养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除最适温度无差异外,最适pH值、碳氮源、微量元素、无机盐以及维生素都不相同;培养基经优化后,5菌株的菌丝产量均有很大提高,CgSO1、CgSB2、CgO5、CgSPOP2和Cg5#菌株的单菌落菌丝生物量分别达到0.0643g、0.0853g、0.0985g、0.0659g和0.0891g;在液体摇瓶验证试验中,5菌株菌丝产量分别达到了13.189g/L、12.413g/L、18.852g/ L、11.511g/L和14.179 g/L,均达到了液体发酵生产要求。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液体摇瓶试验的结果与固体平板试验的结果是十分吻合的。2、来源不同的5菌株除来自法国的Cg5#外,其中CgSO1、CgSB2、CgO5和CgSPOP2对虎榛子幼苗的感染率分别为43.5%、46.8%、49.2%和48.1%,均达到了四级侵染率;而只有CgSO1和CgSPOP2与油松形成了菌根,而且感染率仅为10.3%和12.4%。接种Cg后,虎榛子菌根苗比对照苗的苗高提高了49.6%-65.9%,地茎提高了14.9%-21.9%,一级侧根数提高了21.7%-34.8%,地上干重提高了51%-69.9%;地下干重提高了108-135.5%,总干重提高了71.8%-88.3%,根冠比提高了27.1%-46%,相对含水量提高了4.9%-8.5%;接种Cg后,油松的菌根苗苗高提高了7.6%-8.6%,地茎提高了10.5%-11.8%,一级侧根数分别提高了12.5%-18.8%,地下干重提高了31.8%-32.9%,总干重提高了16.6%-16.8%,根冠比提高了20.7%-22%。这些结果表明,接种Cg菌株并形成菌根后,可以显著促进宿主苗木的生长,尤其是促进宿主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增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外生菌根研究现状
  • 1.1.1 菌根的发现、命名及类型
  • 1.1.2 形成外生菌根的植物及真菌种类
  • 1.1.3 外生菌根的结构及形成机制
  • 1.1.4 菌根的作用
  • 1.1.5 影响外生菌根形成的因素
  • 1.2 内蒙古中西部山地植被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状况
  • 1.2.1 土生空团菌研究现状
  • 1.2.2 油松简介
  • 1.2.3 虎榛子简介
  •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 2.1 供试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活化
  • 2.2.2 固体培养
  • 2.2.3 液体培养
  • 2.2.4 培养基的初筛
  • 2.2.5 生长速率的测定
  • 2.2.6 最适初始pH 值
  • 2.2.7 最适培养温度
  • 2.2.8 不同C 源试验
  • 2.2.9 不同N 源试验
  • 2.2.10 不同C/N 试验
  • 2.2.11 不同C 浓度试验
  • 2PO4浓度试验'>2.2.12 不同KH2PO4浓度试验
  • 4·7H2O 浓度试验'>2.2.13 不同MgSO4·7H2O 浓度试验
  • 2.2.14 不同柠檬酸铁浓度试验
  • 2.2.15 不同微量元素浓度试验
  • 1浓度试验'>2.2.16 不同维生素B1浓度试验
  • 2.2.17 正交试验
  • 1.2.18 验证试验
  • 1.2.19 测量和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
  • 2.3.2 最佳培养时间
  • 2.3.3 初始pH 值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4 菌株的最佳培养温度
  • 2.3.5 不同C 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6 C 源中葡萄糖与麦芽汁的比例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7 不同N 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8 C/N 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9 C 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PO4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2.3.10 KH2PO4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4·7H2O 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2.3.11 MgSO4·7H2O 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12 柠檬酸铁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2.3.13 微量元素浓度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1对菌丝生长的影响'>2.3.14 维生素B1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1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6 土生空团菌在最优水平组合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 2.4 结论与讨论
  • 3 土生空团菌对虎榛子、油松幼苗促生作用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幼苗培养
  • 3.2.2 幼苗接种及培养
  • 3.2.3 菌根感染率及幼苗各项指标的测定
  • 3.2.4 外部形态、解剖结构观察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虎榛子菌根合成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2 油松菌根合成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竹生空野外[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04)
    • [2].七绝二首[J]. 辽河 2014(02)
    • [3].红壤旱地花生空荚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 2012(10)
    • [4].土生空团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菌物学报 2014(03)
    • [5].花生空瘪果现象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4)
    • [6].沿海地区花生空秕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1)
    • [7].不同治秕物料防治花生空秕效果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02)
    • [8].福建沿海花生空秕诊断及其防治技术[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5)
    • [9].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菌株筛选及其与油松幼苗合成效应[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鲁东地区花生空秕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6)
    • [11].花生空荚原因分析[J]. 花生学报 2010(01)
    • [12].土生空团菌培养基优化与摇瓶培养[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3(01)
    • [13].钙肥对花生空秕果形成影响试验[J]. 南方农业 2015(30)
    • [14].钙肥对花生空秕果形成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5(19)
    • [15].花生空瘪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种子世界 2012(06)
    • [16].花生空秕钙肥的研制及应用效应[J]. 花生学报 2011(02)
    • [17].萝卜对土生空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11(07)
    • [18].浅析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植被、根际土壤因子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 [19].大学生空心病的成因及干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06)
    • [20].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18S rDNA中的Ⅰ型内含子[J]. 微生物学报 2012(09)
    • [21].情系瑶民的黄生空[J]. 湖南农业 2011(07)
    • [22].杨[J]. 老年人 2019(07)
    • [23].虎榛子愈伤组织对土生空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3)
    • [24].硼肥对花生空秕果的形成影响研究[J]. 北京农业 2015(30)
    • [25].不平则怨没出息[J]. 小品文选刊 2018(04)
    • [26].不平则怨没出息[J]. 幸福 2018(12)
    • [27].我的泪[J]. 青年文学家 2012(18)
    • [28].石墨电极一次焙烧品空头原因调查及解决措施[J]. 炭素技术 2008(02)
    • [29].土生空团菌对白云母的风化作用及解钾特性[J]. 微生物学报 2015(03)
    • [30].那做梦的来了[J]. 天风 2011(04)

    标签:;  ;  ;  ;  ;  

    土生空团菌的培养特性及其对宿主植物促生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