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哈代 ——论托马斯·哈代的生态意识

生态哈代 ——论托马斯·哈代的生态意识

论文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晚期一位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横跨两个世纪。他成名于小说创作,晚年又以在诗歌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誉为英国二十世纪文学的开拓者。身处社会转型期,哈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也是见地不凡。本论文受生态批评理论重读哈代的启发,受益于生态批评理论对“地方感”的重视,并以此作为论文的出发点,强调“地方感”是哈代思想、信仰形成的最基本因素,对建立在“地方感”基础上的哈代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以挖掘出蕴藏在这一思想富矿中的生态意识。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首先介绍了生态批评理论的形成和这一理论对哈代的研究。“地方感”的概念并非生态批评理论首创,但生态批评理论积极吸取了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生态批评理论对“地方感”的认可与其自身以及“地方感”这一概念本身同生态学的关联是不无关系的。哈代的“地方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维塞克斯”的建立。同时“地方感”由于对哈代思想、信仰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它又是哈代生态意识生成的基础。第二章着重讨论了哈代对“人类弊病”的洞察,和哈代为此提供的良方:“人类利他主义思想”,揭示了哈代在提倡“人类利他主义思想”的同时,把人类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依存和支撑。第三章集中讨论了哈代的生物中心主义意识,分析了哈代在小说中表现这一意识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哈代是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这也是他为什么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极其敏锐地觉察到达尔文进化论中所包含的生物中心主义的原因之一,哈代也因此意识到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支撑。由于生态学的颠覆性不仅在于它对“相互依存”的强调,更在于它对“相互联系”的重视,因此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哈代的“自然-文化”观,探讨了哈代如何在其地形风景描写中,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凸显这一观点。第五章“结论”指出,哈代的思想与生态学的观点有很多相同之处。哈代对人类的重视与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利益的强调有着本质的区别。哈代把人类与其他生物视作同一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关注他们之间存在的亲缘关系,这使得他成功地预见了二十世纪的生态整体观。哈代对于自然与文化关系的见解与生态批评理论又是不谋而合。而且哈代在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也成了他生态意识的代言工具。同时,笔者进一步指出哈代在将“维塞克斯”与更为广阔的外在世界相联系时,也将自己的生态整体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哈代的生态意识是对当时十九世纪“人类支配自然”环境哲学的挑战,而重新发现哈代的过程也是当今深陷于全球危机之中的世界向哈代学习的一个过程。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Human Interdependence
  • 2.1 Thomas Hardy and “Human Ills”
  • 2.2 Thomas Hardy and Human Altruism
  • Chapter Three Human Beings and Their Fellow-creatures
  • 3.1 Thomas Hardy and Animals
  • 3.2 Thomas Hardy and Biocentrism
  • Chapter Four Human Beings and Landscapes
  • 4.1 Thomas Hardy’s Perception of Nature and Culture
  • 4.2 “Nature and Culture”in Thomas Hardy’s Landscape Description
  • 4.3 “Nature over Culture”in Thomas Hardy’s Landscape Descrip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哈代诗选》[J]. 青春 2020(01)
    • [3].哈代作品中的“英格兰性”[J]. 文教资料 2018(07)
    • [4].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J]. 中学生 2016(24)
    • [5].哈代文化价值研究的现实意义[J]. 长城 2010(08)
    • [6].中国近代关于哈代作品译介出版的“第一”[J]. 写作(上旬刊) 2016(11)
    • [7].论哈代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性[J]. 作家 2015(16)
    • [8].从生态文学视角解读哈代诗歌的自然观[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03)
    • [9].论哈代文学作品中的反传统思想[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7)
    • [10].哈代作品的“乡土气息”[J]. 长城 2009(02)
    • [11].亡妻之赞——析哈代的爱情挽诗[J]. 山东文学 2009(08)
    • [12].悲剧表象潜心包裹之中真实的哈代[J]. 作家 2010(18)
    • [13].解读哈代诗歌的意象运用艺术[J]. 山东文学 2008(Z1)
    • [14].论哈代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3)
    • [15].哈代诗歌的死亡命题[J]. 名作欣赏 2013(23)
    • [16].追求美好,珍惜生活——哈代时间诗的人生启示[J]. 文史博览(理论) 2011(01)
    • [17].哈代的生态女性意识——读《德伯家的苔丝》[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 [18].中国在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项目正式开工[J]. 辽宁化工 2009(03)
    • [19].宿命与现实——从《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J]. 邢台学院学报 2009(02)
    • [20].徐志摩:开启中国的哈代研究之风[J]. 求索 2009(05)
    • [21].中西哈代研究的比较与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 2009(04)
    • [22].徐志摩的哈代情结[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3].论意识形态对哈代诗歌译介的操纵[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 [24].哈代诗歌中女性形象解析[J].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5].从“合二为一”来看哈代的悲剧观[J]. 今古文创 2020(12)
    • [26].哈代作品中的英国“三农问题”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27].论张谷若对哈代作品的翻译——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8].论哈代诗歌《一个荡妇的悲剧》的民谣风格[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9].哈代笔下的女性[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5)
    • [30].论哈代前期与后期的小说结构模式[J]. 芒种 2014(02)

    标签:;  ;  ;  ;  ;  

    生态哈代 ——论托马斯·哈代的生态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