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NMA的IP移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SIP/NMA的IP移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SIP/NMA的IP移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者: 焦燕鸿

导师: 杨莘元

关键词: 移动性管理,协议,位置管理,切换管理

文献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互联网正在向业务多元化和移动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非实时业务,逐渐开展起来的各种多媒体实时业务带动了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性能的巨大提高,使得网络必将向移动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移动化的通信方式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移动的环境下较好的支持多元化的网络应用,尤其是实时业务的应用,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应用课题。 目前关于IP网络中的移动性支持问题得到业界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有针对性的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就网络融合环境下较好保证对实时业务的移动性支持这一问题上,这些移动性方案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单纯的链路层移动性管理方案无法支持宏移动性;移动IPv4存在三角路由、传输效率低、切换时延长以及不易部署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支持实时业务。移动IPv6利用IPv6扩展包头和绑定缓存(Binding Cache)实现了路由优化和端到端的移动性,但也仍然存在传输效率低、切换时延长等问题;基于传输层的移动性方案缺乏通用性、不易部署:基于纯SIP协议的应用层移动性管理方案只能支持UDP连接,不能支持基于TCP的应用,同时切换时延也比较长。因此必须提出一种新的符合当前网络发展特点,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性管理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SIP协议与网络移动代理(Network Mobile Agent)相结合的移动性方案,简称SIP/NMA。该方案将移动性管理问题分为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两个部分考虑,并设计了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相分离的软件模型。 位置管理用来使网络发现移动节点的接入点,并向其发起呼叫,它采用SIP协议的相关组件来完成。方案采用SIP-URI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避免了在移动IP中IP地址既是用户的身份标识,又是用户位置标识造成的地址资源浪费,同时还可以解决用户在地址记忆和使用上的不便。主机的SIP-URI与它当前的位置信息建立绑定关系,当主机移动引起地址的变化后,将启动注册过程更新当前位置信息。因此,会话的呼叫建立过程可以在主被叫双方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发展融合

1.1.2 网络新业务的发展以及 SIP协议的应用

1.1.3 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2章 SIP协议综述

2.1 SIP协议的基本内容

2.1.1 SIP协议的地址与命名

2.1.2 SIP体系的组成部件

2.1.3 SIP的消息格式

2.1.4 SIP协议的工作过程

2.2 SIP协议对移动性的支持

2.2.1 个人移动性

2.2.2 终端移动性

2.2.3 会话移动性

2.2.4 业务移动性

2.3 SIP的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2.4 SIP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综述

3.1 问题的产生

3.2 目前主要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介绍

3.2.1 链路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3.2.2 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3.2.3 传输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3.2.4 应用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SIP/NMA方案

4.1 移动性管理的设计原理

4.2 问题的产生

4.3 SIP/NMA方案设计思想

4.4 相关术语

4.5 网络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位置管理

5.1 终端命名方式

5.2 用户信息查询

5.3 呼叫建立

5.4 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切换管理

6.1 影响切换时延的因素

6.2 SIP/NMA切换方案概述

6.3 方案主要操作过程

6.3.1 概念性数据结构及其管理

6.3.2 移动检测以及地址自动配置过程

6.3.3 绑定管理

6.3.4 NMA发现过程

6.3.5 用户消息更新

6.4 切换时延分析

6.4.1 移动检测方案的性能分析

6.4.2 路由重建时延分析

6.4.3 总切换时延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分析

7.1 方案特点

7.2 测试与分析

7.2.1 测试环境

7.2.2 测试方案

7.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SIP/NMA在下一代网络(NGN)中的部署

8.1 NGN的特点以及 SIP协议的应用

8.2 NGN中的移动性管理

8.3 SIP/NMA在 NGN中的部署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1

参考文献

  • [1].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和移动性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王胡成.北京邮电大学2018
  • [2].分层多跳无线网中的移动性管理研究[D]. 田永春.电子科技大学2004
  • [3].移动IP移动性管理及与GPRS互通的研究[D]. 王煜.华南理工大学2004
  • [4].IP移动性研究[D]. 张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 [5].移动IP的切换、移动性管理等相关技术研究[D]. 郭少华.北京邮电大学2007
  • [6].IMS移动性管理研究[D]. 吕新荣.北京邮电大学2007
  • [7].全IP移动无线互联网中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研究[D]. 姚惠娟.北京邮电大学2008
  • [8].下一代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D]. 汪静.华东师范大学2008
  • [9].PCS网络移动性建模及资源管理[D]. 王献.西南交通大学2008
  • [10].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D]. 谷晨.北京邮电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下一代互联网中IP组播的研究[D]. 黄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
  • [2].分层多跳无线网中的移动性管理研究[D]. 田永春.电子科技大学2004
  • [3].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 徐艳.华南理工大学2003
  • [4].下一代网络中支持多媒体通信任务的多代理技术研究[D]. 苟先太.西南交通大学2005
  • [5].支持IP漫游的多跳接入技术研究[D]. 王玉明.华中科技大学2005
  • [6].NGN环境下多媒体会议系统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D]. 樊星.浙江大学2005
  • [7].基于业务级互联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研究[D]. 刘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
  • [8].互联网网络层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 胡博.北京邮电大学2006
  • [9].NGN核心业务平台及IMS保留状态代理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罗仕漳.北京邮电大学2006
  • [10].移动IP中的移动管理研究[D]. 李伟征.东南大学2005

标签:;  ;  ;  ;  

基于SIP/NMA的IP移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