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蝇野外品系与溴氰菊酯敏感品系的蛋白表达差异研究

家蝇野外品系与溴氰菊酯敏感品系的蛋白表达差异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和完成,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已从基因组学研究向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代谢组学等转移。家蝇是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如霍乱、志贺氏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重要疾病的载体,对其采取有效的控制一直是人们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对其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于家蝇的抗药性发展速度非常快。本论文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并结果传统的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蝇野外品系和家蝇溴氰菊酯敏感品系成虫的总蛋白混合物进行了分离,对各分离数据用ProteoVue、DeltaVue和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进行比对分析,获得了家蝇不同抗药性条件下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主要结果如下: 1.对家蝇野外品系和溴氰菊酯敏感品系成虫的蛋白质进行了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pⅠ大于8.4的碱性蛋白,家蝇野外品系检测到的蛋白峰为251个,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为237个。pⅠ值介于8.4-4.2的蛋白,家蝇野外品系检测到的蛋白峰228个,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为303个。pⅠ值小于4.2的酸性蛋白,家蝇野外品系检测到的蛋白峰132个,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为168个。所检测到的蛋白中,两者相比表达变化在两倍以上的有99个峰,其中在野外品系中表达上调的有43个,下调的56个;等电点pⅠ在8.4-4.2区段,野外品系中表达上调的有14个,下调的48个。 2.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蝇野外品系和家蝇溴氰菊酯敏感品系成虫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家蝇野外品系检测到339个蛋白点,溴氰菊酯敏感品系450个蛋白点。发现家蝇野外品系pⅠ点在4-8的蛋白点占其总检测蛋白的94.44%,家蝇溴氰菊酯敏感品系pⅠ点在4-8的蛋白点占其总检测蛋白的94.98%。两者比较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点,在pⅠ在4-8区段,野外品系上调的蛋白点16个,下调的点52个。 3、综合家蝇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和双向电泳技术的分离和分析结果,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共从两个材料中获得1319个峰,其中家蝇野外品系为611个,溴氰菊酯708个,这些峰均按保留时间进行收集。双向电泳共获得789个点,其中家蝇339个,溴氰菊酯敏感品系450个。二维色谱分离的组分比双向电泳多530个,多74%。无论是双向电泳还是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其结果都是敏感品系比抗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家蝇的抗药性问题
  • 1.2 家蝇溴氰菊酯的抗性机制
  • 1.3 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 1.3.1 向电泳技术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 1.3.2 二维色谱技术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 1.3.2.1 排阻色谱-反相色谱联用的方法(SEC-RPLC)
  • 1.3.2.2 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联用的方法(IEX-RPLC)
  • 1.3.2.3 液相等电聚焦—反相色谱联用的方法(IEF-RPLC)
  • 1.3.2.4 色谱聚焦—反相色谱联用的方法(CF-RPLC)
  • 1.3.2.5 亲和色谱—反相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AC-RPLC)
  • 1.3.2.6 分离蛋白质和分离多肽相结合的多维色谱方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家蝇不同抗性品系的蛋白表达图谱的差异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药品及试剂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4 试剂配制
  • 2.5 PF-2D原理详述
  • 2.5.1 第一维色谱聚焦技术
  • 2.5.2 第二维反相色谱法
  • 2.6 实验方法
  • 2.6.1 蛋白提取
  • 2.6.2 蛋白定量
  • 2.6.2 第一维色谱聚焦分离(HPCF-1D)
  • 2.6.2.1 色谱条件
  • 2.6.2.2 第一维色谱聚焦分离分析
  • 2.6.3 第二维高效反相色谱分析
  • 2.6.3.1 色谱条件
  • 18反相色谱分离'>2.6.3.2 第二维无孔硅胶C18反相色谱分离
  • 2.6.4 软件分析
  • 2.6.4 结果与分析
  • 2.6.4.1 第一维分离图谱
  • 2.6.4.2 第二维分离图谱
  • 第三章 基于双向电泳构建的蛋白表达图谱的差异比较
  • 3.1 实验材料
  • 3.2.药品及来源
  • 3.3.药品配制
  • 3.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5 实验方法
  • 3.5.1 蛋白提取
  • 3.5.2 蛋白测定
  • 3.5.3 双向电泳方法
  • 3.5.3.1 第一向等电聚焦
  • 3.5.3.1 第二向SDS-PAGE电泳
  • 3.5.3.1 银染实验程序如下:
  • 3.5.4 分析
  • 3.5.5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家蝇材料的选择
  • 4.2 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昆虫抗药性
  • 4.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与敏感品系单蚊杂交群体的构建[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2(03)
    • [2].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性质比较[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2)
    • [3].温度对白纹伊蚊氯氰菊酯品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6)
    • [4].温度对抗氯氰菊酯和敏感品系淡色库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05)
    • [5].麦长管蚜抗吡虫啉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生殖力比较[J]. 昆虫知识 2008(02)
    • [6].药剂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比较[J]. 农药学学报 2008(02)
    • [7].斜纹夜蛾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酯酶的生化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9(01)
    • [8].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与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种群动力学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02)
    • [9].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与抗性种群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05)
    • [10].电子束对磷化氢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赤拟谷盗成虫的辐照效应[J]. 核农学报 2015(03)
    • [11].三种家蝇酚氧化酶基因表达差异研究[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01)
    • [12].淡色库蚊吡丙醚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生化性质差异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02)
    • [13].毒死蜱对灰飞虱抗性和敏感种群的亚致死效应比较[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5)
    • [14].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在抗性及敏感品系淡色库蚊中表达量的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18)
    • [15].中华按蚊不同株转铁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研究(英文)[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04)
    • [16].冰冻储存对淡色库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03)
    • [17].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18].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和敏感品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9].水稻花药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 植物生理学报 2013(09)
    • [20].杭州地区淡色库蚊抗药性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09)
    • [21].抗阿维菌素苜蓿苔螨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发育与生殖力[J]. 草业科学 2018(03)
    • [22].坪山新区德国小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6(05)
    • [23].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与体内能源物质含量的关系研究[J]. 粮食储藏 2008(01)
    • [24].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寻找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相关基因[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05)
    • [25].小菜蛾羧酸酯酶性质研究初报[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6].转铁蛋白基因在三种淡色库蚊体内表达量的比较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09)
    • [27].白纹伊蚊不同种群羧酸酯酶生化性质差异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2(02)
    • [28].酚氧化酶基因在3种淡色库蚊体内表达量比较[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1(01)
    • [29].溴氰菊酯胁迫下小菜蛾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30].德国小蠊磷酸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生化特性的变化与抗药性的关系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05)

    标签:;  ;  ;  ;  ;  ;  ;  

    家蝇野外品系与溴氰菊酯敏感品系的蛋白表达差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