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机氧化物—聚吡咯纳米复合体系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新型无机氧化物—聚吡咯纳米复合体系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高功率、高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负极材料是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商业化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所用的负极材料普遍是石墨类负极材料,该类材料虽然具有非常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及安全特征但是其理论比容量较小,满足不了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要求。近年来,以氧化铁、氧化锡为代表的氧化物材料由于具有两倍于石墨的可逆容量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此类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非常明显,造成其循环性能较差。本文通过用导电高分子来修饰具有特定结构的氧化铁、氧化锡材料,希望可以改善这类氧化物的导电性的同时又可以减小他们的体积变化,从而改善他们的电化学性能。基于以上设计思路,本论文进行了以下两个部分的工作:第一,通过用水热法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形貌较为一致的氧化铁纳米管,并通过化学法在氧化铁纳米管存在下原位聚合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得到了一种聚吡咯混杂氧化铁纳米管的材料,通过在聚合前加入PVP修饰氧化铁纳米管的表面,得到了另一种聚吡咯纳米颗粒修饰氧化铁纳米管的架构。将合成得到的三种材料做成电极片,组装成纽扣电池测试他们的电化学性能,发现经聚吡咯纳米颗粒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管得到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00mA/g电流下,30个循环后仍能保持有590mA/g的容量,是一种比较有潜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二,用简单的一步液相法得到了CNT@SnO2,SnO2@CNT@SnO2及SnO2@CNT@SnO2@PPy多种同轴纳米电缆,并用透射电镜清晰地揭示了他们独特的纳米架构。经测试发现,SnO2@CNT@SnO2@PPy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圈恒流充放电后仍能保持有600mAh/g的容量,且库仑效率接近10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进程
  • 1.3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 1.4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1.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6 选题依据及本论文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合成设备
  • 2.2 材料测试及表征技术
  • 2.3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3 氧化铁纳米管/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材料合成
  • 3.3 氧化铁纳米管/聚吡咯复合材料的表征
  • 3.4 氧化铁纳米管/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5 小结
  • 4 氧化锡/碳纳米管/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材料合成
  • 4.3 材料表征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 电池工业 2019(05)
    • [2].锂离子电池: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J]. 科学通报 2019(36)
    • [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奖励锂离子电池研究[J]. 宁波化工 2019(04)
    • [4].溶剂萃取分离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钴[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6)
    • [5].内外导通的新型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2)
    • [6].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评《新能源技术与电源管理》[J]. 电池 2020(01)
    • [7].王青松:甘坐科研“冷板凳” 为锂离子电池安全“加把锁”[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01)
    • [8].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闭环回收的基础研究[J]. 电源技术 2020(02)
    • [9].三元锂离子电池低氧环境热失控特性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2)
    • [10].基于粒子滤波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J]. 电源技术 2020(03)
    • [11].无纺布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03)
    • [12].为高效锂离子电池封装提供粘合剂解决方案[J]. 浙江化工 2020(04)
    • [13].科思创与汉高强强联手为高效锂离子电池封装提供粘合剂解决方案[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20(04)
    • [14].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J]. 湖南有色金属 2020(02)
    • [15].科思创与汉高为高效锂离子电池封装提供黏合剂解决方案[J]. 汽车零部件 2020(04)
    • [16].柯锐世在华投资首个锂离子电池工厂[J]. 汽车与配件 2020(09)
    • [17].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研究[J]. 电源技术 2020(05)
    • [18].锂离子电池原料中磁性杂质检测[J]. 天津化工 2020(03)
    • [19].美国研发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 可降低加工成本和能耗[J]. 汽车与新动力 2020(03)
    • [20].锂离子电池火灾调查办法研究[J]. 消防界(电子版) 2020(12)
    • [21].基于改进鸟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研究[J]. 电气应用 2020(05)
    • [22].热失控条件下21700型锂离子电池危险性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3].动力锂离子电池在通信行业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8)
    • [24].动力锂离子电池在通信行业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8)
    • [25].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浅谈锂离子电池中的“水”[J]. 物理 2020(07)
    • [26].基于相变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分级抑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4)
    • [27].韩国研发可穿戴式“蜂窝”锂离子电池[J]. 云南电力技术 2020(03)
    • [28].硫酸-葡萄糖酸浸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钴[J]. 大众科技 2020(06)
    • [29].氢还原-水浸工艺回收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中锂的试验研究[J]. 中国有色冶金 2020(04)
    • [30].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研究进展[J]. 云南化工 2020(08)

    标签:;  ;  ;  ;  ;  ;  ;  

    新型无机氧化物—聚吡咯纳米复合体系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