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

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

论文摘要

清末是中国疾病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其时由于人口数量激增,山区等地的盲目无组织开发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平衡等原因,使其成为传染病多发时期。光绪二十八年,在世界霍乱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亦发生了严重的霍乱疫情。统观有关研究,虽然有一定成果,但许多基础的工作仍然没有解决。笔者将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医书、文集等资料,分湖广地区、东南沿海与江南地区、华北及东北地区三个大的区域,采用以府为单位进行疫病辨别的方法,对光绪二十八年霍乱在全国流行的区域、方式、路线以及霍乱流行的自然、社会背景做更深一步的研究,进而探讨此次霍乱的流行特点并讨论流行病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该年霍乱流行主要是沿运河水网及交通路线传播,同时随着人的交往移动传播各地。其重灾区为主要有三个大的区域:两广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带和温州府及其周边地区,华北平原冀鲁交界地带。由于各地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各地疫情特点不尽相同。该年之所以发生霍乱大流行是环境与人口交互发生作用的结果。晚清时期因人口增多而导致的环境脏乱、气候的异常及铁路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出现为该年霍乱暴发流行提供了环境大条件。从人的因素方面来讲,晚清时期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及人口密度的大幅上升是此次瘟疫暴发的重要原因;战争和匪乱等人祸亦会对霍乱的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民众不洁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也是霍乱流行爆发的重要原因。由于霍乱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霍乱大流行对人民生活及社会生产乃至社会结构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此次霍乱由于发生范围广,来势凶猛,影响尤甚。霍乱发生后,造成了全国大量人口死亡,阻碍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社会各阶层都受到影响。面对霍乱大流行的情况,普通民众更多的是诉诸于精神慰藉,采取“驱避疫鬼”“求雨”等方式来应对这场灾难,甚或官府亦如此。但另一方面,官府也利用其重要的影响力,在此次霍乱大流行的部分地区实行隔离审查等相关措施,于京师设医局,并颁布了一些有益卫生健康的政令,体现了其对科学医疗卫生观念的接纳。其时西医虽无力与传统中医抗衡,但毕竟使民众对西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这种接触使得民众的排斥抵抗情绪逐渐发生转变并最终推动了公共卫生观念的确立和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促使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缘起
  • 0.2 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0.4 思路、资料及研究方法
  • 1 霍乱流行情况
  • 1.1 湖广地区疫情
  • 1.1.1 广西
  • 1.1.2 湖南
  • 1.2 东南沿海与江南地区疫情
  • 1.2.1 广东与福建地区
  • 1.2.2 江南地区
  • 1.3 华北及东北地区疫情
  • 1.3.1 山东地区
  • 1.3.2 河北地区
  • 1.3.3 晋陕与东三省
  • 1.4 本章小结
  • 2 《海关医报》所反映的1902 年沿海通商港口疫情
  • 2.1 天津和烟台
  • 2.1.1 天津
  • 2.1.2 烟台
  • 2.2 镇江、南京、苏州与芜湖
  • 2.2.1 镇江和南京
  • 2.2.2 苏州与芜湖
  • 2.3 温州和汕头
  • 2.3.1 温州
  • 2.3.2 汕头
  • 2.4 海口和北海
  • 2.4.1 海口
  • 2.4.2 北海
  • 2.5 澳门和广东
  • 2.5.1 澳门
  • 2.5.2 广东
  • 3 霍乱流行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社会应对
  • 3.1 霍乱流行原因
  • 3.1.1 环境因素
  • 3.1.2 人的因素
  • 3.2 霍乱流行产生的影响
  • 3.3 社会应对
  • 3.3.1 “求雨”与“驱避疫鬼
  • 3.3.2 隔离审查及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