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驾驶条件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实验研究

模拟驾驶条件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道路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很难满足人们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与行车舒适性方面的要求。而利用医学知识对驾驶员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从生理学角度研究交通问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利用汽车驾驶仿真系统来模拟行驶条件,同时利用多通道生物生理仪测量驾驶员生理指标,在不同交通条件、驾驶员不同状况及驾驶员不同驾驶行为下,记录驾驶员的生理指标,研究驾驶员生理指标的变换趋势,得出行驶条件、身体状况及驾驶行为对驾驶员生理指标的影响规律。在交通条件方面,通过变换虚拟行驶条件,对比在不同行驶条件下驾驶员心理指标,研究了路面条件、道路线形、车速及交通控制对的驾驶员生理指标的影响趋势;在驾驶员不同状态方面,主要的研究内容为饮酒驾驶、疲劳驾驶及酒后疲劳驾驶;在驾驶活动方面,分析了驾驶员在启动、制动和超车时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在破损路面、冰雪路面、陡坡、连续弯道行驶时,驾驶员紧张程度上升,生理负担加重,说明这些环境的驾驶适宜性较差。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生理指标要稍高于低速行驶时的生理指标,说明相同行驶条件下驾驶员紧张程度与车速正相关。在遇到红灯后停车并重新启动的过程中,会出现驾驶员生理指标的两个峰值,生理指标变化显著。驾驶员在不饮酒、少量饮酒、饮酒及醉酒驾驶的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幅度逐渐增加,各项指标变化频率上升,生理负担急剧加重。驾驶员在清醒、轻微疲劳、疲劳、极度疲劳的过程中,各项指标变化混乱度增加,输出功率增加,尤其是在极度疲劳时,参与实验的驾驶员有明显的短暂睡眠情况出现,十分不利于行车安全。在启动、制动及超车过程中,驾驶员生理指标变化与操作复杂程度直接相关,说明复杂的操作活动可以直接导致驾驶员生理负担的加重。在文章的最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驾驶员状态进行了判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成果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2.1 实验平台介绍
  • 2.1.1 AS1300 卡车驾驶仿真系统
  • 2.1.2 NeXus-10 多通道生物生理仪
  • 2.2 生理指标选取
  • 2.2.1 常用生理指标
  • 2.2.2 指标选用
  • 2.3 实验设计
  • 2.3.1 总体构想
  • 2.3.2 正常驾驶状态
  • 2.3.3 饮酒与疲劳状态
  • 2.3.4 注意事项
  • 2.4 实验数据初步处理
  • 2.4.1 匀速行驶时驾驶员生理指标
  • 2.4.2 数据标准化
  • 2.4.3 向频域信号的转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驶条件对驾驶员生理特性影响分析
  • 3.1 路面条件
  • 3.1.1 破损路面
  • 3.1.2 冰雪路面
  • 3.2 道路线形条件
  • 3.2.1 陡坡
  • 3.2.2 连续弯道
  • 3.3 车速条件
  • 3.4 交通控制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饮酒与疲劳对驾驶员生理特性影响分析
  • 4.1 饮酒状态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4.1.1 饮酒驾驶概述
  • 4.1.2 饮酒驾驶判定方法
  • 4.1.3 少量饮酒状态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4.1.4 饮酒驾驶时驾驶员生理指标分析
  • 4.1.5 醉酒驾驶时驾驶员生理指标分析
  • 4.1.6 饮酒驾驶综述
  • 4.2 疲劳状态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4.2.1 疲劳驾驶概述
  • 4.2.2 疲劳驾驶判定方法
  • 4.2.3 轻度疲劳时驾驶员生理指标分析
  • 4.2.4 疲劳驾驶时驾驶员生理指标分析
  • 4.2.5 极度疲劳时驾驶员生理指标分析
  • 4.2.6 疲劳驾驶综述
  • 4.3 酒后疲劳状态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4.3.1 酒后疲劳驾驶概述
  • 4.3.2 酒后疲劳驾驶时驾驶员生理指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驾驶操作对驾驶员生理指标影响分析
  • 5.1 启动时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5.2 制动时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5.3 超车过程中驾驶员生理特性分析
  • 5.3.1 超车过程概述
  • 5.3.2 超车各阶段生理指标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糊聚类分析法判断驾驶员状态
  • 6.1 模糊聚类分析简介
  • 6.1.1 模糊
  • 6.1.2 模糊聚类分析
  • 6.1.3 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
  • 6.2 驾驶状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 6.2.1 特征值集的提取
  • 6.2.2 驾驶员状态的识别
  • 6.2.3 算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视觉分神对驾驶员跟驰行为的影响[J]. 公路交通科技 2020(01)
    • [2].浅析危运行业驾驶员岗位招聘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4)
    • [3].浅谈驾驶员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之间的关系[J]. 时代汽车 2020(03)
    • [4].超速语音提醒风格对驾驶员干预效果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05)
    • [5].驾驶员“路怒症”与交通安全探讨[J]. 时代汽车 2020(05)
    • [6].刘丽岩:希望通过立法保护公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J]. 吉林人大 2019(03)
    • [7].运输企业如何管理外籍驾驶员[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6)
    • [8].绍兴:挖掘驾驶员价值 保障工程渣土车行驶安全[J]. 建筑 2020(14)
    • [9].浅谈医院驾驶员安全驾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
    • [10].探析驾驶员如何提高安全意识[J]. 时代汽车 2020(15)
    • [11].不同驾龄新手驾驶员感知能力认知偏差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20(22)
    • [12].杭州公交335路驾驶员袁峰、85路驾驶员安幸辉入选“杭州好人”榜[J]. 城市公共交通 2020(09)
    • [13].教育培训强心 懂法学规助力 天津公交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J]. 城市公共交通 2020(09)
    • [14].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1)
    • [15].基于博弈论的驾驶员路径选择均衡研究[J]. 山东交通科技 2019(05)
    • [16].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方略[J]. 才智 2019(31)
    • [17].对乘客热心,对工作细心,对车辆行人留心——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桂林公交驾驶员夏四初[J]. 城市公共交通 2018(04)
    • [18].草原公路路侧景观对驾驶员心率变异的影响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9)
    • [19].浅论驾驶员安全行车注意事项[J]. 科技资讯 2017(09)
    • [20].驾驶员猝死,引发职业安全反思[J]. 人民公交 2016(12)
    • [21].营运性驾驶员适应性检测推广方案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7(02)
    • [22].浅析驾驶员思维定式与决策习惯[J]. 中外企业家 2017(13)
    • [23].东莞市机动车驾驶员协会 引领汽车出行安全与愉悦生活方式[J]. 大社会 2017(06)
    • [24].军车驾驶员群体行为的自然特征与引导[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08)
    • [25].年轻新手驾驶员驾驶风格特点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6(01)
    • [26].论驾驶员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5)
    • [27].探讨汽车设计开发中驾驶员视野设计及校核[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05)
    • [28].驾驶员中你最帅[J]. 驾驶园 2016(04)
    • [29].驾驶员的主观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5(20)
    • [30].大型机动车驾驶员上岗前提升培训探讨[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模拟驾驶条件下驾驶员生理特性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