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作者: 陈远树

导师: 黄锡生

关键词: 林权,流转,立法,制度创新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我国林业正处在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时期,构建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虽然我国现行立法已经界定了林权并就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是,我国林权流转立法滞后,1998年修正后的《森林法》第15条即授权国务院制订林权流转的具体办法,2003年6月2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第14条再次明确要求“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时至今日,这部全国性立法尚未出台。因此,就林权流转制度进行专门研究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而且是推进我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我国林权物权立法、制定林权流转具体办法的需要,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除前言和结语外,全文约4.5万字,共三部分: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法律上和法学上林权定义的分析梳理,从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角度对森林资源、森林、林木以及林地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借鉴,得出本文观点:林权是国家、集体、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林地、林木和森林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林权流转泛指因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林权权利主体的变更。本文认为,林权流转虽然在我国现行法上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定,但是,林权流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林权流转的内容主要包括林地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的流转以及森林景观开发利用权的流转。 本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在对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现行林地流转制度、林木流转制度以及森林流转制度的弊病及危害。“金光集团云南毁林案”为我们分析现行林权流转制度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标本,该案折射出林权流转制度的构建一方面需要着眼于林权流转制度本身,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深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存在较多缺陷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依法治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宪政框架下配置合理的权力体系尚未建立;林业立法落后,《森林法》存在重大缺陷;林权流转立法滞后,全国性立法迟迟未能出台。 本文第三部分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完善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立宪政框架下配置合理的权力体系;借鉴其他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我国林权流转制度概述

1.1 林权的定义

1.1.1 林权诸说

1.1.2 林权概念的界定

1.2 林权流转的理论分析

1.2.1 林权流转的定义

1.2.2 林权流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3 林权流转的内容

1.3.1 林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1.3.2 林木所有权、使用权的流转

1.3.3 森林景观开发利用权的流转

2 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及其缺陷

2.1 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概述

2.2 从“金光集团云南毁林案”看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的缺陷

2.2.1 案情概述:林权流转中耐人寻味的多方博弈

2.2.2 案情分析:政府越位,非法干预林权流转

2.2.3 案件小结: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弊端重重

2.3 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缺陷的具体表现

2.3.1 林地流转市场欠发达

2.3.2 林木流转受到严重限制

2.3.3 森林景观开发利用权流转秩序混乱

2.4 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的危害

2.4.1 影响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

2.4.2 严重损害政府信誉

2.4.3 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5 我国现行林权流转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2.5.1 依法治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宪政框架下配置合理的权力体系尚未建立

2.5.2 林业立法落后,《森林法》存在重大缺陷

2.5.3 林权流转立法滞后,全国性立法迟迟未能出台

3 完善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的构想

3.1 完善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的基本思路

3.2 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立宪政框架下配置合理的权力体系

3.2.1 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合理分配权力,改革财政制度

3.2.2 明确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2.3 加快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确立司法权威,控制行政权力恶性膨胀

3.3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林业立法

3.3.1 《森林法》的立法宗旨的更新:从资源经济本位到生态支持本位

3.3.2 明确林权等基本概念,重构森林权属法律体系

3.3.3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完善我国林业立法

3.4 吸取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构建科学的林权流转制度

3.4.1 林权流转的原则

3.4.2 林权流转的方式

3.4.3 林权流转的限制

3.4.4 林权流转的程序

3.4.5 林权流转市场的建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附录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编的教材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林权流转交易制度研究[D]. 张丽影.东北林业大学2016
  • [2].集体林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 胡佳.华中师范大学2013
  • [3].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 包晶.山东师范大学2010
  • [4].基于生态保护立场集体林权流转法律规制研究[D]. 梅影.江西理工大学2014
  • [5].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林权制度研究[D]. 王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 [6].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 曲临凡.浙江农林大学2011
  • [7].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 杨新军.广西师范大学2011
  • [8].湖南省双牌县林权改革法律分析[D]. 唐斌轩.湖南大学2010
  • [9].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 王春孟.福建师范大学2011
  • [10].我国集体林权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张馨元.昆明理工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我国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研究[D]. 金银亮.南京林业大学2007
  • [2].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 徐洪武.湖南农业大学2007
  • [3].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史分析[D]. 林瑞馨.厦门大学2007
  • [4].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D]. 陈铁晗.福建师范大学2006
  • [5].试论林权与林权争议纠纷的调处[D]. 马春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6].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乡村运作模式研究[D]. 陈立娟.北京林业大学2007
  • [7].政府领导与林权改革思路探索[D]. 王欣红.吉林大学2007
  • [8].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影响的分析[D]. 郑盛文.福建农林大学2007
  • [9].江西省集体林区林权改革效果、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娅.河北农业大学2007
  • [10].河北省林权制度演进及实证分析[D]. 戴芳.河北农业大学2007

标签:;  ;  ;  ;  

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