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论文从传统客家建筑(主要是客家民居与村落)的研究出发,着眼于新客家建筑(主要是与客家民系相关地区具有客家特色的建筑),以当代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设计思路与理念为理论参照系,分析和研究新客家建筑的发展动因、理论依据,归纳和总结其创作意境、设计构思、设计手法及实际效果,并最终为新时期传统客家文化的延续及新客家建筑的发展指明方向。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阐述方式,由理论、分析、实例三方面入手,最终得出结论。其中,理论部分是对理性的沉淀,分析部分是对本质的揭示,实例部分是对感性的升华、结论部分是对规律的总结。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篇,在论述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提出地域建筑文化创新的观点,为研究客家建筑与当代建筑间的纽带与关联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为分析篇,首先阐述客家建筑文化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理论,而后结合对客家民居的理论研读及实地调研,揭示客家建筑本质上的内涵和特点。第三章为实例篇,针对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的优秀新客家建筑实例,按其创新方式的不同进行归类和评析,并进行直观的、简要的介绍和说明;第四章为总结篇,是全文的核心论点所在。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全面地阐明客家建筑文化传承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归纳新客家建筑创新的设计手法。客属地区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圈,它正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孕育于此的新客家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它的创作将会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并为人们所广泛认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课题缘起
  • 背景及意义
  • 目的与方法
  • 研究说明
  • 第一章 理论篇——建筑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1.1 建筑的文化性
  • 1.1.1 建筑文化性的概念与特性
  • 1.1.2 建筑文化的发展
  • 1.1.2.1 建筑文化的自发型阶段
  • 1.1.2.2 建筑文化的一元化阶段
  • 1.1.2.3 建筑文化的多元化阶段
  • 1.1.3 建筑文化性的创新理论
  • 1.1.3.1 人本主义的回归
  • 1.1.3.2 基于类型学的文化变迁
  • 1.1.4 建筑文化性的创新模式
  • 1.2 建筑的地域性
  • 1.2.1 建筑地域性的概念
  • 1.2.2 影响建筑地域性的要素
  • 1.2.2.1 自然环境要素
  • 1.2.2.2 社会文化要素
  • 1.2.2.3 建造技术要素
  • 1.2.3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
  • 1.3 建筑的时代性
  • 1.3.1 建筑时代性的概念和特征
  • 1.3.2 影响建筑时代性的动因
  • 1.3.2.1 功能需求的改变
  • 1.3.2.2 社会价值的变更
  • 1.3.2.3 外来文化的引入
  • 1.3.2.4 科学技术的进步
  • 1.3.3 时代建筑的跃迁性与延续性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析篇——传统客家建筑的营建经验
  • 2.1 客家建筑的文化性
  • 2.1.1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定位
  • 2.1.2 客家文化中的价值观
  • 2.1.2.1 中原文化情结
  • 2.1.2.2 内聚向心理
  • 2.1.2.3 风水观念
  • 2.1.3 客家文化中的信仰与礼制
  • 2.1.3.1 儒教哲学
  • 2.1.3.2 宗族观念
  • 2.1.3.3 耕读传家思想
  • 2.2 客家建筑的地域性
  • 2.2.1 客家建筑的地域特点及内涵
  • 2.2.2 影响客家建筑地域性因素
  • 2.2.2.1 社会人文因素
  • 2.2.2.2 自然环境因素
  • 2.2.2.3 建造技术因素
  • 2.3 客家建筑的时代性
  • 2.3.1 客家建筑时代性的内涵
  • 2.3.2 传统客家建筑的时代变迁
  • 2.3.2.1 早期客家建筑的发展
  • 2.3.2.2 后期客家建筑的演变
  • 2.3.2.3 近代客家建筑的创新
  • 2.3.3 客家建筑的演变特点
  • 2.4 客家建筑的特征
  • 2.4.1 结合地形地貌
  • 2.4.1.1 与山形的结合
  • 2.4.1.2 与水体的结合
  • 2.4.2 空间布局特点
  • 2.4.2.1 村落布局
  • 2.4.2.2 组成单元
  • 2.4.2.3 组合方式
  • 2.4.3 建筑形体与细部
  • 2.4.3.1 造型与立面
  • 2.4.3.2 比例与尺度
  • 2.4.3.3 装饰与色彩
  • 2.4.4 结构构造模式
  • 2.4.4.1 结构体系
  • 2.4.4.2 构造做法
  • 2.4.4.3 建筑材料
  • 2.4.5 传统的生态设计
  • 2.4.5.1 通风与降温
  • 2.4.5.2 遮阳与隔热
  • 2.4.5.3 防潮与防风
  • 2.5 分析得出的结论
  • 2.5.1 传统客家建筑的利与弊
  • 2.5.2 社会的发展和使用者的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例篇——新客家建筑的探索和实践
  • 3.1 概述
  • 3.2 新客家建筑的定义
  • 3.3 新客家建筑实例评析
  • 3.3.1 场所精神的探索
  • 3.3.1.1 台湾丰原谢宅
  • 3.3.1.2 六堆客家文化园
  • 3.3.2 空间造型的借鉴
  • 3.3.2.1 佛山万科四季花城万汇楼
  • 3.3.2.2 杭州恒和依山郡炫动公寓
  • 3.3.3 建筑类型的创新
  • 3.3.3.1 郑州世界客属文化中心
  • 3.3.3.2 福州福建大剧院
  • 3.3.4 语汇符号的提炼
  • 3.3.4.1 台湾新竹县立文化中心
  • 3.3.4.2 台湾美浓客家文物馆
  • 3.3.5 装饰风格的延续
  • 3.3.5.1 梅州雁南飞围龙食府
  • 3.3.5.2 大埔县文化中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篇——客家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4.1 新客家建筑文化发展的动因
  • 4.1.1 社会文化的变迁
  • 4.1.2 功能需求的转变
  • 4.1.3 建造技术的变迁
  • 4.2 新客家建筑的创作意境
  • 4.2.1 因地制宜物我合一
  • 4.2.2 虚实相生阴阳相和
  • 4.3 新客家建筑的创作手法
  • 4.3.1 整体布局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 4.3.1.1 整体景观环境布局
  • 4.3.1.2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 4.3.1.3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 4.3.2 平面形式与功能布局的设计
  • 4.3.2.1 现代建筑功能要求的多样性
  • 4.3.2.2 传统使用功能下的平面布局
  • 4.3.2.3 新型使用功能下的平面布局
  • 4.3.3 立面形式与建筑形体的设计
  • 4.3.3.1 对建筑立面构图的研究
  • 4.3.3.2 对客家建筑形体的借鉴
  • 4.3.3.3 对比例与尺度的推敲
  • 4.3.4 结构体系与细部构造的选用
  • 4.3.4.1 传统结构体系的延续
  • 4.3.4.2 现代结构体系的诠释
  • 4.3.4.3 传统细部构件的引用
  • 4.3.4.4 现代建筑构件的融入
  • 4.3.5 语汇符号与材质色彩的延续
  • 4.3.5.1 客家建筑语汇符号的提炼
  • 4.3.5.2 对乡土和现代材料的运用
  • 4.3.5.3 对整体和局部色彩的把握
  • 4.4 新客家建筑的前景展望
  • 4.4.1 地方性与全球化并存
  • 4.4.2 传统性与现代化共生
  • 4.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