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汉诗中体现的中国文化要素

新罗汉诗中体现的中国文化要素

论文摘要

汉文学在韩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许多学者认为早在公元前后,汉字已经传入韩国。至韩半岛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纷纷设立汉文教育机构,标志着汉字正统地位的确立。在韩半岛三国时期,就已经有汉诗作品出现,而韩国汉诗真正得到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期,是在668年新罗统一三国之后,此时新罗向唐朝派遣了大批留学生,他们不仅将当时中国的先进文化带回新罗,同时还可以在唐朝考取功名,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这些遣唐留学生具有很高的汉文造诣,汉诗作品当然不乏佳作。可是由于散佚失传,流传至今的新罗汉诗仅有150首左右,大多属于四位新罗诗人,他们是崔致远、崔匡裕、朴仁范和崔承祜。经过搜集整理,本文将以145首新罗汉诗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中体现的中国文化要素。主要包含人物、典故、诗句、物象、题材等。通过对这些中国文化要素的分析,可以加深关于汉诗文本的理解,同时对于诗人创作背景、创作倾向等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韩文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本战国武人派汉诗特征探讨[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1)
    • [2].翻译还是翻案? 近现代“汉诗和译”的变异学考察[J]. 安康学院学报 2020(04)
    • [3].明治时期中日文人的汉诗交流[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8(03)
    • [4].大与小[J]. 中国诗歌 2019(06)
    • [5].汉诗语境下的新与旧[J]. 诗选刊 2020(10)
    • [6].近代以前汉诗在日本的译介[J]. 北方文学 2019(20)
    • [7].扎实稳健的探索之作——评《朝鲜车天辂汉诗研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5)
    • [8].星汉诗四首[J]. 朔方 2017(02)
    • [9].中日汉诗研讨会在京举行[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2)
    • [10].蓝色反应与另一种汉诗——有关新诗与外国诗歌译介几点思考[J]. 江南(江南诗) 2017(02)
    • [11].我的几种诗歌观[J]. 大观 2017(06)
    • [12].漫谈格律诗[J]. 上海采风 2017(10)
    • [13].星汉诗三首[J]. 东坡赤壁诗词 2015(03)
    • [14].“不忠的美人”——略论朱迪特·戈蒂耶的汉诗“翻译”[J]. 东方翻译 2012(04)
    • [15].汉诗语境下的新与旧[J]. 扬子江诗刊 2020(05)
    • [16].蓝色反应与另一种汉诗——有关新诗与外国诗歌译介几点思考之“虚拟论文”的“引文”[J]. 文艺争鸣 2018(02)
    • [17].阿瑟·韦利的汉诗翻译[J]. 国际汉学 2016(01)
    • [18].日本《文华秀丽集》“杂咏”类汉诗探究[J]. 文教资料 2012(09)
    • [19].八零汉诗志(二十八)[J]. 新作文(高中版) 2009(06)
    • [20].八零汉诗志(二十五) 高野的诗[J]. 新作文(高中版) 2009(03)
    • [21].八零汉诗志(十八) 萧泊零羽的诗[J]. 新作文(高中版) 2008(Z1)
    • [22].东亚国别汉诗特征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3].论韩国汉诗文献的整理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4].明清诗风之变对江户汉诗的影响[J]. 中国比较文学 2013(04)
    • [25].从主题与主题倾向视角看古汉诗“啼”之英译[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11)
    • [26].古汉诗与英诗文体风格赏略[J]. 科技信息 2009(32)
    • [27].朝鲜汉诗中的民族传说始祖檀君[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8].程序决定结果:从“汉诗榜”看诗歌标准[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9].项耀汉诗选[J]. 中国高新区 2008(05)
    • [30].朝鲜女性汉诗创作特色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05)

    标签:;  ;  ;  ;  

    新罗汉诗中体现的中国文化要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