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纤维蛋白(原)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纤维蛋白(原)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流行病学和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独立危险因子,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也证实动脉壁内 Fg 向纤维蛋白(fibrin,Fb)转化与 As 进展、血栓形成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但对于 Fg 本身是否为 As 的致病因子目前还存在争议,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由中膜向内膜移行并异常增殖是 As 及再狭窄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 Fg 及 Fb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aorta smooth muscle cell,RASMC)增殖和移行的影响,探讨 Fg 本身是否具有直接致As 作用并对 Fg 与 Fb 的作用加以比较。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介导细胞外信号与细胞核反应间信息传递的共同通路与中心环节,但关于 MAPK 信号途径在 Fg/Fb 对 VSMC 增殖和趋化中的调控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 MAPK 3 个亚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 ERK ) 、 p38 MAPK 和 c-Jun N 末 端 激 酶 ( c-June N-terminal kinase, JNK)在 Fg/Fb 诱导 VSMC 增殖和趋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实验方法(1)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 RASMC,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特异性蛋白标志物进行鉴定,同时进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判断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动力学特征。(2)根据体内的 Fg 代谢过程,采用凝血酶作用于 Fg 制备Fb。(3)RASMC 的增殖活力采用直接反映细胞数量的细胞计数法和反映细胞DNA 复制能力的 BrdU 掺入法以及反映细胞周期的流式细胞术测定。(4)采用刮伤实验及慢速显微摄像技术测定镜下细胞平均迁移距离,评价 RASMC 随机迁移能力;通过染色计数穿过 Transwell 嵌套装置中多聚碳酸酯膜透膜细胞数,并通过显微镜下动态观察 RASMC 向三维 Fb 胶中的运动评价 Fg/Fb对 RASMC的趋化性,并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 RASMC 明胶酶 A 的表达,明胶酶谱分析其分泌的明胶酶活性。(5)提取细胞总蛋白,应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 Fg 及 Fb 对细胞 ERK、p38 和 JNK 表达、活性的影响;应用上述三个信号通路的选择性抑制剂检测各信号通路在 Fg 及 Fb 促 RASMC 增殖、迁移中的作用;提取细胞核蛋白及浆蛋白,应用 Western 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Fg 对 ERK 活性及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实验结果(1)RASMC 特异性标志蛋白 SM α-actin 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增殖活力较强,细胞倍增时间约 64 h,可用于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2)Fg 及Fb 均可促进 RASMC 增殖,相同浓度的 Fb 比 Fg 作用更强,0.2 g/L ~ 3.2 g/L Fg及由其转化而成的 Fb 刺激 RASMC 增殖的作用与 Fg 浓度均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3)Fg 对 RASMC 向随机方向迁移无明显影响,Fg 与 Fb 均对 RASMC 有明显的趋化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同浓度的 Fb 比 Fg 趋化作用更强,两者对RASMC 的趋化作用与明胶酶 A 的表达及活性上调有关。(4)Fg 以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 ERK及 p38 活化,Fb 以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 ERK 、p38 及 JNK活化。(5)ERK 及 JNK 部分参与 Fb 诱导的 RASMC 增殖,JNK 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两者并不参与 Fb 诱导的 RASMC 迁移;p38 激活在 RASMC 向 Fb 胶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参与 Fb 诱导的 RASMC 增殖。(6)ERK 的磷酸化及核转位与 RASMC 自发性生长的特性密切相关,而且与细胞异质性有关。(7)Fg 刺激后 10 min 至 1 h RASMC ERK 的活化及细胞内转位与其促增殖作用密切相关。 结论 Fb 通过激活细胞 ERK 和 JNK(而不是 p38)信号通路促进 RASMC增殖;通过促进 p38(而不是 ERK 和 JNK)活化诱导 RASMC 趋化;Fg 的促增殖作用与 ERK 的活化及细胞内转位密切相关。上述机制可能在 As 的发生和/或再狭窄的病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一、论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第一部分 Fg / Fb 对 RASMC 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五) 第二部分 MAPK 信号机制介导Fg/Fb 的促 VSMC 增殖及趋化作用
  • (六) 结论
  • (七)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一
  • (二) 综述二
  • (三)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纤维蛋白原及其检测进展[J]. 哈尔滨医药 2008(01)
    • [2].寒冷条件下急性失血模型不同途径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差异比较[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2)
    • [3].使用替加环素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回顾分析[J]. 海峡药学 2020(05)
    • [4].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4)
    • [5].妊娠合并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例报告[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8(08)
    • [6].纤维蛋白原检测在小儿鼻出血诊断中的重要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12)
    • [7].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出血转化的关系研究[J]. 当代医学 2018(33)
    • [8].纤维蛋白原临床研究进展[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0(01)
    • [9].纤维蛋白原对神经纤维生长的作用[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8(01)
    • [10].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平均体积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02)
    • [11].医用生物蛋白胶及其主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的免疫原性研究[J]. 现代免疫学 2008(01)
    • [12].肾移植围术期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3)
    • [13].我院纤维蛋白原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药师 2017(11)
    • [14].纤维蛋白原的~(131)I标记[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05)
    • [15].β-纤维蛋白原-448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06)
    • [16].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浅析[J]. 海峡药学 2016(06)
    • [17].妊娠期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1例病例报道[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4)
    • [18].丙戊酸引起癫痫患者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药房 2018(11)
    • [19].纤维蛋白原检测在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变程度中的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05)
    • [20].纤维蛋白原相关药物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9(03)
    • [21].儿童纤维蛋白原降低320例临床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 [22].不同抗凝剂和缓冲液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18)
    • [23].白眉蛇毒血凝酶致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例[J]. 罕少疾病杂志 2020(04)
    • [24].原发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报告[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3)
    • [25].重症患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现代诊疗观点[J]. 东南国防医药 2018(05)
    • [26].纤维蛋白原动态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关系[J]. 临床医学 2009(05)
    • [27].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相关性[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02)
    • [28].ACS患者WBC、PLT、IL-6、CRP及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29)
    • [29].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0(02)
    • [30].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卒中相关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29)

    标签:;  ;  ;  ;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纤维蛋白(原)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