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思考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思考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它既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合理转换,还需要声乐教学诸环节及改革等方面的相互配合。本文仅针对“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之融入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做一些初步的理论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中国传统音乐;融入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成果,项目编号【SQ171087】

声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声乐教育一直在不停地创新和发展中,目前已经有许多教育者将传统音乐与教育有机融合进行研究,甚至推出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声乐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虽一直在不断改革完善,但由于西方的音乐体系的引入对声乐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影响,西方声乐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国的优秀传统音乐虽引起广大教育者、文艺工作者的重视,但真正推广起来还将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研究的思路为分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特点及现状,简述传统音乐的魅力,分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可行性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一、高校声乐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声乐课程主要以“一对一”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进行纠正,学生再次改进的过程。声乐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它需要通过歌唱的表达方式,把各类音乐、诗歌、舞蹈多门艺术进行整合再现出来。这就需要演唱者除了掌握扎实的声乐演唱技巧之外,音乐常识和文艺修养也缺一不可。

声乐教学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进行展开开设。教学中,教师偏重音乐知识的讲解,歌唱技巧与方法的传授,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得学生对声乐作品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许多空有技巧而缺乏对声乐内涵的认识的情况。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声乐教学也要紧跟社会发展大趋势,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由此可见,声乐教育者和学习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课程改革与创新已刻不容缓。

二、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且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的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前进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国内及国外其他文化冲击的影响,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己不复存在。传统音乐也随之受到了殃及,一度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作为大众化的、普遍性的艺术形式,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调节人们的情绪,深受大众所欢迎。

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各大网络电视节目推出了许多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节目《叮咯咙咚呛》,《中国民歌大会》等。节目将传统艺术与真人秀节目联姻,改变戏曲电视传播传统纯戏曲展演形式的刻板、隆重、枯燥,以中国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主题,向观众全方位的展示中国传统民歌艺术的魅力。并通过学习、嘉宾点评等环节,为观众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讲述属于我们的“中国故事”。在戏曲、民间民歌边缘化的今天,用娱乐精神展现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迎合了多层次年龄观众的审美趣味,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的融入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对于促进声乐课程的创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是高校声乐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声乐课程,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的融入的具体方案如下:

1.加强人才培养方面

加强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只有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有准确的把握,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2.课程设置方面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加入传统音乐。如:可把中国传统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程,把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民族民间乐器演奏作为必选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全面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曲目及理论知识,将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并列起来学习,在各种形式和场合的表演中,加大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份量,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领悟的认识。

传播交流平台的搭建: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成果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互联网+”音乐指互联网与音乐行业深度融合,音乐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征:开放性、及时性及共享性。在“互联网+”时代,使传统的音乐传播形式及渠道被打破,音乐传播变得更加及时、直接,也更具共享性。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与学生互动,解惑答疑,开启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来讲,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资源库下载、欣赏、分享音乐作品。网络时代音乐交流也变得空前便捷,研究者可以即时从网络上获得各种相关的权威资料,也可以借助各类网络论坛平台随时随地开展交流活动。这对于传统传统音乐的普及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时代,推进了传统音乐融入声乐教学的步伐,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其技术,研究应用策略,是声乐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颜五湘.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李俊.地方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探索———以台州学院为例[J].艺术探索,2011,(02).

作者简介:

1.陈超,女,(1982年-),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河北经贸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1.高鹏,女,(1985年-),汉族,内蒙古根河人,硕士,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标签:;  ;  ;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