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对照研究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对照研究

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629006

【摘要】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08月至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临床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2周内行关节镜术。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57个正常半月板,36个未破裂半月板,67个半月板撕裂;MRI诊断0级63个,Ⅰ级10个,Ⅱ级13个,Ⅲ级54个,Ⅳ级19个;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86.7%、87.3%、92.1%、80%。MRI与关节镜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比较准确的对半月板损伤进行诊断,以判断出半月板撕裂情况,可作为关节镜术前的筛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MRI诊断;关节镜诊断

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

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是依赖关节腔造影和关节镜检查,但是二者均是属于创伤性检查,准确性受操作人员的技术及关节腔积液的影响较大。MRI诊断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能够相对清晰的显示出半月板的内部形态与信号改变情况,具有无创以及无辐射的优势,已成为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又一重要手段[1]。现选取我院80例临床拟诊为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关节镜术前行MRI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结果,旨在评价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08月至2016年08月收治的80例临床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2周内行关节镜术。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1.25±2.47)岁;病程2周~2年,平均病程(0.8±0.6)年。右膝关节48例,左膝关节35例。运动损伤21例,外伤46例,其他损伤16例。临床表现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绞锁、关节不稳及功能障碍等,其中47例有明确外伤病史。患者既往均无膝关节手术史和明确膝关节病变。

1.2检查方法

1.2.1MRI检查

采用西门子1.5TESSENZA磁共振仪进行扫描,指导患者取仰卧体位,患膝屈曲度为15°,外旋15~20°,置线圈中心,用沙袋固定下肢小腿踝部。实际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与冠状位的SE序列T1WI,实际视野是18cm×18cm,具体激励次数为3次,层厚是4mm,间距为0.8mm,患者的冠状位或者是矢状位的脂肪抑制TSE序列号T2WI视野也是18cm×18cm,实际激励次数是3次,层厚是4mm,间距也是0.8mm,部分矢状位的3DSPGR序列视野是18cm×18cm,实际激励次数为1次,层厚是2mm,间距是0,块厚为10mm,翻转角度是20°。

1.2.2关节镜检查

采用STRYKER888i型的关节镜系统进行检查诊断。从患者的膝关节前内侧以及前外侧实施常规的关节镜检查,然后对患者的病变位置进行重点探查,在关节镜下观察患者内侧以及外侧的半月板时屈膝加大内侧以及外侧的间隙,然后采用探钩有效钩拉患者的半月板前角位置、体部位置、后角位置与关节囊位置的交界处,将探钩尖端作为标尺,有效排除关节镜所具有的动态化放大率,详细记录破裂口的实际大小。

1.3图像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及物理检查结果,由两位高年资MRI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对相关图像进行分析,意见不同时经协商取得一致。分级标准参考Stoller分级法:0级,正常

半月板,形态规则,呈均匀低信号;Ⅰ级损伤,MRI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球形或圆形信号增高影,信号模糊且边界不清;Ⅱ级损伤,MRI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水平形、线形高信号影,可延至关节囊缘;Ⅲ级损伤即半月板撕裂,半月板内的高信号影累及关节面;Ⅳ级损伤,形态不规整,部分缺损或半月板关节囊分离。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MRI诊断结果;观察MRI诊断结果以及关节镜诊断结果的对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关节镜检查发现57个正常半月板,36个未破裂半月板,67个半月板撕裂;MRI诊断0级63个,Ⅰ级10个,Ⅱ级13个,Ⅲ级54个,Ⅳ级19个;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86.7%、87.3%、92.1%、80%。MRI与关节镜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疾患,多由创伤、关节退变等引起,对于从事剧烈运动和特殊职业的人员中,半月板损伤的机率十分高。如治疗不及时,将引起致膝关节绞锁和疼痛。一些半月板的损伤可以通过休息、理疗、改变运动方式等非手术治疗。而在年轻运动量大的患者,选择放弃修复半月板可能导致持续的不稳定和关节疼痛,也可能会导致退变性关节炎的启动[2]。

临床上对于半月板损伤诊断的方法主要有超声、普通X线、CT、MRI、关节腔造影等。但是,B超在诊断半月板损伤时往往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关节造影虽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属于创伤性检查,在临床上不能得到广泛应用;普通X线和CT对于半月板损伤诊断时,除非伴有撕脱性骨折等严重损伤否则诊断价值不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很多学者把关节镜作为评判半月板损伤的金标准,关节镜检查的确诊率可达90%,可以对患者的半月板撕裂实施准确定位以及分级,同时可进行手术[3]。关节镜手术是一个微创手术,骨科医生在膝关节仅做微小的切口或者是打洞,将小的镜头和光纤插入,照亮膝关节内部。镜头获取的图像投射到屏幕上。现在临床上技术已非常成熟。但是,关节镜检查对内侧半月板后角观察有一定局限性。而MRI技术作为无创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清晰显示半月板形态特点及其内部信号特征,临床上已越来越普遍应用MRI诊断膝关节损伤性疾病。

本次研究为探讨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选取我院80例临床拟诊为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MRI诊断和关节镜。研究结果显示,关节镜检查发现57个正常半月板,36个未破裂半月板,67个半月板撕裂;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86.7%、87.3%、92.1%、80%。MRI与关节镜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MRI诊断与关节镜诊断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准确判断出患者半月板的撕裂情况。

综上所述,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判断出半月板撕裂情况,可作为关节镜术前的筛查方法,对临床治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晟,许建荣,华佳,等.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7):731-736.

[2]王成伟,刘利兵,贾卫东,等.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关节镜检查的对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2(46):7406-7411.

[3]龙浩,董伟强,白波,等.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类型的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7):3081-3084.

标签:;  ;  ;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