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论应用研究 ——Ⅰ.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和聚二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Ⅱ.乙醇在Pd(111)面上的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应用研究 ——Ⅰ.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和聚二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Ⅱ.乙醇在Pd(111)面上的吸附

论文摘要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是目前理论化学最主要的计算方法之一,具有好的计算精度和较低的计算化费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材料、生物等学科领域的理论计算研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本文对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乙醇在Pd(111)面上形成的吸附体系、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等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Ⅰ.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的密度泛函计算研究应用密度泛函方法,对一系列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的结构和相关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讨论了中心金属原子、配体等结构修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的HOMO和LUMO轨道主要由其配体组成,且其能隙很小;中心金属原子或配体部分基团的改变对结构影响显著,但能隙值变化不大;配合物的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配体上,而不是在金属原子上,氧化过程对调控HOMO和LUMO能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Ⅱ.第一性原理研究乙醇在Pd(111)面上的吸附通过密度泛函计算,研究了乙醇分子在Pd(111)面上的吸附性质,详细地讨论了单吸附体系、二聚吸附体系、链聚吸附体系的几何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乙醇分子在Pd(111)面上的吸附是能量上有利的放热过程,通过乙醇分子中O原子与Pd(111)Top位上Pd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吸附,吸附度对于三种吸附体系影响很小。乙醇分子可以在Pd(111)面上通过羟基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二聚体系,但估算吸附二聚体的氢键键能只占整个吸附能的15%。然而,链聚体系的吸附能和二聚体系的吸附能接近,估算的氢键键能占整个吸附能的比率从15%升到31%。在单吸附体系、二聚吸附体系、链聚吸附体系中,羟基振动频率v(O-H)都发生红移,特别是在二聚吸附体系、链聚吸附体系中,羟基伸缩振动频率v(O-H)红移十分明显。Ⅲ.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密度泛函计算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得到了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基态平衡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预测了这类碳链垂直激发能及其对应的振子强度,讨论了这些体系性质与链长的关系,预测了侧基取代、绕单键旋转、端位取代对这类碳链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侧基R的替换对于这类碳链的结构和性质影响非常大,但是端位取代对碳链的结构和性质影响非常小。周期性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聚二乙炔体系的最大吸收对应于HOMO→LUMO跃迁,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23nm。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计算方法和软件简介
  • 1.1 密度泛函方法
  • 1.1.1 Kohn—Sham方程
  • 1.1.2 局域密度近似和局域自旋密度近似
  • 1.1.3 广义梯度近似
  • 1.2 Bloch定理和能带计算方法
  • 1.2.1 Bloch定理
  • 1.2.2 能带计算方法—平面波法(OPW)
  • 1.2.3 能带计算方法—赝势法
  • 1.3 Materials Studio计算软件
  • 1.4 DMo13模块简介
  • 1.4.1 相关参数
  • 1.4.2 DMo13几何优化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i、Pd双硫分子配合物
  • 2.3.2 晶体结构
  • 2.3.3 Ni、Pd双硫金属分子配合物的能隙值
  • 2.3.4 Cu、Cr、Co、Hg双硫分子配合物能隙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第一性原理研究乙醇在Pd(111)面上的吸附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乙醇单体吸附
  • 3.3.2 乙醇二聚吸附
  • 3.3.3 乙醇链聚吸附
  • 3.3.4 单聚、二聚、链聚吸附电子结构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乙炔碳链的电子结构
  • 4.3.2 取代基对碳链电子结构的影响
  • 4.3.3 聚二乙炔的研究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微量锌(Ⅱ)的研究[J]. 化学世界 2017(02)
    • [2].Au在Zr掺杂的CeO_2(11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学报 2008(11)
    • [3].硝酸钾-碘化钾-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铜(Ⅱ)[J]. 冶金分析 2014(10)
    • [4].Cs/GaN(0001)吸附体系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05)
    • [5].MOF-Fe吸附Se(Ⅳ)的特性与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8)
    • [6].基于嵌入原子法的CO-Pt吸附体系的振动光谱计算[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7].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环境吸附体系中的固体浓度效应[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8(02)
    • [8].吸附剂浓度对Cu(Ⅱ)/IIP-PAA/SiO_2吸附体系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3)
    • [9].鸡蛋膜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作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8)
    • [10].使用SGC技术测量气-固吸附体系的等量吸附热[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8)
    • [11].基于嵌入原子法的CO-Pt吸附体系的振动光谱计算[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8(03)
    • [12].镁原子与掺杂石墨烯吸附体系的微观结构分析[J]. 河北农机 2016(06)
    • [13].干燥好氧颗粒污泥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3(10)
    • [14].采用三维电吸附体系处理氰化废水的对比研究[J]. 化学工程 2019(09)
    • [15].H_2分子在Al_(17)~q(q=-3~+3)表面吸附的电荷效应[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6].单层GaSe表面Fe原子吸附体系电子自旋性质调控[J]. 物理学报 2017(16)
    • [17].计算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吸附体系穿透时间的经验公式[J]. 气体分离 2019(03)
    • [18].ZnO(0001)表面吸附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06)
    • [19].新型促页岩气解吸附体系研究[J]. 特种油气藏 2014(03)
    • [20].石墨烯吸附有机分子硝基苯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3(03)
    • [21].硫酸铵-碘化钾-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镉(Ⅱ)[J]. 冶金分析 2013(06)
    • [22].硝酸钾-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铅(Ⅱ)[J]. 冶金分析 2012(04)
    • [23].四环素在改性凹凸棒土中的吸附[J]. 非金属矿 2012(01)
    • [24].双变性淀粉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5].使用SGC技术测量气-固吸附体系的等量吸附热[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8)
    • [26].温度/压力对甲烷超临界吸附能量参数的影响机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9)
    • [27].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的研究[J]. 分析试验室 2011(04)
    • [28].硫氰酸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铜(Ⅱ)[J]. 冶金分析 2013(01)
    • [29].鸡蛋壳废料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特征与机理[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4)
    • [30].含硫氨基酸与本征及缺陷石墨烯表面的相互作用[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密度泛函理论应用研究 ——Ⅰ.过渡金属—双硫分子配合物和聚二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Ⅱ.乙醇在Pd(111)面上的吸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