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筏子客生活世界的民俗内涵

河湟筏子客生活世界的民俗内涵

论文题目: 河湟筏子客生活世界的民俗内涵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民俗学

作者: 刘目斌

导师: 郗慧民

关键词: 河湟,筏子客,社会群体,生活世界,民俗内涵

文献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筏子是甘、青、宁黄河流域的乡民在特定地域环境影响下,发明的一种用以满足乡土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民间传统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筏子客是指该地区在过去运输和今日旅游中,专以出门扳筏出卖苦力为经济谋生手段的沿河乡民。筏子客所从事的筏运活动,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惯习性行为,在当地社会体系中,尤其是经济生活中,曾发挥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欲以筏子客这一事象主体为主线,将与之相关的各类习俗事象贯穿起来,从中透视出筏子客这一社会群体生活世界的民俗价值与内涵——亦即他们在与特定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生存意识、生活理念与法则以及西北人特有的人文精神、民族心理和性格等。就水上运输这一独特视角,展示出中国西北民众昔日社会生活的实际状貌,进而,赋予当今渐趋发展的羊皮筏子民俗旅游以深刻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唤起人们对于过去筏子客俗民生活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就一般意义上,总结出西北地区水上交通氏俗事象发生演变的规律,并试图体现出事象本身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及过程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资料来源及文献评述

四、研究设计

第一章 筏子客俗民群体的概述

第一节 筏子客社会群体的历史演变

一、河湟流域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

二、筏子客与水上运输

第二节 筏子客社会群体的“双重身份”界说

第二章 筏子客民俗生活的传承及其内涵

第一节 筏子制作、保修工艺习俗生活的传承

一、黄河皮筏的制作习俗生活

二、黄河皮筏的保养维修习俗

第二节 筏子客的水上操作及其组织生活

一、筏子客水上操作技艺的传承

二、筏子客的组织生活

1. 昔日渡运中筏子客的组织生活

2. 过去航运中的组织生活

第三节 筏子客与信仰生活

一、筏子客的信仰生活与禁忌习俗

二、钻牛皮胎驱赶“狗娃神”:一种祓病禳灾巫术

第三章 筏子客与口承语言民俗

第一节 筏子客与民间文艺

一、筏子客与“花儿”的传播

1. 花儿与空间场景

2. 筏子客与“花儿”的传播

二、筏子客与秦腔、地方小调等其他民间文艺样式

第二节 “射头”的命名、分类及其民俗内涵

一、“射头”的命名

二、“射头”的命名方式及其分类

第四章 筏子客社会群体的民俗价值

第一节 筏子客在乡土社会交通运输中的贡献

一、经济运输方面

二、军事运输方面

三、文化传播方面

四、昔日运输中筏子客民俗价值演化的原因

1. 兴盛的原因

2. 衰微的原因

第二节 筏子客与民俗旅游

结论

附录

附录1、调查文件

附录2、访谈人员一览表

附录3、田野作业图片

附录4、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5、参考书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8-06-13

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河湟流域寺族的形成与演变[D]. 曹树兰.陕西师范大学2007
  • [2].4-11世纪河湟民族政权都城迁移研究[D]. 贾金晖.东北师范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明代土默特地区社会生活与民俗文化的变迁[D]. 王冉.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 [2].村落视野中的宴与宴歌[D]. 杨杉.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 [3].看坟人的历史记忆与民俗生活[D]. 尹滢.北京师范大学2008
  • [4].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D]. 蔡秀清.西北民族大学2005
  • [5].回族村落的民俗控制研究[D]. 田宗凌.西北民族大学2007
  • [6].乡村集市与社区民俗生活[D]. 杨志新.西北民族大学2005
  • [7].从民俗信仰看近代农民社会心理[D]. 袁志海.华中师范大学2008
  • [8].农业村落信仰民俗的文化结构和现代适应研究[D]. 王项飞.西北民族大学2006
  • [9].鲁锦中的民俗观念[D]. 郜冬萍.西北民族大学2006
  • [10].中元节民俗仪式研究[D]. 周惠英.华中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河湟筏子客生活世界的民俗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