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 ——以柳州市区为例

“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 ——以柳州市区为例

论文摘要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本文引入一种新的规划理论——”反规划”理念,其以保护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安全与健康为前提,强调优先规划非建设区域,以实现控制区域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目的。将“反规划”引入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分析,本文将”反规划”理念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柳州市区为例进行实践性探索,初步建立了“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体系。文章以柳州市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2009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在分析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生态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评价了与土地利用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生态过程,运用RS/GIS技术构建了柳州市区多种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然后,根据柳州市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需要选择中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区域土地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限制条件,划定生态安全控制线(即禁止建设区),并以此为依据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等主要用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空间管制。最后对“反规划”理念下柳州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方案论证和预期效益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到2020年柳州市区的基本农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建设占用耕地量,土地整理开发补充耕地量等指标都基本满足了上级规划的要求。且与2009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相比,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优化。具体表现为:农用地的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质量得到一定提升;农村居民点整治效果明显,城市及工矿用地扩张得到有效缓和,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柳州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但可以完全满足柳州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而且还可以综合发挥区域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已真正成为从空间战略上解决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农用地等纳入生态用地范围,突破常规规划思路,从优先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意义。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一方面“反规划”的引入有利于区域土地的三大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本论文以柳州市区为实例进行研究,为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研究
  • 1.2.2 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
  • 1.2.3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念的研究现状评述
  • 1.2.4 土地利用规划展望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工程理论
  • 2.1.1 系统工程理论要点
  • 2.1.2 土地利用系统
  • 2.1.3 土地系统理论的指导作用
  • 2.2 控制理论
  • 2.2.1 理论内涵
  • 2.2.2 控制理论的指导作用
  • 2.3 弹性理论
  • 2.3.1 理论内涵
  • 2.3.2 弹性理论的指导作用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理论内涵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作用
  • 2.5 人地协调理论
  • 2.5.1 理论内涵
  • 2.5.2 人地协调理论的指导作用
  • 2.6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6.1 理论内涵
  • 2.6.2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 3 "反规划"理念
  • 3.1 "反规划"的提出
  • 3.2 "反规划"理念论及相关概念
  • 3.2.1 生态用地
  • 3.2.2 景观安全格局
  • 3.2.3 生态基础设施
  • 3.2.4 "反规划"理念
  • 3.3 "反规划"途径
  • 3.4 "反规划"的应用
  • 4 "反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 4.1 "反规划"思想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
  • 4.1.1 土地伦理价值观
  • 4.1.2 规划思维方式
  • 4.2 "反规划"思想下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选择
  • 4.3 "反规划"思想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流程
  • 4.4 "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比较
  • 5 实证研究——以柳州市市区为例
  • 5.1 规划目标
  • 5.2 研究区界定及概况
  • 5.2.1 研究区界定
  • 5.2.2 研究区概况
  • 5.2.3 数据收集
  • 5.3 柳州市市区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
  • 5.3.1 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 5.3.2 单一景观过程分析——区域自然、生物、人文过程
  • 5.3.3 景观评价
  • 5.3.4 景观改变——单一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 5.3.5 柳州市区EI的建立
  • 5.4 不同EI范围下的土地利用分析
  • 5.4.1 不同EI范围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4.2 不同EI范围的基本农田数量分析
  • 5.4.3 基于EI的建设用地数量分析
  • 5.4.4 基于EI的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分析
  • 5.5 EI约束下的土地利用布局确定
  • 5.5.1 EI约束下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 5.5.2 EI约束下的建设用地布局及空间管制
  • 5.5.3 EI约束下的其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 5.6 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 5.6.1 分区原则与方法
  • 5.6.2 分区结果
  • 5.7 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分析与评价
  • 5.7.1 基于"反规划"理念的规划方案确定
  • 5.7.2 预期规划成效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反规划”理论指引的“绿道”建设策略研究——以天津市北运河生态“绿道”规划为例[J]. 中外建筑 2018(06)
    • [2].关于“反规划”的思考——读俞孔坚的《回到土地》有感[J]. 中外建筑 2010(02)
    • [3].“反规划”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 [4].“反规划”理论在城乡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2)
    • [5].“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3)
    • [6].“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 林业调查规划 2008(01)
    • [7].基于“反规划”理论的排水规划研究[J]. 山西建筑 2016(02)
    • [8].“反规划”理论在环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 长沙大学学报 2012(05)
    • [9].基于“反规划”途径进行城市生态建设——以西宁市湟水河为例[J]. 价值工程 2015(20)
    • [10].基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建设用地承载力研究[J]. 城市地理 2016(10)
    • [11].再议高校校园绿化[J]. 高校后勤研究 2017(02)
    • [12].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规划设计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7)
    • [13].基于“反规划”理念的生态村规划途径探析[J]. 华中建筑 2014(01)
    • [14].基于生态导向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3)
    • [15].全域土地整治的“反规划”思路探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8)
    • [16].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J]. 新建筑 2011(02)
    • [17].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规划[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6)
    • [18].“反规划”视角下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徐州市中心城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5)
    • [19].日本“枯山水”庭园空间的反规划景观符号建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6)
    • [20].基于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永州市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S1)
    • [21].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空间形态研究——“反规划”理论的应用[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 [22].基于“反规划”途径的公共图书馆建筑布局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11)
    • [23].多元视角下全域覆盖型规划的探索[J]. 河南建材 2017(03)
    • [24].关于我国野营地规划的几点思考[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02)
    • [25].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关系的探析[J]. 中国环保产业 2008(07)
    • [26].基于CLUE-S模型的密云县面源污染控制景观安全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 2011(02)
    • [27].浅析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关系[J]. 知识经济 2012(14)
    • [28].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分析[J]. 建设科技 2017(01)
    • [29].论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规划[J]. 农业与技术 2012(12)
    • [30].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勾勒集中区建设图底关系——以安徽江南集中区为例[J]. 安徽建筑 2011(04)

    标签:;  ;  ;  ;  

    “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 ——以柳州市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