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渣覆土还田利用可行性研究

磷矿渣覆土还田利用可行性研究

论文摘要

湖北省宜都市某化工厂在生产磷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磷矿渣,从2003年1月到2005年3月,在当地三板湖村累计堆放磷矿渣约255万吨,2005年扩大生产规模后,每天向外排放量高达5000吨。这些磷矿渣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解决磷矿渣堆放占用耕地的问题,保护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磷矿渣堆放地覆土农用展开研究,以此为将来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在宜都市枝城镇三板湖村的100亩磷矿渣堆放地上覆土60cm,以玉米(临奥1号、中金368)为供试作物,开展田间试验。在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盆栽场以狮子山黄棕壤和磷矿渣为材料布置盆栽实验与淋溶实验,盆栽实验供试作物为油菜(中油821)和小麦(华麦9号),淋溶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作物在60cm的覆土地上生长状况良好。在磷矿渣覆土地上种植的两个玉米品种长势较好,没有出现生长异常症状,而且产量也显著高于农户种植。在60cm覆土的盆栽实验中,油菜和小麦均生长正常,与覆土20cm和40cm的处理相比,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2.作物在60cm的覆土地上能安全生长。在磷矿渣覆土地上种植的玉米,籽粒的质量符合国家粮食卫生标准,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盆栽油菜和小麦的籽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远远低于国家粮食卫生标准,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作物体内重金属元素超标主要是在根和叶中,进入食物链循环的可能性不大。3.覆土60cm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厚度。60cm的覆土经过培肥后,能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且耕层土壤的养分条件改善较快,而20cm和40cm的覆土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4.覆土60cm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厚度。磷矿渣覆土地的土壤基本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没有发生重金属污染,底部的磷矿渣没有增加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施肥或大气输入是土壤中重金属增加的主要原因。5.磷矿渣中的游离酸对土壤的pH有一定的影响,需施用适量碱石灰,对土壤的酸性加以改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矿产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 1.1.1 矿产开发对土地资源的侵占
  • 1.1.2 矿产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3 矿产开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 我国土地复垦概况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考
  • 1.2.1 我国土地复垦开展概况
  • 1.2.2 现阶段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
  • 1.2.3 对策思考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田间试验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自然条件与覆土基本养分性状
  • 3.2.2 试验设置
  • 3.2.3 试验管理
  • 3.2.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复垦地玉米的营养生长情况和产量水平
  • 3.3.2 复垦地玉米的重金属含量
  • 3.3.3 磷矿渣和原始覆土的重金属含量
  • 3.3.4 复垦地土壤的环境质量情况
  • 3.3.5 复垦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pH变化情况
  • 3.4 结论与讨论
  • 4 盆栽实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实验设计
  • 4.2.3 施用肥料和管理
  • 4.2.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盆栽作物的营养生长情况
  • 4.3.2 盆栽作物的收获情况
  • 4.3.3 盆栽作物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 4.3.4 不同覆土厚度对盆栽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 4.3.5 不同覆土厚度对盆栽土壤pH的影响
  • 4.3.6 不同覆土厚度对盆栽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5 淋溶实验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吸持水量的影响
  • 5.3.2 不同处理对土壤淋溶液pH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磷矿渣覆土还田利用可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