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分流GSM网络及提升码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TD-SCDMA分流GSM网络及提升码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数据业务多样化,数据业务和数据流量都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从目前来看,全国平均的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资源利用率(该项指标是判断网络忙闲程度的重要依据)不到10%,T网吸收话务情况不够理想,不能有效分担GSM网络的负荷,这样一来就造成了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网络的利用率迅速升高,已经超过70%的预警门限,网络负荷越来越大。由此可知,快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已经对GSM网络资源造成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如何降低GSM网络负荷、降低TD用户业务倒流比例、提高TD网络码资源利用率和分流比例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TD倒流的原因从运营数据、2/3G互操作参数设置、TD网络覆盖、用户行为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分别从系统间互操作设置、参数优化、终端及市场营销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和解决方案。为使T网有效分担G网负荷,需要提升TD网络“硬覆盖”和“软覆盖”的能力,所谓“硬覆盖”即提升广播信道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发射功率,有效加大TD网络覆盖范围。所谓“软覆盖”即精细化调整2/3G重选和切换参数(重点对2/3G互操作频繁区域),促进TD终端“晚走早回”,有效驻留T网。通过优化,使网络网络参数设置更加合理。同时,同步进行资源协调的优化,每个小区均配置R4与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载波,确保两类载波的配比更加合理,满足语音和数据不同业务的需求,数据业务优先承载在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载波,提高用户的感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引入一些新功能,保证TD分流的效果。以我省沿海某市为试验区域,通过采用上述的分流手段,以天为单位对调整效果进行了前后对比验证,TD码资源[3]利用率由调整前的6.15%提高到8.11%,话务量和数据流量也分别从优化前的3696Erl、23GB提高到5328Erl、37GB,提升效果明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GSM/TD-SCDMA互操作的研究
  • 2.1 TD-SCDMA与GSM网络选择策略的分析
  • 2.2 TD-SCDMA与GSM网络重选策略的分析
  • 2.2.1 TD到2G重选综述
  • 2.2.2 2G到TD重选综述
  • 2.3 TD到2G切换算法的研究
  • 2.3.1 TD-SCDMA切换步骤
  • 2.3.2 TD-SCDMA切换事件
  • 2.3.3 TD-SCDMA切换定义
  • 2.3.4 TD-SCDMA切换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D-SCDMA倒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1 TD业务运营数据分析
  • 3.1.1 G3双模终端用户中使用过T网的用户比例很低
  • 3.1.2 G3终端中使用过T网的用户应用T网业务比例很低
  • 3.2 T/G业务倒流原因分析
  • 3.2.1 2/3G互操作参数设置问题
  • 3.2.2 TD网络覆盖问题
  • 3.2.3 用户锁网行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TD-SCDMA分流GSM网络业务的方案设计及优化
  • 4.1 系统间互操作参数的设计与优化
  • 4.1.1 重选参数优化
  • 4.1.2 切换参数优化
  • 4.1.3 HC算法优化
  • 4.2 T/G网络参数配置及其优化
  • 4.2.1 R4/H载波均衡
  • 4.2.2 H载频接入均衡
  • 4.2.3 提升PCCPCH功率
  • 4.2.4 TBSize由336改至704
  • 4.2.5 每H载波配置2对SICH/SCCH
  • 4.2.6 SCCPCH由2码道改5码道
  • 4.2.7 基站侧H业务占用BRU采样周期由30s改为2s
  • 4.2.8 2G侧添加T网邻区频点优化
  • 4.3 终端及市场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应用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试点地区优化成果码资源利用率提升实验
  • 5.1.1 TD语音话务量测试及分析
  • 5.1.2 TD分组域流量测试及分析
  • 5.2 T/G回流实验与测试
  • 5.3 T/G分流效果评估
  • 5.3.1 TD用户使用分析
  • 5.3.2 TD分流比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后续计划展望
  • 6.1 TD-SCDMA网络分流GSM网络总结
  • 6.2 后续开展计划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CDMA无线网络负荷评价预警体系研究[J]. 电信科学 2013(S2)
    • [2].基于用户体验的WCDMA网络负荷评估方法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2(10)
    • [3].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负荷研究[J]. 山东通信技术 2019(01)
    • [4].VoLTE及视频体验与网络负荷的实测关联分析[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02)
    • [5].基于帕累托法则的网络负荷扩容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9(07)
    • [6].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负荷评估体系及扩容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6(07)
    • [7].互操作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U900业务量占比较[J]. 中国新通信 2017(21)
    • [8].基于大数据分析的2G终端劝转分流策略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7(06)
    • [9].网络融合背景下的移动分组域网络负荷指标关联模型研究[J]. 移动通信 2015(02)
    • [10].高铁场景LTE网络负荷评估及容量提升研究[J]. 江苏通信 2018(02)
    • [11].基于AT89C52—DS1820的大型电力网络负荷温控系统设计[J]. 电气应用 2014(22)
    • [12].PTN中网络负荷变化对CES ACR时钟恢复影响的补偿算法[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06)
    • [13].高铁场景LTE网络负荷评估及容量提升分析[J]. 移动通信 2018(07)
    • [14].一种ZigBee网络自适应退避机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6(02)
    • [15].4G网络负荷均衡方法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9(02)
    • [16].浅析EV-DO网络高负荷解决方案[J]. 移动通信 2014(06)
    • [17].NGN网络中数据处理研究[J]. 科技视界 2013(35)
    • [18].基于业务感知的分场景4G网络扩容体系[J]. 电信科学 2015(S1)
    • [19].小流量业务感知RBParking新特性应用研究[J]. 电信技术 2016(07)
    • [20].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LTE网络负荷评估方法[J]. 邮电设计技术 2018(01)
    • [21].基于AHP的四网协同选网方案研究[J]. 电信技术 2015(01)
    • [22].中国联通4G现网负荷与感知分析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8(10)
    • [23].基于负荷均衡的WCDMA网络资源优化探讨[J]. 数字通信 2014(04)
    • [24].基于用户终端打造自适应网络[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0)
    • [25].基于用户终端和经营策略的数据挖掘关联分析[J]. 电信技术 2014(12)
    • [26].高校4G业务发展及运营状况分析[J]. 信息通信 2015(01)
    • [27].WLAN与LTE的融合及协同策略[J]. 电信快报 2014(11)
    • [28].基于终端接入能力与网络协同的移动用户迁移策略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4(09)
    • [29].WCDMA无线网络码资源优化[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1(11)
    • [30].LTE高业务大容量场景的通信保障研究[J]. 电信快报 2017(03)

    标签:;  ;  ;  

    TD-SCDMA分流GSM网络及提升码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